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种角度对组织目标进行分类:根据目标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是指一个组织自始至终或在某一发展阶段中主要寻求的目标,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的满足;次要目标是指那些处于从属或次要地位上的目标。
根据目标作用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战略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终极目标,反映组织的根本宗旨;长期目标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成的目标;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具体化,是对长期目标进行的分解;短期目标指组织短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根据目标的公开程度,将其分为显目标和隐目标。显目标是指组织通过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确定并公之于众的目标;隐目标是指那些没有公开宣布但实际上却在施行的目标。
根据目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具体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将其分为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平衡性目标旨在满足组织成员的一般需要,维护组织内部团结,促使组织常态运行;改进性目标旨在促进组织的发展,是一种以改进工作和以更高效率完成任务为基础的目标。
二、组织目标的影响因素
现实中的社会组织,他们的目标是不断变迁的。目标的转移和承续,就是变迁的两种主要方式。目标转移是指组织改变原来的、尚未实现的目标,选用和接受新目标;目标承续是指组织原定目标已经实现,组织为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寻求新目标。组织目标无论是在制定方面还是在实施方面,都受到组织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些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环境。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指影响经济发展的外部经济秩序,包括金融体制、财政政策、对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大众消费特征。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给组织目标的实现带来多重影响,如资源减少造成的市场竞争局面,会迫使管理者加强成本控制。政治环境指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现实状况。在现行政治轨道中选择组织目标,才具有合法性。社会环境在这里主要指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它包括人们评价事物的尺度、看问题的方法及善恶标准等。不适应社会总体价值观,组织目标往往很难实现。
参与者。组织成员是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者,其对目标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般而言,组织领导人或具体管理者的能力状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运作状况;组织中一般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组织目标的理解水平及正确执行的能力;组织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意愿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组织系统内各种目标的互动。如前所述,社会组织内部的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有层次的。组织在确定了总目标后,就会把它转化为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目标,并分出等级和先后次序,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转换性和灵活性。
三、组织目标评估
目标实现程度是决定组织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对于一般组织而言,测定其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的具体尺度和手段很多,也很不一致,但最基本的标准通常有三个:第一,有效性。即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本身的资源。有效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组织能否调动其拥有的所有资源,不至于闲置;二是资源能否全部投向目标,不至于耗散;三是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以达到最高效能。
第二,效率。即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资源的消耗应当带来相应的结果。如果产出大于投入,表明组织的运行效率较高,目标实现程度较大。如果投入大于产出,表明组织运行的效率较低,目标实现程度较小。效率最理想的状态是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最糟糕的状态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第三,组织成员的发展。社会组织作为个人社会化的特殊场所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舞台,应最大限度地为组织成员的个人发展提供条件。如果一个组织过分地强调生产性标准,忽视组织成员的发展,最终必然会降低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
一、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
社会组织有其特定的边界,组织边界划定组织活动的范围,并把组织与环境区别开来。在组织边界以内,是组织的内部结构。通常从组织内部各种关系正式与否的角度,将其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两类。
1.正式结构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指组织内部各种职位、各个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模式。职位、部门是构成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1)职位。职位是组织内部正式设立的、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组织位置,它通过各种规范化的正式角色动态地表现出来。职位在组织中代表了一整套规范和行为模式,它不受任何占据职位的具体个人的性格、气质、品德等因素的干扰,能保证组织活动不受人员变动、个人偏好的影响。个人只有占据一定的职位才能获得组织成员身份。职位的数量、类别、职位对能力的要求是影响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2)部门。部门是组织内部以若干相关的职位连接形成的稳固组合,它通常表现为某种机构。部门使职位间的互动关系经常化、制度化。部门设置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具体目标、组织的运行模式等因素。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层次部门的有机耦合,构成组织的整体结构,保证组织功能的发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职位、部门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包括直线型、矩阵型和网络型。直线型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呈直线式等级序列。每一层下一级都必须接受上一级的领导,最高领导可直接指挥各层次的职员。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简单组织或较大规模组织内部的基层单位,如部队中营以下单位,其功能在于垂直领导,权力高度集中在最高领导手中,保证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矩阵型组织结构是在较大的组织内,把相关的职位集中起来,建立职能部门,将整个管理内容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由这些职能部门对组织进行具体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职能部门一般只有管理权,而决策权集中于最高领导层,其功能在于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网络型组织结构力图避免直线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在信息沟通和组织指挥上的局限性,它是一种纵横交错立体沟通的“网状”组织结构,其功能在于系统协调,使各个职位和各个部门的活动围绕组织总目标有效地运行。
现代组织的正式结构一般由这三种基本类型复合演化而来,如直线矩阵型、直线参谋制、事业部制、系统制。
2.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是梅约于1924~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附近的西方电气公司霍桑(Hawthorne)工厂进行实验研究中发现并提出的。该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由14名工人组成的绕线圈实验组的产出量进行观察。在对这个组实行特殊的个人计件工资制度的前提下,研究人员假设,工人会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而更积极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产出量。实际结果却发现,工人的日产量保持在中等水平,彼此间的差距很小。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工人之间有一些不公开的规则约束着他们超产或低产的行为。据此,梅约认为在组织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的关系结构。此后,非正式结构成为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组织确认和维护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非正式结构是和正式结构相伴而生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组织中的个人是具有多方面需求和丰富个性的“社会”人,其行为并非总是都按照正式结构的规范来进行,其需求也不是正式结构所能完全满足的。那些社会地位、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相似,个人性格、兴趣、情感和志向相投,相互接触、交往机会较多的组织成员,往往很容易结成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结构。
3.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的关系
总的说来,正式结构以理性为原则,它是完成组织目标合理而有效的工具。非正式结构是非理性关系的体现,它依附正式结构而存在。非正式结构的行为往往是非功利性的,与正式结构相比,非正式结构是不稳定的、易变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强制性的。组织内部的冲突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组织成员的流动,都容易引起非正式结构的变化甚至解体。
一般而言,非正式结构的行为是对正式结构的偏离,当偏离度较小时,非正式结构只是依附于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当偏离度较大时,往往表明非正式行为中的合理因素在增大,正式结构应予以正视。这时,非正式结构有可能转变为制度化的东西,成为正式结构的一部分。
二、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
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要处理好组织的内部关系,还要注意处理好组织的外部关系,即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环境是指能对组织产生广泛影响的社会因素和条件。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
所谓输入,是指组织从环境中取得自己所需的原料和手段,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所谓输出,是指组织将自己的产出(产品或服务)输入环境中。这两个过程是持续连贯的,若发生中断,会造成组织的生存危机。一个企业没有原料或产品销售不出去,会直接威胁它的生存。
任何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要建立专门处理外部环境的部门,注意收集与组织有关的各种环境信息,及时处理组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保证组织与环境之间输出、输入渠道的畅通。
社会组织在环境中主要是与各种社会组织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组织之间往往形成一种复杂的组织体系,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横向组织体系。横向组织体系是由性质和地位相同或性质和地位不同但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相互连接而成的组织网络。一所学校会与其他性质相同的学校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同时,也会与其周围的商店、餐饮文化机构等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两类性质不同的横向联系稳定化,就形成一种横向组织体系。由于组织功能的单一化和组织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使得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变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每个在横向关系中的社会组织能否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
第二,纵向组织体系。纵向组织体系是由性质相同而地位不同的社会组织相互连接而成的组织网络。如一个社会的教育体系就是由不同层次的教育组织构成的一个纵向组织体系。在教育体系内部,包括幼儿教育组织、小学教育组织、中学教育组织、大学教育组织和职业教育组织等。在这里,每个教育组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地位。小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基础,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这些地位不同的教育组织之间必须配合。
第三,综合组织体系。综合组织体系是由横向组织体系与纵向组织体系交织复合而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政府机构体系是综合组织体系的典型。在综合组织体系内部,既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又有各种平行的互补关系,容易形成所谓“条条”与“块块”的体制性矛盾。在政府机构中,突出地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如中央集权过多,不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若中央权力下放过多,又容易造成地方失控等。在综合组织体系中,协调好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容易解决的。
第四节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
一、社会组织运行与管理的一般过程
组织运行与组织管理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容易混淆的概念。组织运行是社会组织自身的运动过程,它是一个输入、输出或投入、产出过程。组织管理是对组织运行的操纵过程,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运行的过程实际上是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和发挥自己功能的过程,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1)投入,即调动和使用资源;(2)生产,对投入的资源进行处理;(3)产出,输出产品。
在组织运行过程中,组织冲突不可避免。组织冲突包括组织内部冲突与组织外部冲突两类。组织内部冲突主要有:(1)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冲突;(2) 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的冲突;(3)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4)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5)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组织外部冲突主要有:(1)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2)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冲突;(3)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