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55

第55章 社区(3)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一对彼此关联的概念,讨论农村社区的特点,离不开与城市社区特点的比较研究。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人口密度低,规模小,流动少。一般来说,农村地域辽阔,人口分布稀疏。农村的占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都比城市大得多,这是由农村生产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从事这类生产,就需要相对较高比例的土地,即使现代化的程度很高,也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同城市和城镇社区相比,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要低得多,就整体社区来看,人口聚居规模也小得多。

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量小,交往单一,所以居民流动迁徙也少,绝大多数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一定地方,从事着同一性质的农业劳动,世代看守着他们的命根子——土地,导致社区成员的社会流动比率低、速度慢,从总体值和平均值上都远低于城市水平。从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看,农村社区成员一生平均流动次数远低于城市居民。但从流动趋向看,在农村社区内部实行自由流动的人比例很少,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结构性流动比例却很大,这主要是农村落后于城市而决定的。

第二,人口同质,社会结构简单。首先表现为职业结构简单。在传统农村社会,农民“以农为本”、“以食为天”,绝大多数人从事农作物的种植业,因此,他们的职业种类是简单划一的。在现代社会,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农业经营观念的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化局面基本被打破,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职业种类层次也逐渐增多。但是和城市社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分工相比,其职业种类仍显得简单。其次表现为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在农村社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单位主要是家庭和以家庭为单位结合而成的村落,血缘关系的结合是农村关系的中心,所以在组织结构上不像城市具有名目繁多、等级严格的科层组织。

农村居民以农民为主,人口同质性强。这不仅表现在同代人之间基本相同,没有什么差别,也表现在不同代际之间也基本相似。正如雷德菲尔德(Redfield,R.)所描述的那样:“一个人学会做事和思考的方式和另一个人完全一样,换句话说……一个人所知道并相信的东西就像一切人所知道和相信的东西,个人习惯也就是社会风俗。”第三,文化水平低下,生活方式落后。这个特点在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表现比较突出。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本上是建立在小规模生产、手工劳动的基础上,无论其生产方式或经营方式,都基本上游离于现代科学技术之外,因而很难对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对高、中层文化知识产生内在需要,这就造成了农村旧文盲未扫除,新文盲又产生的局面。在中国2.38亿文盲、半文盲队伍中,绝大多数都分布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与低下的文化水平相伴为生的是落后的生活方式。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差,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很有限,长期支配他们的自然观是“天命论”。

第四,人际关系密切,感情色彩浓厚。从宏观看,农村社区地广人稀,处于一种分散、孤立的状态,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很低,人们的社会联系松散。但从微观看,农村村落的规模很小,传统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长期居住于同一地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对同一地方的人彼此都感觉很亲近,交往中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像城市社区人口密度大,生活复杂,一个人每天要同无数个人打交道,进行人际交往。也正是由于农村居民具有浓重的乡土观念,同一地方出来的人感情上都有一种亲切感,往往会自动抱成一团。在中国的正式组织中,这种由“老乡”关系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四、农村社区的类型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农村社区为主导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轨过程中,城市化的浪潮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农村社区的发展演变,使农村社区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受地理条件和社会政策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表现出各自相异的结构、特征、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第一,按所处的区位划分。一是按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来分,可以将农村社区分为平原、滨湖、沿海、三角洲、草原、山区等。一般说来,在平原、滨湖、沿海、三角洲等地方的农村社区,人口较稠密,耕地较多,经济、文化等都较发达,社会比较开放,社会流动频繁,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山村社区则多闭塞落后,人口聚居程度低,有的山区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有的则穷山恶水,资源匮乏,经济单一、贫困。二是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社区。这种类型的社区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外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

第二,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

第三,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划分,中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由若干个自然村组成,相当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大队;自然村设村民小组,相当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

第四,按聚居规模和社区生活服务的功能大小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基层村是农村中从事农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生活服务设施很少;中心村是从事生产活动较大的居民点,有为本村和周围基层村服务的较多的设施,如商店、服务点等。

第五,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分为散村、集村、集镇等社区。散村是居民点散在的村落,居民聚居程度极低,或三五家或七八家聚居在一起,多半是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山区、边区、库区等地散布着。同村的人多半血缘关系浓厚,社会交往密切,经济结构单一。集村社区是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居住集中的村民,一般几十户甚至上百户聚居在一起的大型聚落。集村居民不一定同宗同姓,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大姓宗族,或杂以其他姓氏的人群组成,血缘亲缘关系以及人际关系,不如散村亲密。认同意识和互助行为也不如散村强,甚至同村村民往来也不甚频繁,因此,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要更严密一些,借以约束集村居民的活动和规范居民的行为。社会分工较发达,居民从事副业、加工业、商业、运输服务业的人增多。集镇社区是指人口聚居规模较大,拥有一定的工商服务业设施和集市的一类农村社区。就中国农村的情况来说,一是指乡政府所在地;二是指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三是指一部分规模较小,农村特点比较明显的建制镇。集镇虽然有一定的工商服务业机构和集贸市场,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但是农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人口往往是社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劳动者是最大的职业者集团。因此集镇社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都保留了浓厚的农村色彩。集镇社区的经济结构、居民职业身份都比集村复杂,在农村社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

五、农村社区社会控制的功能分析

农村社区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控制概念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所谓农村社区的社会控制就是指社会及其组织、群体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农村社区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农村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它体现了社会控制手段与体系在农村社区的具体化运作,为维护社区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引导农民实现充分社会化

社会控制与社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化是社会主体掌握生存于社会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接受一切必要的教育与训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也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对社会成员全面施教,使其按照社会期望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发展。有效的社会控制可以促进社会化进程的加速,保证社会成员遵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当前,在中国的农村社区中,越轨行为和犯罪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安定团结,这与农民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了错误的价值观念、生活准则及行为规范不无关系。社会控制在此意义上就是要尽可能地引导这部分人群进行“再社会化”,通过社会舆论、组织宣传、说服教育等社会控制手段消除其错误的思想根源,使其逐渐自觉接受正确的社会价值、生活准则及行为规范,并内化到人格结构中,以达到自我控制行为的目的。

2.维持农村社区的良好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区人民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农村社区的社会秩序是整个社会秩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控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等手段,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区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良性运行。其中调解手段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控制功能。由于中国农村地区农业人口稠密、生存空间相对狭小,各种矛盾与纠纷便相对突出,大量的民事纠纷是影响农村社区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这些民事纠纷不可能单纯依靠政法机关来解决,绝大多数有赖于农民群众的内部化解。于是各种乡、村的调解委员会便应运而生,他们熟悉当地风俗人情,解决问题有的放矢,降低了矛盾化解的社会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促进农村社区的社会进步

农村社会控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推动整个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控制可以通过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扬弃世俗的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诸如搞特权、谋私利、讲排场、比阔气,令不行、禁不止的旧官场习气;赌博风、吃喝风、请客送礼风;贪污受贿、不讲信誉、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的旧社会诈骗投机习气等,一方面通过加强政策法令,严肃政纪法纪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教育、示范、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破除陈规陋习,提倡移风易俗,促使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成为农村社区民风民俗建设的主旋律,形成新习惯、新风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三节城市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社区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的差异,城市兴起的途径和起始的功能也不尽相同。

1.防御说

“防御说”的观点散见于大量记载因政治军事功能而兴建城市的中国古文献中,认为城市社区的兴起是因为防御的需要。《易。论卦》中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抱朴子》中“诘鲍篇”则记载道:“势利不萌,福乱不作;干戈不用,城池不设。”另有《礼记》中的“礼运篇”记载:“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这些思想的共同点是,城市是在战争中出于“设险守固”的需要而设,因军事防御而立国筑城,表明早期城市是为适应特殊的战争、防御功能应运而生的。“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城市兴起的具体地点虽然不同,但是其作用是相同的,即是为了防御和保护而兴建起来的。”

2.地理说

“地理说”认为城市社区因地理条件优越而兴起。中国不少城市均设在河川渡口、交通方便、拥有自然生态资源的地带。《吕氏春秋》曾记载了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传说。《管子》一书中《乘马篇》还总结了古代城市兴起的地理因素:“凡立国都,非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勿近旱而水用足,勿近水而沟防省,固天材,就地利。”古人之重“天材”和“地利”,实则是注重发掘和利用地理优势、生态资源的功能。事实上,中国不少城市名,如张家口、渡口、周口店、临江、牡丹江;嘉峪关、山海关、潼关;兰州、柳州、惠州等,都非常鲜明地显示了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特点。

3.市场说

“市场说”认为城市社区的兴起是商品生产和交易活动的产物。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上说:“日中为市。”《国语》说:“争利者于市。”《史记》的颜师左“注”更明确写道:“古未有市,若朝聚井边的货卖,曰市井。”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说:“只有居住在当地的居民在经济上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部分,能在当地的市场上得到满足,即基本部分由当地的居民和周围附近的居民为了在市场上销售而生产或者获得的产品加以满足,我们才想说是经济意义上的‘城市’。任何在这里所说的意义上的城市都是一个‘市场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一个市场作为定居点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市场的定居点。”由此看来,城市的兴起与商业性的集市贸易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些集市商业活动不仅推动了城市的兴起,也保证了城市的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