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康德的智慧
37447100000016

第16章 康德的认识论(8)

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在概括当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与唯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而这四个“先验矛盾”便正是与这种概括和斗争直接相关。首先,关于时、空有限无限,不只是从希腊以来哲学史长期争议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也是康德更注意的,是它成为当时科学争论的一大问题:牛顿认为有限世界存于无限时、空中;而莱布尼兹认为两者都是无限的。其次,关于无限可分问题也是如此,希腊原子论与亚里士多德、牛顿与莱布尼兹分庭抗礼、各执一端。第三、第四两个“先验矛盾”,则更是康德长期苦恼的关于科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的异同问题。正是这两大问题,即有限与无限、因果与自由的尖锐矛盾,促使康德突破唯理论的先验实在性的教条,提出先验观念论的“批判哲学”。所谓“先验实在性”是指唯理论认为世界(包括上帝和自然界)如实存在,这便会发生有限、无限问题,也发生上帝、自由与自然因果的关系问题。但倘若按照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来看,世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只是现象,而非独立自在的物自体,因此,它的所谓有限无限不过只存在于我们认识的不断进展中,它本身无所谓有限无限。同时,通过划分现象与物自体,康德也认为解决了因果与自由的矛盾,现象界必然为因果(机械力学)所统治,不存在自由。自由只在本体(物自体),但这又是经验所无法证实的,它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和存在,而不是现实的可能和存在,它只是“可思”而不是“可知”的。这样,就不至于像唯理论那样将二者混为一谈,从而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了。

由此可见,康德这四个“先验矛盾”的提出,有其特殊性。这特殊性在于与他的整个“批判哲学”的建立密切相关。“解决”这四个“先验矛盾”,构成了他的“批判”的基本拱石。

从哲学上正确提出和解决这四个“先验矛盾”,应该说,黑格尔作了辩证法的贡献。同时关于无限与有限有比较简单的看法,那就是将无限看作为有限的量的不断的延伸或积累,如1、2、3、4……,黑格尔将这种无限称之为坏的无限。因为这种无限是有限始终不能达到的“彼岸”。正如列宁指出,此种无限“在质上和有限性对立,和有限性没有联系,和有限性隔绝……似乎无限站在有限之上,在有限之外。”牛顿的宇宙观便是这种无限。康德揭示了这种无限的困难和缺点,黑格尔则以“真”无限来解决这个矛盾。黑格尔认为,无限与有限是相互转化的,有限中包含无限。坏无限有如一条无止境的漫延的直线,真无限则是一个封闭的圆圈,“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康德以理性矛盾的形式提出了有限无限这个问题,反映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倾向的尖锐矛盾。正题则是唯心主义的,符合于宗教也服务于宗教;而反题是唯物主义的,符合科学也服务于科学。这个哲学史的教训对今天自然科学的争论,仍有着借鉴的意义。

关于时、空等前两个“先验矛盾”是康德所谓“数学的”,涉及量,如无限有限、可分不可分。而后两个是所谓“力学的”涉及的是所谓“存在”。康德说:“理性的力学概念不与看作量的对象有关,而只与对象的存在相关”。而康德所提出的第三、第四两个“先验矛盾”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因为所谓宇宙是否有一个最后的超自然的原因和作用,即是否有不同于自然因果的自由因,亦即是否有一个最后的必然存在(上帝)。

康德提出包括宇宙论的先验矛盾在内的理性理念,要害仍在“总体”问题。这个问题成了康德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前所述,康德认为,作为客体方面的总体,有四个“先验矛盾”;作为主体方面的总体,是灵魂,作为主客体的总体则是上帝。灵魂与上帝不过是先验矛盾这个“总体”的一种神秘表现方式。但是,倘若辩证法缺乏这个“总体”观念,便得不到真理的客观性的规定,而只会成为主观地玩弄矛盾,即抓住任何一种矛盾而大讲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这就成为“空洞的否定”。即并非从历史的全面的总体出发,而是任意抓住一个问题或一个阶段,来讲对立统一,辩证法便也常常成了变戏法。主观地运用对立面的统一,运用这种概念的灵活性,正如列宁所指,这等于折中主义和诡辩论,而非辩证法。只有客观地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才是辩证法。因此,列宁一再强调:“真理是过程”。“总体”在康德那里,是作为统一系列的主观理念和辩证幻象。

康德认为,理性理念只是一种主观的范导原则,是为了保证知性(认识)的统一和系统,是方法论。灵魂、自由、上帝不只是知性追求统一和系统化的总体理念,同时它还有比认识更高一层的力量和地位。它不只是认识论中先验逻辑的幻象,而且更是伦理学中的实践理性的公设。康德说:“一切人类认识以直观始,由直观进到概念,而终于理念。”

物自体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中心。“物自体”学说则是整个康德哲学的核心,它贯穿于康德整个哲学体系。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

正因为此,“物自体”在康德整个哲学中处于一个枢纽地位,它的内容和含义也十分复杂。在认识论上,它基本有三层意思:一是感性的源泉,二是认识的界限,三是理性的理念;这三层意思交织在一起,相互包含和沉浸“不可知”这个总的含义之中。第一和第三是“物自体”的两个对峙的方面,第二是第一、第三的过渡。

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来源

“物自体”是认识中感性材料的来源。正是由于“物自体”的存在,对象才提供刺激,为感官所遭遇到,才产生我们的感觉。“物自体”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感觉、感性由物体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倘若没有“物自体”,感性也无从发生,经验材料也无从提供,从而认识也无从开始。

“物自体”是指认识中感性材料的来源。康德认为,正是由于“物自体”的存在,对象才提供刺激,为感官所遭遇到,才产生我们的感觉。“物自体”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感觉、感性由物体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倘若没有“物自体”,感性也无从发生,经验材料也无从提供,从而认识也无从开始。在此意义上,“物自体”实际上指的是不依存于人们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说,“对于客观事物的存在,从来不加丝毫怀疑,‘先验’一词不是就我们的认识与物的关系而言,只是就它与认识能力的关系而言。将实的事物(非现象)化为表象,乃是唯心主义。”他又说,“对这个永恒者的感知,只有通过在我之外的一物才可能,而非仅通过在我之外的一物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