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幸福指导
37498300000091

第91章 才情与颠峰(13)

查尔斯和卡米拉商量安排下一次约会。他们不停地光临所有能够留宿他们共度一夜的朋友家:在伯沃德的查理呢?或者是另一个查利·帕蒂的丈夫?不,他们都走了!在威尔士王子的背后,还有一个王子的形象:一个骑着快马的流亡者,被爱情放逐,努力地寻找他可以信赖的人,寻找一个可以过夜的藏身之所……查尔斯跟她重复说着。然后,卡米拉叹了口气,又说:“要是有一个夜晚,只要一个夜晚就能重新鼓足力量该多好……”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但是,第二天凌晨,查尔斯又给她打了电话,那时孩子们还没有起床……

查尔斯:“晚上好,亲爱的……”

卡米拉:“我爱你……”

查尔斯:“我也爱你……我想对你说再见……”

卡米拉“妙极了!看着这个老脑瓜里有什么!啊,一个富于牺牲精神的大脑!噢。亲爱的,我想,你现在该让你的大脑休息了!晚安……”

查尔斯:“晚安,亲爱的……上帝保佑你……”

卡米拉:“我爱你,你知道,我为你而骄傲……”

查尔斯:“噢,是我为你而骄傲……”

卡米拉:“别傻了,我什么也没做……”

查尔斯:“你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爱上了我……”

卡米拉:“噢,亲爱的,爱你很容易……”

查尔斯:“可你忍受了极大的屈辱、痛苦和恶意的诽谤……”

卡米拉:“噢,亲爱的,不要说傻话!我宁愿为你忍受一切,无论是什么!这就是爱情,这就是爱情的力量!晚安……”此时正是凌晨一点钟,他们两个都迷迷糊糊,接连打呵欠。但是,他们都不能离开对方,舍不得挂断那根联系他们的电话线。正像世上所有的情人一样,他们不停向对方反复说着“晚安”、“我爱你”、“我喜欢你”、“我永远爱你”、“再见,亲爱的……”

“我挂了。我要按按纽了……”查尔斯最后决定说。

“噢,宁愿是我先挂上电话!”固执的卡米拉回答道。

这只是一通无关紧要的对话,两个处于热恋中的情人在星期天晚上互诉衷肠而已。这一对情人明明知道通过电话交谈是一种危险、更是不舒服的方式,但是他们并不把安全当回事。通过他们的对话——有时充满玩笑和放荡,有时使人心碎与绝望,他们感到了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的力量:20年之久的爱情,共同的幽默感和自嘲……他们东拉西扯地谈话,让人感到了床的温热,共同的愿望,当然还有爽直、温存,互相的欣赏和无法取代的感情。

1998年11月查尔斯在温莎堡庆祝他50岁生日。卡米拉在众多来宾中作为上宾受到查尔斯的邀请,许多人等待着查尔斯在将来的某一天宣布和卡米拉结婚的消息,卡米拉对于查尔斯来说就是生命,选择卡米拉正是他选择生命伴侣。生活就是一种伟大的自然充满着欲望又激情而又玄妙的游戏,充满着欢笑,也充满了泪水。

卡米拉纯出自然、朴实无华倍感自信毫不动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谁也不能打消她对生活的热情。这就是其她女孩不同之处,也是我们现代人说的一种“野性美”用在女人身上即是“泼辣”。“泼辣”的女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天资聪颖、思想敏锐,无论在工作或在生活中都能成为佼佼者,博得人们的赞美和钦佩。

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能干实事、说到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在工作和生活中勇于作出牺牲。

上进心强敢于拼博,对自己充满信心,在物质或精神生活方面执著追求,不甘落后。

开朗大方、善于交际,接人待物谦虚有礼,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心直口快,质朴无华,追求完美的个性,对不尽人意的事情快言快语,有时得理不让人。

泼辣中充满柔情,内心和外表和谐一致,对亲人朋友、恋人、丈夫往往柔情似水,谦和恭敬,分寸有礼。

温柔有柔情似水之美,泼辣有野性之美,卡米拉属自然、朴实无华,即使她不在女人中最漂亮,但她的真情实感已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倒,包括威尔士王子查尔斯。

一个女人可以有华服妆扮的魅力,可以有娇容美姿的魅力,也可以有仪态万千的魅力,但却不一定有优雅的风度。一个具有优雅风度的女人,必然具有迷人的持久的魅力,优雅的风度就像一个有形又无的精灵,紧紧抓住人们的感官,悄悄潜于人们的心里,从而使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卡米拉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优雅风度的女人。

查尔斯之所以倾心于卡米拉,正是因为卡米拉有这种优雅别致的风度。形成而神不乱,纯出自然质朴无华。

才华与处世

1988年10月4日,世界各大通讯社以第一时间,大报的头版以醒目的标题,覆盖全球的电视网送出的第一幅画面都播发了来自南亚国家的巴基斯坦的一条重要消息。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里布托的女儿年仅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被任命为巴基斯坦的新总理,她是巴基斯坦也是******国家的第一位女总理。

人们感到惊讶,一位女性特别是在信奉******教的国度的一位女性居然登上了权利的宝座。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她登上了权利的顶峰?

(1)优秀父母出少才

1953年6月21日,正好是夏至,巴基斯坦的海滨城市,当时的首都卡拉奇骄阳似火,连续几天的温度高达40度左右,一阵阵热浪把人们赶到了海滩。但在卡拉奇平托医院里,产房外的走廊上,布托家族的人焦急不安地默默等待着,他们的眼睛都盯着妇产室的房门。过了一会儿,突然从产房里传来一声清脆啼哭声,布托家族的人顿时露出了笑容。这个家族又添了一个新成员。谁也没有想到这长着一头美丽鬈曲的头发,玫瑰色面庞,纤纤小手的小宝贝会给一个******国家的历史打上自己深深的烙印。父亲为了纪念他夭折的姐姐,给小宝贝取名“贝娜齐尔”,乌尔都语为“独一无二”。小名“萍姬”,意为“小不点”。

①聪明的小萍姬

贝·布托有弟妹四人,大弟米尔·穆塔扎1954年生,妹妹萨娜姆出世于1957年,小弟阿纳沙1958年来到人间。

在巴基斯坦男尊女卑的的思想根深蒂固,什么事都是男人占先,男孩子比女孩子处在更优越的地位,但在阿里·布托的家情况就大不一样,大女儿最受庞,凡事都是贝娜齐尔占先。家里人都喜欢她,祖父经常把她抱在自己的膝上给她讲故事,有一次,祖父正在讲故事,小孙女突然“哇”地一声哭起来,原业贝娜齐尔栽在地上,磕掉了两颗牙齿,好在年龄尚小,长大后没有留下缝隙。父母亲更是对她百般呵护,视她为掌上明珠,但她们从来不溺爱娇惯她,而是从小就培养她自立的能力。在她四岁左右的时候,她父亲已是官运亨通,成为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主要从事对外活动。1960年同苏联谈判财政和技术援助协定,1963年又到北京与中国**********。签署了两国边界条约,并多次率团参加联合国大会。父亲在她小的时候跟她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因而,她对父亲的印象大多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每次看到父亲出现在报纸的头版,总是高兴得不得了,经常幻想有一天也能像父亲一样该多有意思。朦胧的外部世界对幼小的贝娜齐尔充满了诱惑。

父母经常出国,每次出国前,父亲总是对她说:“你是老大,好好地照看弟弟妹妹”,一次,父母亲又要出去参加国际会议。母亲特地给她留下了购买食品和家庭生活开支的钱,要她和管家一起担负起管理家庭的重任。她当时只有8岁,尽管年龄还小,但对母亲交待的工作挺负责任,兴趣挺浓,每天晚上都要爬上凳子,在厨房里和忠实的管家煞有介事的认真核查一天的帐目,至于数字是否符合,那就不关她的事了。不过父母亲从国外回来还是大大夸奖了她一番。当然,每次从国外回来都要给萍姬买一些零食和衣服。阿里·布托后来又把10岁的萍姬送到一所寄宿学校。这所学校条件很艰苦,很多事情由学生自己做,整理床铺、擦鞋,打洗澡水,在走廊的水龙头刷牙等等。她父亲把她送到这里也是为了锻炼小萍姬在各方面的能力。他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脆弱的,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要想萍姬有所作为,从小就得让她有吃苦自立的能力。阿里·布托的眼光是深邃的,后来发生的事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她的父亲继承了布托家族教育至上的传统,十分注意小孩的教育。3岁的时候,小萍姬就被送到“詹宁斯女士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进行智力开发,5岁时被送到卡拉奇的“基督和玛亚丽教会学校”,这所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师资水平相当高,自然学费也非同一般,一般家庭的子女是不可能进来的,只有那些富足并且具有一定远见的人才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校只收很少的******教徒的孩子。课程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教会学校来设置,上课基本上用英语,这对贝·布托来说不成问题,家里说的就是英语,很少讲父母惯用的波斯语。她在学校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反应敏捷,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

他的父亲不管在什么地方,即使再忙,也要抽空往家里打电话,亲自询问她的学业情况,他早已看出了女儿的潜在才能,他要把她塑造成一个可用之材,并且要成大器。布托常常说:“你随时都要准备好行李箱,说不定哪一天我就把你带到机场,送你出国。萍姬出国时还是一个脏小姐,回来时会出落成一个身穿纱丽的漂亮姑娘。”

②教育有方

萍姬渐渐长大,做母亲的开始考虑女儿的婚事,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表兄妹之间结婚,还是另辟新路让女儿自己作主呢?母亲拿不定注意。做父亲的倒是态度坚决,“我不同意让儿子们娶他们的表姐妹们并把他们禁锢在庭院之内,也不愿我的女儿被活埋在亲戚家的庭院里,让她先完成学业,然后再由他自己选择生活道路。”父亲的话顿时使在一旁默默不语的女儿如释重负。

按照巴基斯坦的风俗,女孩进入成年时就要穿上罩袍。这种罩袍把全身遮蔽起来,只留下一双眼睛。当她母亲第一次把罩袍套到她身上时,贝娜齐尔痛苦极了。罩袍就像一条绳索,捆住了自己的行动,就像一堵墙,把自己和快乐的世界隔离开来。在她的面前,世界的一切花草,树木,天空都变得无精打采,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她多么希望挣脱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罩袍啊!她的父亲又帮她脱下了沉重的罩袍。布托对妻子说:“先知说过,最好的面纱是眼睛之后的面纱,对她的判断应该是她的人品和思想,而不是她的服装”。从此,贝娜齐尔再也不穿罩袍,成为布托家族第一个从终身不见阳光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女人。

父亲一心一意想把女儿培养成政治领袖人物。他给孩子们讲的故事的主角都是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拿破仑、玛志尼、华盛顿、******、纳赛尔等。布托外出开会或访问常常把贝娜齐尔带在身边,以增长见识,接受政治外交熏陶。

1963年11月20日,贝·布托和她的父亲在火车上的部长包厢里出外旅行。突然她的父亲把她从从睡梦中推醒:“萍姬,出事了,美国总统肯尼迪死了。”睡得正香的贝娜齐尔打了一个哈欠翻了一个身,又睡过去了,父亲又一次推醒她,“快醒醒,你难道不知道肯尼迪是谁,他是美国总统,年轻的美国总统,是个自由派,他改变了他的国家。”贝娜齐尔当时只有10岁,虽然她还不能完全弄懂这事情的含义,但政治的残酷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烙印。

1964年2月,******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巴基斯坦进行友好访问,作为外交部长的布托全程陪同中国代表团,自从一年前,他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去北京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巴边界协定,他便与中国领导人建立了友好的私人关系。在那次访问中,******亲切地接见了他,并把一顶解放帽作为小礼品赠送给他,布托先生十分珍视这份礼物,特地把它挂在自己的更衣室里,并且经常在孩子面前称赞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这次当******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来访时,布托便邀请他们在家里做客。留齐耳短发,特地穿了一身漂亮衣服的布托小姐见到了她父亲所说的“中国重要人物”。周总理和蔼可亲,她很快地喜欢上了这位中国总理,从此以后,她一直保持着对******总理和邓颖超的友好感情。

③成材之路

1969年4月初,贝·布托顺利通过英国人命题的综合考试,而后又参加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入学考试。

4月初的一天,布托小姐接到一封来自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的信。她心里七上八下,倒不是害怕没有考好,考试对她来说不成问题而是担心自己的年龄是否符合录取条件。因为在不久前,拉德克利夫学院写信给她父亲,说布托小姐刚到16岁,独自一人到美国还太年轻,建议推迟一年。但做父亲的却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尽早过去。其实,当初贝娜齐尔并不想报考哈佛,想到她父亲曾经就读的加州伯克利分校,但父亲没有同意,他对女儿说了一句话,“加利福尼亚的气候太好了,只有马萨诸塞的冰雪可以迫使你用功学习。”布托认为早点过去,可以锻炼女儿独立生活能力,能很快使她成熟起来。他专门写信请求他的好友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驻印度大使肯尼思·加尔而雷斯做校方的工作。到底结果怎样呢?贝娜齐尔心中没底,她慢慢地撕开信口,找开信封,仔细把信看了一遍,她高兴得跳了起来,急忙跑进告诉父母、亲,她被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录取为1969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她扑倒在父亲的怀里。父亲样听到消息,高兴极了,并向女儿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