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05

第5章 社会结构(1)

学习目的与要求:结构既是一种社会学研究视角,又是一种实体存在。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社会构成、社会结构和功能理论。学习本章要求重点了解社会、社会结构的内涵、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结构的功能,掌握社会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社会结构的基本理论,提高从整体上认识社会和解释社会的能力。

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结构是指社会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功能是指社会各部分在社会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功能的耦合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本章主要论述了社会的构成要素及其协调发展、社会结构以及相关的理论、社会功能以及相关的理论。

第一节社会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1.社会的涵义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个人以角色的名义参与他人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类最初怎样结成社会的,那是史前的事,至今还在探讨。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中就有记载:“礼部奏请千秋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一词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最早的连用,意思为村民集会。它是一个动名词,由“社”和“会”两字演进而来。“社”原指祭神的地方。《白虎通。社稷》说:“封土立社,示有土也。”“会”为聚集之意。后来两字连用意指人们为祭神而集事在一起。古籍中有时也有“社”指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如“文社”、“诗社”,或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社会学着重阐明的是现实社会。现实社会由人、文化和自然组合而成。相对虚拟社会而言,现实的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关系组成的有机体。

2.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

(1)社会以人群为主体。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关系。只有以一定数量和质量为基础,并按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群,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单个人无法生存,不能进行创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所以,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社会的群体状态,包括家庭、家族、邻里、民族等。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人是特殊的自然。由于人的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属性的驱使,人们首先需要满足吃、穿、住等基本需求,因而需要在一定的生产力状态下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解决衣食之源和解决其他方面的物质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使社会成为一个系统,社会要素在这个系统中流动,社会就成为一个大的有机体。人与人交往的范围越大,社会系统就越大,社会要素的流动范围也越大。从原始部落到“地球村”,就是人与人交往范围扩大的结果。同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层次越深,社会系统的内容也就越丰富。从单纯的谋生过程到宇宙天体的开发,无一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创造的,任何社会状态都是特定的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自然状态,是特殊的自然。其主要表现是:社会是由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人的生活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社会的主要功能

社会的功能主要有:整合功能,包括文化整合、规模整合、意见整合和功能整合;交流功能,即社会创造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人类交往的场所;导向功能,即社会有一套行为规范,规定和指导着人们思想、行为的方向;积累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二、社会的基本要素及功能

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郑杭生教授把社会的构成要素分为地理与自然环境、人口要素、心理因素、行为要素、群体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等8个方面。通常认为,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可分为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三个部分。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人类对自然环境一方面具有依赖关系,同时,人类也改变和利用自然环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周围的自然界越来越多地被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日益成了人化的自然,由社会生活的外部条件变成内部条件。

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1)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衣食住等基本需求的内容和方式,包括相应的风俗和习惯。(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方式。(3)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交往规模。(4)自然环境提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和制约人们的新陈代谢过程。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和关系构成,等等。社会学肯定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又强调人类自身的能动性。为什么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传统社会贫穷落后,现代社会兴旺发达呢?这是人对自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造成的,也正因为人对自然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尊重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虽然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滥用“权力”,否则,人类会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

2.人口

人口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是构成社会的重要要素。

根据人口社会学的研究,人口可分为动态人口和静态人口两个方面。动态人口指与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流动相联系的人口现象,如人口数量增减、素质变化、职业转变等。静态人口主要涉及人口的结构与关系,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如人口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分布和组合方式;人口的社会结构,如教育程度分布、阶级组成、群体构成等。

人口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社会有着特殊的关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深刻。按照一般规律,在一定生产力状态下,保持一个相对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谓相对数量的人口,是指与物质生产发展之间保持适当比例关系的人口,包括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仅就人口数量而论,过剩与不足,都会破坏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剩,对经济发展的阻力更大。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口质量主要表现在自然生理方面,相互之间差别较小,因而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口素质已经成了社会进步的指标之一,人口素质的差别导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可见,人口素质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世界性的人口问题集中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质量偏低这两个方面,因此,研究人口素质,不能不注意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质量较低的国家。因此,我们一方面坚决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力节制人口生育,还要特别注重优生优育优教工作,包括改善社会环境,加大智力投资,合理使用人才等方面。

3.文化

文化一般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和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人类创造的制度文化。社会学看重制度文化。

人类创造了文化,也就离不开文化,文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文化加强了人们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推进社会的发展。(2)文化提供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方法,包括行为模式。(3)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制约尤为深刻。(4)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5)文化推进人类历史的进程。(6)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

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从而保持一种和谐关系,被称为功能耦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够保持协调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类的破坏,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被打破,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一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表现在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和过快的增长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人口质量问题是指人口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口结构问题指由于人口类别之间的比例失调,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人口结构问题包含很多方面,如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均衡,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等。二是环境资源问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任意开采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资源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又一大难题。

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对先前的发展观念进行了检讨。人们发现,传统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化发展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惟一指标,表现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痛定思痛,人们提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慎重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各要素关系协调的基础上,谋得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在制定本国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时,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发展问题。因为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问题也不会仅仅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虽然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未能充分履行它们就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种种承诺。目前,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缓解贫困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经受着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因此缓解贫困问题是当务之急。转化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

四、社会的类型分析

在社会学的发展史上,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孔德的社会三阶段理论

孔德(Auguste Comte)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神治的社会,社会活动以战争为主。其次是重视人权、法制的社会,社会活动中战争仍存在,工业活动不断发展。最后是工业社会,社会活动中工业处于支配地位。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三种形态的更替不是顺次出现的,而是交叉进行的。

2.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滕尼斯依据社会结合关系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社会结合关系的区别标准是其中所包含的集合意志。滕尼斯把集合意志划分为自然意志和本质意志、理性意志和选择意志。代表自然意志、本质意志的社会结合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就是礼俗社会,代表理性意志和选择意志所构成的社会就是理性社会。

3.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社会

迪尔凯姆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将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同质的。社会个体受传统的支配,没有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机械关系,社会的整合是建立在思想和道德同质基础上的。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社会分工发达,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异质的。社会分工导致传统力量的衰退,社会个体个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有机关系,社会整合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

有的社会学家以社会生存方式为标准把社会区分为:狩猎或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五、西方学者的经典社会观

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多种多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种:

1.正统派唯名论

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用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卢梭,英国的霍布斯,以及德国的韦伯等人。他们把社会看成是一群“同心的人”的集合体,是代表许多人的总和。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们把个人行为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唯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