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18

第18章 社会角色(5)

三、结构功能论

结构功能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建立在社会系统层次上的,正像在整体社会的职业角色中和企业组织的职务系统中可以看到的具体例子那样,角色是社会结构的构成单位,它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而分配给个人的,以使自己的行动适应这种分配,这是它对个人提出的课题。这种意义上的角色概念是和“地位”一词配对使用的,地位侧重反映行动者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角色侧重反映社会系统中行动者的行动过程。

结构功能论中角色概念的创始人是文化人类学者林顿,他也是角色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林顿首先把地位和角色作为一对概念来使用,并对两者作了区分,认为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此他认为,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也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帕森斯承袭了地位和角色这对概念,并将之完整地纳入结构功能理论的框架之中。他把两者用连字符联结起来,把地位角色看做是比社会系统有关的行动更高一级的单位;这个单位从结构上来看是地位,从功能上来看是角色。前面所讲的“位置”,是表示某个行动者在与别的行动者的联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因此也就是结构,而“过程”是表示某个行动者在与别的行动者的联系中是怎样行动的,因此就是功能。称地位角色是社会系统的单位,意味着它是与社会系统有关的特性,而不是与行动者有关的特性。

总之,符号互动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微观社会分析的概念,而结构功能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宏观社会分析的概念。尽管这两种角色概念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但他们对角色行动的性质本身的看法并无分歧。角色概念对于社会学分析的真正意义,只有通过调和两者在角色看法上的分歧并对其进行整合,才能得以正确认识。综合上述两种角色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角色概念本来就具有需要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性质,也就是说,把角色作为一种职能来理解的时候,角色是个人行动,属于个人层次,角色履行、角色扮演等就表现了这一侧面;而把角色作为整体中的局部所承担的部分来理解时,角色表现部分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就属于社会层次,角色结构、角色分配等表现了这一侧面。角色概念的特征同时包含着个人和社会这两个侧面,这在社会学分析中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如果排他性地将其中的任何一方排斥掉,则这个难能可贵的联结个人和社会的概念,就不会再具有它原来具有的战略上的重要意义了。

第四节社会角色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

众所周知,个体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社会由诸多个体组成,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通过个体生命的延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人天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进入社会生活之前就已经实行群居了。也就是说,个体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由个体组成。人类的原始群体经过漫长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级结构和多维关系的复合体系。市民个人需要的满足,人身与财产的保障,以及特殊利益、公共福利和秩序的维持等,都是通过单个人的联合、通过法律等来实现的。人们在社会的各种交往活动中,都有法律、纪律、制度、秩序、礼仪、道德和习俗约束着,无论哪一种社会空间位置,都对人的活动有所规定和要求,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群体中生活的个体,他的目标、行动都必须与群体和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相协调。个体在群体中占据着一定位置,群体对占据这个位置的个人的行为做出一定规范,使之符合这个群体的利益。这种有一定要求的社会位置,它的动态表现就是社会角色。总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社会角色是和社会同步产生的,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

二、社会角色的变迁与发展

1.角色内容的变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角色恒久不变是没有的,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和女儿等。例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妻子”这一角色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妻子,其理想形象是“贤妻良母”,义务就是“相夫教子”,社会要求她们温柔、体贴、善良、贤淑,把全部身心都投注于整个家庭。现代社会,提倡“女人半边天”,做妻子的不再把“无私奉献”放在首位,除了家庭生活外,她们还要追求自己的事业,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权自主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等。

2.社会角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消失或产生

社会角色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需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有些角色随着需要的消失而消失了,有些角色却随着需要的产生而产生了。例如,奴隶制社会中的奴隶主与奴隶这些角色到了封建社会就消失了,代之而兴的则是地主、农民与佃农这些新兴角色。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随着每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相应地有一系列旧的社会角色的消失和新的社会角色的诞生。

在各种社会形态中,社会角色的数量和形式不尽一样。一般而言,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越丰富,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需要而实行的社会分工也就越来越精细,社会角色也就随之不断增加。有人说现代社会的角色数量相当于原始社会中角色数量的几千倍、几万倍。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数量也大大多于古代社会。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生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增加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分裂,就像细胞增殖那样,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个社会角色被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例如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自己包揽田间一切农活,全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扮演着这个同质的农民角色。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这个角色迅速分解。有专门供应种子的,有专门管理水利的,有专门修理农具的,有专门负责开拖拉机的,还有专门的畜牧兽医、植保防治等不同分工,于是就产生了种种具有各种不同专门技术的农业耕作者和技术员。这种角色增加的方式叫做角色分化。第二种方式是增生。随着人们社会需要领域的拓宽,原有的角色不能满足现有需要,于是一些完全新型的角色就诞生了。例如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后,社会增加了工人这一新角色;当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社会又增加了微机操作人员、网络工程师、职业经理人等新的社会角色。

总之,角色增加与角色消失都取决于社会需要的变化与发展。也就是说,社会角色不但与社会同步发生,而且社会角色的增减也与社会同步发展。从整体上看,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角色的种类越多。

本章小结

1.社会角色是由人的互动行为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它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2.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是社会学家从戏剧中借用过来的,它与舞台角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3.角色义务、角色权利和角色规范是构成社会角色的三大基本要素。角色义务是指社会对社会角色所规定的应尽的社会责任;角色权利是保证社会角色履行角色义务的基本条件和动力,包括角色权力和角色权益两方面,前者指角色扮演者履行角色义务时必须具有的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权力,后者指角色扮演者在履行角色义务后应当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报酬;角色规范是社会所规定的角色的行为要求或行为模式,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其一,保证角色权利的运用和角色义务的履行,防止角色扮演者行为越轨;其二,在社会影响个人中起中介作用;其三,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4.社会角色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和期待性、专一性和对应性、扮演性、发展性以及基础性等固有特征。

5.角色丛是指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也被称为角色集,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与他人相互联系的产物。角色丛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构成了特定社会成员的社会面貌,这主要是强调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主要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把社会角色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根据角色规范化程度的不同,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的行为动机、效果以及所得报偿方式,社会角色还可以划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依据角色伴随个人时间的长短来看,又可以把社会角色划分为永久角色、长期角色和临时角色;根据角色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也可以把社会角色划分为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7.角色学习是指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它既是角色扮演的基础,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角色学习的内容是由扮演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决定的,主要包括角色义务、角色权利和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的情感和态度。角色学习具有操作性、综合性、相互性和连续性等特征。

8.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活动,他就是在扮演某种社会角色。角色扮演是角色学习的归宿。角色扮演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角色扮演的主观条件,是指角色扮演者进行角色扮演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角色认知能力、角色扮演能力、角色行为能力和角色扮演心理。客观条件则是指适合角色扮演的舞台,保证角色扮演的后台准备,以及道具和仪表服饰等。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要经历角色期望、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人们在实践角色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角色建设”。

9.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常常会遭遇角色失调。角色失调往往包括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四种情况。角色冲突,是指社会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期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10.最早创立角色理论并赋予角色概念以重要意义的,是符号互动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符号互动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建立在个人层次上的,它认为角色是在相互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创始人是提出自我理论的乔治。米德。米德认为,个体只有在获得自我概念以后,才能扮演好自我的角色;自我概念在个体与他人的接触互动中,起着影响或支配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行为的作用。结构功能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建立在社会系统层次上的,其创始人是文化人类学者拉尔夫。林顿。林顿首先把地位和角色作为一对概念来使用,并对两者做了区分,认为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他认为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也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11.社会角色和社会同步产生,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社会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与发展:其一,表现为角色内容的变迁;其二,社会角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消失或发生。从整体上看,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角色的类型越多。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角色?对社会角色有哪些经典解释?

2.舞台角色与社会角色有哪些异同?

3.社会角色有哪些基本要素?

4.社会角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什么是角色丛?

6.社会角色包括哪些类型?

7.角色学习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8.角色扮演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9.什么是角色失调?它包括哪些基本类型?

10.社会角色理论主要包含哪些重要流派?

11.社会角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角色的变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