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6节职业素质课(下)
37487300000007

第7章 为公司节约(1)

节约也是竞争力

节约,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对企业而言,它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武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利润=价格—成本”是当今经济社会中公认的利润公式,当价格下降时,要确保获得合理的利润,就要努力降低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确保并稳定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巨头,还是街边小作坊,都在考虑着如何节约成本。我们也恰好发现,越是强大的企业,内部越重视成本的节约。

例如,丰田汽车公司的厉行节俭是全球出名的。十几年前已经听闻,丰田办公室的员工用过的纸不会随意扔掉,反过来做稿纸;铅笔削短了加一个套继续用,领一支新的也要“以旧换新”;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技术革新、小的创新上下工夫。

进一步了解才惊讶地知道,丰田那么大的公司,在办公用品的使用上简直节省得近乎“抠门”。他们公司内部的便笺要反复用4次。第一次使用铅笔,第二次使用水笔,第三次在反面使用铅笔,第四次在反面使用水笔。公司办公大楼的马桶水箱里都放置了一块砖,这样可以使6升的水箱变成5升,每次都能够节约1升水。

正是丰田公司这种节约的习惯使得它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因为大家都养成了节约的意识,所以在技术开发方面,节油就成为公司新车研发的主要原则。在石油大幅度涨价以后,包括美国在内的汽车购买者都纷纷看中了丰田的产品。

在中国,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员工在为公司工作的时候欠缺成本意识,总是大手大脚,这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成本,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许多企业在产品或技术方面并不弱于对手,但实际收益却远远落后,根源就在于运营成本降不下来,相当部分的收益被看似平常的铺张消耗掉。长此以往,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有这样一家贸易公司,主营业务是小商品批发,尽管表面生意兴隆,但年终结算时总是要么小亏,要么小赢,年复一年地空忙碌。几年下来,不但公司规模没有扩大,资金也开始紧张起来。眼看竞争对手的生意蒸蒸日上,分店一家一家地开张,公司老板决定向对方求教取经。

待朋友把一笔笔生意报出后,这个老板更纳闷了:两家交易总量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为什么收益却这么大呢?

看着目瞪口呆的张某,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这家公司对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比如:

联合其他公司一起运输货物,将剩余的运力转化为公司的额外收益,几年下来,托运费就赚了将近60万元;

采购人员采购货物时严格以市场需求为标准,使存货率降至同行最低,每年大约节约货物贮存费5万元,累积下来将近20万元;

与供应商签订包装回收合同,对于可以重复利用的包装用品,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利用公司进货的车辆运回厂家,厂家以一定的价格回收利用,这项收入大约为每年2万元;

为出差人员制定严格的报销标准与报销制度,尽管标准比别家略低,但公司规定可以在票据不全的情况下按标准全额支付差旅费,该项措施每年为公司节约大约5万元;

在严格的成本控制下,不但公司节约了可观的资金,也培养了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已经蔚然成风……

可见,对企业来说,节约也是一种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并不需要建立在任何技术或者创新之上,只要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从自己的工作做起,节约每一分成本,整体下来,就能够节省巨大的费用,提升整个企业的利润。

为公司省钱就是为自己省钱

比尔·盖茨曾对微软的员工说:“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都是我们的血汗钱,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花在刀刃上。”

盖茨在对员工提出的要求中,特意强调了员工的节俭习惯。最典型的就是,盖茨要求员工在使用纸张的时候,所有的纸都要两面用完才可以扔掉。表面看来盖茨极其吝啬,在一张纸上都要做文章,其实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他说:“让文员和秘书这样做,可以使公司减少支出,相对来说,为公司增利润,还可以培养员工的节俭和成本意识。”

在微软,员工在用钱上是精打细算、锱铢必较,花钱一定讲究实效。在微软刚刚创业时,兼任微软总裁的魏兰德将自己的办公室装饰得非常豪华气派,盖茨看到后非常生气,认为魏兰德把钱花在了这上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认为员工如果形成这种浪费的作风,将不利于微软的进一步发展。

微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还如此的强调节约,何况是发展中的企业呢?

古人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作为员工,我们应该自觉养成为企业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努力做到互相提醒、监督,改掉不良陋习,杜绝铺张浪费。把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时刻秉持厉行节约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让节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做厉行节约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角角算效益。

其实,从企业与个人的关系上说,一个企业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中每一位员工的根本利益。一个企业,如果效益不好,是不可能给它的员工良好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的。每位员工如果能积极主动为公司省钱,降低经营成本,将直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企业效益好了,员工们的工资待遇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因此,为公司省钱,其实就是为自己省钱,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利益。“滴水聚汇、成就大海”,或许每个人每次节约的钱并不多,但如果每位同仁都能厉行节约,积少成多,自然会创造十分可观的效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或许每个人每次浪费的东西价值并不太高,如一张纸、一个电话、一度电、一次打车的费用,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浪费,则将直接导致公司经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造成巨大的损失。

自然,这些道理都很简单,也都很通俗易懂。关键是有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有没有站在企业主人翁的角度去为公司着想。公司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这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发现员工普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他们认为大公司实力雄厚,不会在乎这些小事,浪费一点根本就无关紧要。殊不知,越是大公司越注重细节。一个员工的浪费对于整个公司来说不过是九牛之一毛,但如果公司几万甚至几十万员工都浪费的话,那流走的就将是一笔巨大的资产。因此,大公司反而比一般中小企业更加注重员工节俭习惯的培养。

比如,沃尔玛就是如此的一家大型零售公司。在沃尔玛采集样品的窗口,赫然写着“标签不可做它用”的提醒。在沃尔玛简朴如大卖场的办公楼里,员工不止一次被告知“出去开会,记得要把公司发的笔带回来,因为笔是要以旧换新的平常用的纸,记得要两面用完再丢弃,因为浪费实在可耻。”至今,沃尔玛的首席执行官李·斯科特开的还是一辆大众公司的甲壳虫车,而且为了省钱,在出差时他还会跟人合住一个客房!

松下公司始终严格规定,内部使用的信封正面贴有一张画着三条横线的纸。第一次使用时,收信人名写在第一行,第二次使用时,把上次的收信人名涂掉,收信人名写在第二行。在松下,写张便条或者记点什么东西,如果浪费新纸,马上就会受到批评。即使是公司董事长使用的笔记本,也是拿用过的纸订起来的。还有,公司里用不着的电灯一定要拉灭,否则就要受到行政部门的处分。假若某个员工连续三次忘记拉灭电灯,人事部将会考虑辞退此人。

在日立公司,这些“主人”将节俭的习惯体现在他们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用不着的电灯一定要关掉。办公室里灯的开关一般都是集中控制的,但在日立公司的任何一间办公室里,至今仍是每一盏灯都拖着一根绳子。就连午休时候,员工们都会自觉地把灯关掉。

在驰名世界的大企业里,越优秀的员工,越懂得视公司为家的道理。正是那些视公司为家的员工,造就了强大的企业。

当然,企业如此规定并不是只针对员工,它们的老板往往会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拉一下灯、省一张纸……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但这些细小的环节加在一起,就决定了公司的成败。“请拉一下灯”,良好节俭习惯的形成,需要从小事做起,这将成为你晋职加薪的重要因素。

把企业财产当作自己的财产来珍惜,是一个优秀员工的必备品德。也许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它直接关系着个人的前程。维护公司利益需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秉持厉行节约的原则。要成为一个好员工,必须具有这种责任感,时时处处为公司节约不必要的成本,这样才能赢得上司的赏识。

节约是每个人的责任

对一个公司来说,“开源”是公司几个少数部门的工作,但“节流”却是公司每个员工都能够做到的。因此,企业节约,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

对每一个员工来说,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节约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和企业负责的身体力行!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能源,掌握着一份企业生息发展的“命脉”。崇尚节约,就是选择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负责的生活方式,就是追寻一种绿色环保的精神品质。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此,除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之外,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道理很简单,在利润空间日趋逼仄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可以获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