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27

第27章 社会互动(4)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人们依赖土地谋生形成的关系,是种植业发生和发展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农业经济的发生和发展为前提,而农业经济和土地的利用是分不开的。在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活来源的地方,土地是生活之母。人们为了谋得生活资料,就以土地的利用为基础,结成了共生关系。起初人们是一个氏族生活在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血缘掩盖着地缘,随着氏族之间的渗透、侵占或联合,在血缘关系之外,形成了这种独立的新的群体关系。地缘关系是以村闾社会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人们常见的村社和村庄,就是地缘关系的现存方式。

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使一部分有技术的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以行业为基础,形成了这种新的关系。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一部分人学会了制造石器的简单工艺,但那时还没有行业分工。随着手工技术的发展,逐步产生了织布业,随着冶金技术的发明,人们开始制造金属劳动工具和兵器。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技术传递,都需要一些人按特定方式组织起来,需要把一些人集中起来。这样业缘关系产生了。业缘关系包含有血缘与非血缘关系、地缘与非地缘关系。

第三节网络互动

一、网络互动的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在生产力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人们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发明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在工业社会以前,人们最好、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马和马车,人们的联系方式以书信为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的交通工具变成了更为快捷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人们发明了电报、电话等更为快捷的联系方式。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又发明了网络联系方式。通过网络,人们不仅能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信件,而且能够看到对方的画像。两个相隔万里的人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全面地交流。纵观人类的交往方式,从最简单的面对面地交往到通过互联网的直接互动,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交往方式的发展曲线呈现出螺旋式回归的特点。在最简单的面对面互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不仅能够看到对方的表情、姿态,而且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但是人们的这种互动受到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交通工具的创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交往的距离问题。电话、电报等联系方式的发明虽然解决了距离问题,但是人们却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与姿态。网络的出现使人们能够远距离地实现相互之间的直接交往,人们能够通过声音、画面进行全面的信息交流。网络解决了人们直接互动的距离与时间问题。

网络互动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互动发展的高级形式,具有一些实体互动所不具有的特点。网络互动具有如下的特点:

1.虚拟性

首先,网络互动的虚拟性表现为互动环境的虚拟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总是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受到一定社会结构的限制。以权力、经济和文化作为分层标准,现实社会中的人群被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由于各阶层、阶级的生活方式不同,形成了各个阶级和阶层不同的社会特征。在这种具有阶级和阶层差异的社会环境中,各阶层、阶级之间甚至阶级和阶层内部的社会互动总会受到一定程度地阻隔。然而在网络空间中,现实社会结构的规制不再具有效力。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文化与规则。网络文化与规则表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是不断变动的,不再具有社会结构强制性的特征。网民可以自己设定互动规则。一种网络文化与规则可以很快形成,又能迅速地消亡。其次,网络互动虚拟性表现为网络群体的虚拟性。在网络互动中,人们由于相同的爱好、兴趣或者对某种网络资源的共享从而形成一定的网络群体。在这种群体中,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对彼此的背景毫不关心。他们在乎的只是相互能在一起组成讨论组,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旦网民下网,这种网络群体就会解体。所以网络群体的成员总是在不断变动的。网络互动的虚拟性还表现为网民角色的虚拟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所承担的角色是在生活进程中逐渐获得的。同样,一个人想改变自身的角色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一个人想改变自身的角色也未必会获得成功。然而在网络世界中,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承担的角色,并且如果他想改变自身的角色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网络互动的虚拟性使互动主体具有空前的能动性,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互动模式。

2.符号性

网络互动与现实社会的实体互动相比更具有符号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达方式的符号化。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通过语言、表情、姿势、语气等方式传递信息。在网络互动中,网民用单纯的符号来代替某些信息传达方式,从而能够较好地表达相互的情感与意愿。网民对信息传达方式的符号化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替代。就是用一种符号来替代现实社会互动的所传达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网民们能够简单、直观、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思。比如,“886”代表再见、后会有期的意思。(2)标准化。主要是对所要表达情感的符号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双方在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下,表达自身的情感感受。比如,“:)”代表微笑,“:(”代表不高兴。二是实物的符号化。在现实社会互动中,人们常常相互赠送一些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起到融洽情感的功效。人们的这种生活习惯也影响了网络互动。在网络互动中,网民之间也时常相互赠送一些“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过这些物品只是一些图形。不仅是礼品被符号化,其他在网络互动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也被符号化。比如,房子、汽车等。三是网络互动主体的符号化。在网络发展的现阶段,网民之间的互动是间接的。网络互动实际上是网民代号或者名称之间的互动。每个网民都会在网上设置自己的代号与个人资料,这样在网上参与互动的只是一个符号化的主体。由于主体的符号化,网络互动的主体内涵扩大了。比如,计算机也成为网络互动的主体。

3.全球性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开来。网络互动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首先,网络互动成本低。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工具,它的信息传递成本比其他传递工具要少得多。在网上聊天的成本要大大低于电话聊天的成本。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借助于网络也会大大降低成本。所以,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以很小的代价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互动。其次,网络互动的便捷性。网民只需一台电脑和一条网线就能与外界建立联系,这就大大便利了网民,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上互动。不管网民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都能迅速地与网上的互动对象建立联系。这样,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间与地域问题就解决了。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到距离和时间的限制。最后,网络本身的扩展。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它的优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作为展现人类本质的手段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工具,它必然在全球内扩展开来。今天网络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有充分的理由表明,将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与全世界建立联系。

二、网络关系

在实体互动中,人与人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互动的建立,一方面发展了实体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建立了新的网络关系。

网络互动是实体互动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实体社会关系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展社会关系。网络关系扩展了社会关系,使社会关系在规模和条件上都有所扩大。比如初级社会关系,在网络世界里,只要互动双方能够彼此吸引就能够建立亲密的初级社会关系,而不论这两个人属于什么阶级、阶层,或者两人的所在地区距离如何遥远。二是模糊社会关系。在网络世界中,有些社会关系变得模糊起来。比如地域关系,在网络世界里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地域关系的。因为任何全球范围内的个人都有可能通过网络互动建立网络关系,网络关系不再具有地域的特征。

网络互动形成了新的网络关系。通过网络互动形成的网络关系有两类:一是网络中的实体关系。这种关系本来就已经存在,通过网络得到更好地维持与发展。现实中的商务往来,通过网络变得更加快捷。现实中的朋友、同学关系通过网络得以更好地保持。二是纯粹的网络关系。这是网民通过网络建立起来的虚拟关系。这种关系只在网络上存在,比如,情人关系。网民可以在网上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选择自己的梦中情人,相互之间可以在网上结婚。纯粹的网络关系可能会向现实实体关系转变。

三、网络互动的问题

网络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诚信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互动双方对彼此之间的背景资料都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如果双方都不信任对方,那么他们之间的互动将纯粹是一种游戏关系。这种关系如果不转化为现实关系,那么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害处。但是一旦转变为现实关系,这种关系就存在风险性。因为相互之间在游戏时肯定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等到相互了解后,就会感到被欺骗了,这样关系就会破裂。更为重要的事,当众多网民都这样游戏时,社会的诚信就很成问题了。

2.情感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感情问题都是不如意的。于是很多人在网上寻找自己的情感梦想。事实上,也有很多人通过网络找到了真正的情感,但是更多的人纯粹是在网上寻找刺激。这样的情感是不负责任的情感,这种网络情感的泛滥对现实的婚姻家庭造成了一定冲击。

3.越轨问题

由于一些人借助网络坑蒙拐骗,发生了很多不该发生的故事。如有人运用专业知识从网上进行经济诈骗活动,不但扰乱了网络秩序,而且对现实社会的社会安全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

4.异化问题

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人的需要必须通过现实的群体关系得到满足。但是很多人热衷于网上的互动,忽视了现实的群体关系。人们往往以网络互动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运用于现实交往,对现实关系造成了冲击。比如,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不断展现,网络互动所造成的异化问题无疑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危害。

另外,网络互动中存在大量的冲突问题,如民族冲突和语言冲突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依赖人们价值观念的不断融通。

本章小结

1.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恒定角色关系。人们通过互动确定自己的角色身份,从而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关系。

2.社会关系的体系有角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系、权力制度体系、行为交换体系。

3.社会关系有多种类型。比如生产关系、初级关系和次级关系、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4.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个体间出于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以符号运用为主要手段、以社会结构和文化作为背景的交往活动,通过这种交往,自我得以形成,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维持。社会互动初期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互动作了说明。

5.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互动作了理论上的说明。社会互动理论有角色理论、常人方法理论、戏剧理论、情感理论、预期状态理论等。

6.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互动有了新发展。网络不仅成为人们互动的一种手段,更为人们创造了一种互动空间。网络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互动,它有不同于一般社会互动的众多特点。

7.网络互动存在很多问题,网络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的不断提升。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有哪些种类?

3.什么是社会互动?早期的社会互动理论家从哪些方面对社会互动作了说明?

4.社会互动有哪些理论派别?这些理论派别研究社会互动的视角是什么?

5.什么是网络互动?

6.为什么说网络互动是特殊的社会互动?

7.网络互动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