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了解社会组织的定义、基本要素、特性、分类和功能,理解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及其分类,掌握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关系,明确社会组织运行和管理的一般过程,重点把握科层制的特点、弊端以及社会组织理论。
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许多基本的社会过程,如规范的形成、权力的运用、目标的制定与完成、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分层与社会控制,都是在社会组织的框架内进行的。现代社会组织掌握和控制着社会中大量的资源与权力,已发展成为高度分化社会中的主要机制。研究社会,离不开对社会组织的研究。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都试图给社会组织下定义,但至今尚无统一的见解。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社会组织是法人团体,是一个用规章制度限制外人进入的封闭型团体。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A.Etzioni)认为,社会组织是有意建立或重建并追求特定目标的社会单位。美国学者巴纳德认为社会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人或更多人的行为或各种力量的系统。美国社会学家斯格特(W.Richard Scott)在其代表作《组织理论》一书中指出:从理性系统的视角出发,社会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从自然系统的视角出发,社会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参与者寻求多种利益,无论不同还是相同,他们认识到组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永久存在下去的价值,参与者之间会形成非正式结构;从开放系统的视角出发,社会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植根于其运行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建构环境。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在具体的运行环境中将其参与者行为协调和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相对持续的社会结构系统。
二、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
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过探讨,难以尽述。美国社会学家利维特(B.Leavitt)在1965年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较为经典地勾勒了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参与者、组织技术与组织环境。其中,组织结构可进一步细分为规范、职位、角色和权威。(1) 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它是组织活动过程的根本原则,是动员组织资源和衡量组织运行效率的一种基本手段,还是组织身份的标志。(2)规范。规范是组织参与者关系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包括组织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和角色期待。它是用来维护组织活动统一性的工具,一般通过组织章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规范一经确立,就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遵从,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3)职位。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提高效率,社会组织一般都要根据功能和分工,建立部门分工结构并设置相应的职位,以制度化的形式对不同的职位赋予明确而清楚的责任和权利,通过职位来协调各职能部门或个人的活动,促使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4)角色。制度化、正式化职位的存在,使社会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长期或短期地被置于某一特定的位置上,并必须严格按照与所处职位相吻合的角色进行活动,即扮演正式角色,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一般不具有个人性质。这也是社会组织具有明确的界限,成员加入或退出均需履行一定手续的原因。(5)权威。权威是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它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社会组织都有一个权威中心或指挥体系,作为维护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全面控制和指挥组织活动过程,使成员在组织内真实地感受到约束和限制,进而遵从规范。(6)参与者。组织的参与者是指那些出于各种原因而为组织做出贡献的个体。组织的参与者首先是社会行动者,正是他们的努力、遵循和顺从,构建和决定了组织的结构。参与者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保证组织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为组织带来创新和改革。(7)技术。组织是一个完成某类工作的地方、一个利用能量处理物质的地方和一种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机制。每个组织都拥有为其目标所需的技术。组织的技术通常部分地植根于组织的机器和设备,同时又包含了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8)环境。每个组织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并且必须适应的物质、科技、文化环境中。没有一个组织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组织的存在都有赖于与其所处的更大体系的联系,组织很少承担对其参与者进行社会化和培训的全部责任。
三、社会组织的特性
社会组织为什么被选择作为载体来从事大量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活动?它到底有哪些与其他社会结构类型不同的特性呢?社会学家给出的答案版本很多,但美国社会学家汉南和卡罗尔(M.T.Hannanand G.R.Carroll)给出的答案最为精辟。他们指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结构类型相比,更具持续性、可靠性和可控性。
组织设计出来是为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一贯并连续地支持一系列具体行为的实施。其形式化(规范化)的主要功能就在于能在参与者不断变动的情况下,保持体系的稳定性。许多组织有效地将灵活性与维护组织核心结合起来,在组织人员、结构甚至目标发生变化时,组织核心仍保持不变。
组织擅长于一次又一次地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同样的事。在许多情况下,可靠的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组织采用大量的控制方法,包括形式化、权威结构、具体规章制度等,都是为了提高运作的可靠性。但运作的可靠性并非总是有益的,当条件变化并需要引入新的行为时,那些先前保证有效行为的因素,会转而妨碍组织快速地变换其章程及程序以发展出新的行为方式。
组织使行为发生在一定的规则框架内,规则框架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指导和合法性,为参与者对其过往行为的评价提供了理性基础。规则框架一般与法律条文相关,并受其支持。它们共同规定了大量组织的权力和权限。组织的权力等级确保人们遵守规则,并以被认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工作。
四、社会组织的分类
社会组织是复杂而多样的,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是为了方便研究。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影响较大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目标原则。它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布劳。按照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类型,把社会组织分为四类:一是互利组织,组织参与者均可以从中获益的组织,如工会;二是私有者的赢利组织,指以赢利为目的、受益者只是少部分人的组织,如商业组织;三是服务组织,指以使服务对象受益为目标的组织,如医院;四是公益组织,指以为社会和大众谋福利为目标的组织,如政府机构。
结构原则。它是根据社会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代表人物是梅约(Elton Mayo)。按照这种方法,一般把社会组织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式组织,指具有一定的目标,组织成员间的关系由正式的规章制度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二是非正式组织,指正式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持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团体有自然形成的规范和惯例,其成员必须服从。
功能原则。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是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倡导者。他根据社会组织的功能和目标,将其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从事生产,完成服务性、福利性目标,如工厂和医院。通过这类组织,社会可以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二是政治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保证整个社会的目标获取和实施社会权力的配置,如政府机关和政党组织。三是整合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如法院、监狱和警察局。四是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如教会和学校。
控制原则。这是美国社会学家A.爱桑尼最先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根据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控制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强制性组织,指通过强制手段迫使成员服从的组织,如监狱;二是功利组织,指通过金钱或物质报酬为媒介控制其成员的组织,如工厂;三是规范组织,指通过伦理道德或观念信仰来控制其成员的组织,如宗教团体和政党。
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般按照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将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和群众组织。
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指社会中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其主要活动的组织。包括生产机构、商业机构和服务机构。经济组织内部的功能分化越来越细,执行不同经济目标的多种经济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经济生活的完整基础。
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专门处理社会各种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组织和政权组织。中国的政党组织包括中国共产党和8个民主党派,政权组织则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军队等。
文化组织。文化组织包括社会各级各类的文艺组织、教育组织、卫生组织、科技组织和宗教组织。文化组织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传播、弘扬人类的文化成果;二是宣传各种社会思想观念;三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群众组织。群众组织包括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中国的群众自治组织主要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法律上,它们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但长期以来,它们一直扮演准政府机构的角色,现正在不断改革之中。群众社团是人民群众为特定目标自愿组织的、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大体分为文教体卫类、学术类、工商行业类、社会公益类和宗教类等几种类型,如个体劳动者协会、律师协会。它们为各界群众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重要桥梁。
五、社会组织的功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社会组织是人类追求理性、追求效率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社会组织使社会成员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不同的层次。由于高度组织化,这些社会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工厂、商店等经济组织满足了社会成员的生理需求,军队、警察等社会整合组织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安全需求。参与组织,可满足社会成员社会交往、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社会组织把分散的个体力量结合为整体力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并越来越难以预测,社会成员个人的能力显得十分渺小。社会成员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延伸自身的能力,应对环境和技术变化的挑战。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可以实现分散的个人和小规模的初级群体所无法实现的重大社会目标,如登月探险。
社会组织提高了社会活动的效率。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和威廉姆森(Cliver Williamson)指出,社会组织和市场一样,都是协调和配置资源的制度,但社会组织比市场更节省交易费用。社会组织以专业化为基础,通过严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集体活动的效率。
社会组织增强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形成,承担和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现代社会组织把社会成员大规模地组织起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把整个社会高度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均衡、协调和有序的状态,为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社会控制提供了前提和手段。
当然,社会组织上述各种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社会组织目标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吻合程度,社会组织自身的整合程度和正常运转程度。缺少了这些条件,不但社会组织的正功能得不到发挥,还会产生负功能,如妨碍组织成员的个性发挥和情感交流,影响社会的有序和有效运转等。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和分类
组织是人类创造的社会工具,它有特定的目标。组织目标作为某种有待实现的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失去目标,组织活动就失去了合理依据。
组织目标影响着组织的基本结构特征。组织要根据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原则调整其结构,确定所需要的技术手段、组织活动的专业化形式、履行权力和职责的形式、各种规范、信息沟通的渠道和决策的程序。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组织活动的效益与效率如何,要看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