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与要求:社会群体既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又反过来规制着社会互动。本章着重论述了社会群体的概念和类型、家庭的研究视角以及家庭的变迁等。学习本章要求重点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涵义与类别,明确家庭研究的理论视角,理解影响家庭变迁的诸多社会因素,把握家庭的发展走向等,提高分析群体与家庭问题的能力。
社会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是指两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类共同生活的集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直接交往和心理沟通联系起来的人类结合体。根据社会学家们的研究,社会群体有不同的类型:内群体和外群体,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中的家庭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家庭进行了研究:进化论的视角,结构功能的视角,冲突的视角,微观互动的视角,交换的视角和发展的视角。家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影响家庭变迁的因素有社会因素、观念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对于家庭的变迁,人们所持的态度与观点不同。对于家庭问题的争论是家庭研究不断进步的源泉。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1.群体生活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这段话旨在说明,人高于万物的根本所在是其社会性。人的社会性使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关系结合为群,通过群的生活,人类有了智慧、情感、伦理、规则、制度,人类在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上都超出了世间万物。
群体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人类自身就其自然特性来说,并不能在动物界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中占据什么明显的优势。人类没有强大的体形,没有尖利的牙齿,没有利爪,没有足够的速度,所以人类并不能靠捕获其他动物为生,相反人类可能经常成为其他动物的美味。然而人类通过群体的生活改变了这一切。在物质生产上,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分工,实现了食物的多元化,保证了人类自身的食物需求。在人身安全上,人类通过集体的智慧发明了各种机械与工具,通过集体的力量保证了每个人的安全。在情感上,人类通过群体生活产生了爱情、家庭等满足人类情感的各种形式,人类情感的满足进一步加强了人类的群体生活。
从形式上看,某些动物也有群体生活。比如,蚂蚁、蜜蜂、鸟类、猿猴等。然而动物的群体生活与人类的群体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别。动物的群体生活主要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某些动物的群体生活成为这种动物之所以生存下来的必要形式,并且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以遗传和基因的形式固化下来。所以动物的群体生活并不能使动物产生高级情感、高度智慧等人类特有的现象,并且动物群体生活的变化过程极其漫长。人类的群体生活则不同。不可否认,在人类成为其自身以前,也过着类似于动物的群体生活。但是人类祖先的群体生活逐渐使人类具有了高度的情感和智慧。人类情感和智慧的产生使人类的群体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群体生活内部有了动物群体生活所不具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人的群体生活不是依靠遗传,而是依靠人的社会化,这样,人类群体生活的变迁受自然的影响很小,受人类自身需求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很大。人类群体生活使人类更具有自主性。一部人类群体生活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在地球上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
2.社会群体的涵义
人们对社会群体的概念已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讨论。比如,郑杭生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一书中对社会群体做了如下定义:“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周运清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对群体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是指两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类共同生活的集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直接交往和心理沟通联系起来的人类结合体。”在社会群体的概念中,争议较多的是集群和社会类属现象是不是群体。集群是指因偶然或计划的事件而聚集在一起的人们。比如飞机上的乘客,广场上聚会的人们。这种集群具有松散的特性,人们之间可能产生社会互动,也可能不产生社会互动,并且不会发生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这种集群就不是社会群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集群都不是社会群体。社会类属现象是指分类系列中的某个等级、集团或类型。社会类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抽象,它属于分类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类属不是社会群体。但是社会类属往往促成群体出现,成为新群体发展的基础。
二、社会群体研究的基本范畴
1.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外群体是以个人是否参与社会群体中的互动所做的一种划分。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内群体又称我们群体,简称我群。外群体是相对于内群体而言的,泛指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群体。外群体又称他们群体,简称他群。美国社会学家W.G.萨姆纳在《民俗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内外群体概念。他试图用这对概念来描述一个人的群体归属、群体意识以及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内外群体的概念明确地区分了我们和他们的界限。这种内外有别的观念不仅内化在群体成员的心里,而且有时通过外在的形式加以突出和强调。社会学使用这对概念时,主要用来说明个人对内群体的肯定和忠诚,对外群体的排斥和疏远。内外群体的性质和范围不断变化着,随着个人的加入或退出,内外群体不断发生相互转换的现象。
2.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以个人是参与还是接受其规范而将群体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所属群体是个人参加其中并接受其规范的群体,也称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它是一种小群体。所属群体的成员在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上是或多或少相互依赖的一组人,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规范及彼此协调一致的社会行为。由于规模小,所属群体更具有凝聚力。
参照群体并非个人参加的群体,它是用作评价人物或事物标准的群体。个人和社会在评价社会现象时,往往把它与其他社会群体进行比较,这种用作评价事物尺度的其他群体就是社会学所说的参照群体。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把参照群体理解为个人推崇并渴望加入的一种群体,如有志于戎马生涯的士兵把军官群体当做参照群体,用军官的标准评判事物、规范自己的行为。一般来说,参照群体具有激励意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运用两个等级不同的参照群体作为参照,树立奋斗目标。人们也常与次一级的群体作比较,以得到心理安慰和满足。在社会生活中,树立的“先进单位”和选择的“反面典型”也是一种参照群体。前者为人们树立学习榜样,后者提醒人们引以为戒。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而将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角色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间的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也有一定相互关系的结构和规范,但是往往没有明文规定,群体成员中会自然涌现出首领,群体成员的行为受群体中自然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非正式群体研究在应用社会学中有重要意义。梅奥是在霍桑实验中最早发现非正式群体并研究它对正式群体工作发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指出,在现代大规模生产条件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对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也认为,在自由和创造性的劳动条件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不仅不会涣散劳动集体,而且会使劳动集体更加团结,并有助于整个群体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当然,也有矛盾的情况。正式群体的管理者要设法改善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改变非正式群体的倾向和已形成的规范,使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活动协调一致起来。
4.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分子间关系的亲密程度不同,可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最早研究了初级群体。库利把初级群体定义为“面对面的结合与合作的群体”。库利所说的初级群体主要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并强调这些群体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社会中,血缘群体与地缘群体是初级群体的两种重要类型。血缘群体是因婚姻和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群体,地缘群体是因共居一个社区而形成的群体。
初级群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是时空条件。空间上的接近使个体相互熟悉、了解,而空间距离的增大使交往发生困难,相互熟悉、了解更是不可能的。个体间接触时间的长短也影响个体进行社会互动。恰当的接触时间是建立亲密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其次,成员的社会地位以及随社会地位所确立的角色行为模式影响亲密社会互动关系的建立。一般说来,地位差别和角色行为模式差别越小,人们之间就越容易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有时地位的差别造成单向的亲密互动关系,就是地位低的人指向地位高的人的社会行动频繁。相反,如果社会地位毫无差异,有时相互之间倒不容易建立起亲密的社会互动关系。最后,社会互动的情景与文化也能影响社会互动。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互动情景中,人们的互动基本上是按照规章和文化所规定的行动模式行事,所以建立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毫无规范和文化规制,建立相互之间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所以,适当的规范和文化规制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条件。
初级群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规模小。初级群体人数有限,接触广泛,交往频繁,易于成员相互了解,个人人格全部投入并能得到充分体现。(2)直接互动。直接互动保证了互动者之间随时交换信息,把握对方的情感状态与要求,相互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3)不能替代的人际关系。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具有相互依赖性。这种依赖关系主要是一种情感关系。只要情感对象还存在,情感对象就不能随便置换。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相互熟悉而产生的。由于人的视觉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资源都很有限,一个人所熟悉的情感对象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具有不能替代性。(4)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初级群体不存在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而依赖于自发的、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强制性因素。(5)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强。由于初级群体具有一种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其成员往往拥有较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初级群体是由于社会个体多方面的需要特别是情感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初级群体具有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功能。另外,初级群体对人的社会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初级群体的生活,可以培养人类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有亲情、同情、慈爱、爱情和悲伤等方面,它对于人类的生活、繁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如果连人类情感都没有,那么这个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极端的不稳定。由此可见,初级群体还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
然而初级群体又有其不利的一面。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他的生活圈子被限制在初级群体之中,那么他的视野也就被限制在他所在的初级群体,如我们所说的小农意识就是这种负面影响的典型表现。对正式群体特别是组织来说,初级群体可能干扰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的正常运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表现为帮派和小团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帮派主义曾起到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初级群体的存在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缩小。对于某些社会需求的满足只有通过社会组织来完成,这种社会组织就被称为次级群体。次级群体中成员间的正式关系较多,受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的限制,群体间的社会互动是以完成某种工作任务为前提的,群体成员间的情感联系淡薄。次级群体主要指业缘群体。业缘群体是指因职业和工作联系而结成的群体。
第二节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