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37518500000017

第17章 社会角色(4)

(4)角色建设。角色期望、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是社会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角色建设是指人们在实践角色时,遇到了很多先前料想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角色扮演者不得不随机应变地创造出一些过去为这一角色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比如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前的青少年同改革开放后的青少年已经大不相同了,这就给当前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者提出了角色建设的任务。因为,要有效地教育今天的青少年,简单照抄照搬老一套做法早已不合时宜,因而必须摸索、创造出适合当代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法。

五、角色失调

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会出现角色差距,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些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统称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角色伴侣之间的冲突,即角色外冲突,它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扮演者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一般是由于角色扮演者利益的不同,或者相互的期望和各自的领悟不同,以及由于某种原因一方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比如,当丈夫认为妻子应该全心全意照顾家庭,而妻子则认为她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事业上时,就极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第二种是角色丛内的冲突,即角色间冲突,它是指发生在同一个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是因角色紧张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不同的角色规范相互矛盾而引起的。比如,在家庭中,当婆媳发生矛盾时,就往往使得既为人夫又为人子的男子汉处于两难境地,因为,作为儿子,其角色规范要求他维护母亲的尊严,但作为丈夫,其角色规范又要求他维护妻子的利益。这种在两种角色之间左右为难的现象就是角色间冲突的典型表现。第三种是单一角色内的冲突,简称角色内冲突,是指发生在同一个人所扮演的同一角色内部的冲突。对于同一个角色,社会的期望也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从而免不了会引起角色内的冲突。如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毫无疑问应该向用户宣传其产品的优点,但出于对用户负责,他也应向用户说明其产品的缺陷,但这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的销售业绩,从而使他处于内心的冲突状态之中。角色冲突往往会使角色扮演者处于力不从心、左右为难的角色紧张状态中。

2.角色不清

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不清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规范本身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和模糊性,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角色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自己负多少责任,负多大程度的责任以及对谁负责等,只有抽象而缺乏具体的规定,各个角色承担者可以凭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另一种情况是角色概念本身明确而角色履行者有意或无意模糊,这是从角色扮演的个体角度来说的。造成角色不清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急剧变迁。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新角色,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比如,改革开放之后,私有企业经营者、租赁承包者的发展由于时间短,社会还没来得及对他们做出规定,私营者、租赁者和承包者自己也不明确,这就使得他们在发展初期遇到困难。只有社会为他们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后,才有可能消除这种角色不清。此外,在社会与文化迅速变迁时期,很多社会角色也都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感到很多角色的行为都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结果便是很多人对这一角色的行为规范究竟应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

3.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期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是一个多面体,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总是因时因地变化不定,如果一个人在两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发生停滞、冲突,就会导致角色中断。角色中断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空间的角色转换中断。人们从一种熟悉场合向另一种陌生场合过渡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缺乏充分的精神准备和必要的能力培养,从而造成角色衔接障碍。如一个工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技术,为此多次受到单位表扬。作为一个工人,他无疑是一个出色的扮演者,但让他在全厂职工大会上介绍自己的突出贡献,他就可能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演讲表达能力,而不能胜任这一角色,因此,他无疑又是一个拙劣的扮演者;另一种是不同时期的角色转换中断。即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比如,一个一心渴望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因高考分数不够,突然成为青年农民,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从来没有做任何当农民的准备,也不知道当农民还有什么出息。此外,农民的角色与他原来的高中生的角色在社会声望和行为规范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甚至是冲突性的。这些都势必会在这位青年的心理上造成压力,从而产生角色中断,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4.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尽管这种现象只是少数,但由于它会给社会造成恶劣后果,并使角色承担者受到重大打击,因此也应予以重视。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闹矛盾闹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只有以离婚来停止夫妻角色的扮演。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如经常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经常不能完成任务的工人以及经常出车祸的司机等。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恶劣后果,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第三节社会角色的重要理论

尽管“角色”一词作为日常用语早就出现了,但长期以来,该词中所隐含的社会学意义却并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最早创立角色理论并赋予角色概念以重要意义的,是符号互动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不过,在介绍这两种理论之前,还应该先简要介绍一下角色理论的渊源,以便使读者对角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一、角色理论的渊源

角色理论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他从微观角度研究社会,认为社会学是以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主题,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的,虽然齐美尔没有创建出一套角色理论,但他具体分析了在社会交往关系中形成的个人特性,这些特性类似于“角色”的概念,如“异乡人”、“穷人”和“贵族”等个人特性形式。齐美尔指出,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活动是被一系列既定条件所制约的,个人行为只是个人动机及其对环境结构的瞬时反应的结果。齐美尔只是偶尔使用了角色概念,这一概念后来为其他社会学家所发挥,成为分析不同类型的个人行为的重要范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第一个在社会科学中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人,他认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具有把他们自己当做客体来对待的能力,并从这种能力中发展出自我的观念和正视自己的态度。詹姆斯把“自我”分成“物质我”、“社会我”和“精神我”三个方面。“物质我”是指人的物质存在,“社会我”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自我感,“精神我”则是指具有个人特征的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识潜力。之后,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H.Cooley)修正和发展了詹姆斯关于“自我”概念的思想。库利在分析自我概念的发展中谈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他认为,个体间彼此互动,相互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己。他把人们从他人如何评判自己中认识自己的过程称为“镜中我”,意思是说,个人所处的每一种社会关系都表现为自我的反映,这种反映构成他的身份。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是某种特殊的反映,因此,人们可以被认为是生活在镜子的世界里,每一面镜子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他的“自我”。詹姆斯和库利关于自我的思想对后来的角色理论的创造者米德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中的角色概念是建立在个人层次上的,它认为角色是在相互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创始人是提出自我理论的米德,因而,这种角色概念是与自我概念紧密联系的。

米德综合了詹姆斯和库利等人的理论,研究了心灵、“社会我”和社会如何通过互动产生出来,又怎样凭借互动得以延续。他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主要包括:第一,在社会交往中,象征符号是最基础的东西,“自我”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有赖于扮演他人角色的体会。米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沟通和交往,人们的思想和感觉必须先转换为象征性符号,如文字、手势、表情等,通过交往的反应,建立起共同的了解。他认为,人们在交往中,通过理解别人的手势和表情等,就能将自己假定在别人的位置上,设想互动对象的观点、态度、意向及其他内心状态。如果没有这种“取得他人的角色”或“想像性排演”的能力,人们就无法进行互动。米德进而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超脱于他自己(根据经验)从而变为自己的对象”时,他的自我概念才能形成。也就是说,自我观念是通过象征性互动和扮演一定的角色而发展起来的。

第二,把“自我”区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指未经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指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它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主我”首先发展起来,但由于婴儿必须首先领会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因此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得以出现。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不断地对变化着的客我作出反应。

第三,自我概念的发展阶段。米德认为,客我发展要经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群体游戏或博弈阶段。“模仿阶段”是自我形成的最初阶段,发生在2岁以内。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与父母进行“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客我”尚未形成。其后是嬉戏阶段,从两岁开始,大约持续几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即把他们自己想像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最初,他们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目标与父母的思想和目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当父母未能满足他们某种需求而遭受挫折时。儿童最开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那些与儿童相处十分密切并对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的角色,首先是父母或代理父母之职者,其后是兄弟姐妹、家里的朋友以及其他一些非亲非故者。在这一阶段,“客我”开始得到发展,但儿童还不能理解角色借用的意义,他们只是在玩耍生活中的社会角色。群体游戏阶段则源于三四岁以后,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并把家庭看做是他们所隶属的群体。他们开始关心在非家庭群体、包括作为整体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即米德所说的“概化了的他人”。在群体游戏中,如玩垒球,儿童必须考虑许多人在同一时间内扮演许多不同角色时的相似行为,必须预知所有其他玩伴的行为并决定对这些行为做出何种反应,必须知道周围的整个情势。这样,他们就在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当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他们已将“社会”内化了,“客我”的形成过程已经完成。

米德认为,个体只有在获得自我概念以后,才能扮演好自我的角色。自我概念在个体与他人的接触互动中,起着影响或支配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行为的作用。可以认为,米德有关自我的理论提出了对角色发生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