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吉思汗的故事
37109400000036

第36章 远征南俄

1221年,哲别、速必台奉命进军阿哲儿拜占(今阿塞拜疆共和国)。他们马不停蹄赶至阿哲儿拜占首都铁必力思。阿哲儿拜占君主月即伯年老嗜酒,他惧怕失去手中的权利,派人给蒙古军送去大量金银财宝和牲畜,向蒙古军求和。哲别、速必台接受求和,不进攻铁必力思,改向谷儿只(今格鲁亚共和国)挺进。1221年12月份,抵近谷儿只首都第必利斯。谷儿只女王鲁速丹原以为在严寒的冬季蒙古军不会进击,她派使者到阿哲儿拜占和者疾烈国,约定在1222年春季联合抗击蒙古军。她没有想到蒙古军却突然而至。这使她大惊失色,急忙调回原来为罗马教皇准备的30万十字军,前来包围首都第比利斯。

并且她没有料到,过去谷儿只国内的民族矛盾,被蒙古军利用。谷儿只国内突厥和曲忒民族,平时受到基督教徒的欺凌,积怨很深。当蒙古军开进之后,他们为了报复,纷纷参加蒙古军,志愿为蒙古军做向导,担任警戒和侦察任务。蒙古军以这两部族人作先锋,与谷儿只军队相遇在第比利斯城东。

蒙古军采用佯败战术,设伏兵引十字军进入伏击圈,歼其大半。十字军统帅不敢再战,退守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位处山区,蒙古军要想攻占第比利斯的话,必须打通山区十分艰险的道路,因困难太大,只好作罢。

速必台将军平时素以足智多谋闻名,他分析形势,与哲别商量,移师东进,去占领谷儿只邻国设里汪(阿塞拜疆境内)的首都舍马哈,然后向高加索以北进军。哲别言听计从,领兵一举攻占了舍马哈城。

要向高加索以北进军,必须通过打耳班城堡。该堡位于高加索山和里海之间的隘口上,是南高加索和罗斯之间的咽喉要道,只有一条临海的单人马道通行,这一下难倒了勇猛善战的哲别将军。

哲别的大帐里,他满脸怒气,正襟危坐,前面跪着一位俘虏来的设里汪军小头领。

“你说,大军怎样才能通过打耳班堡?如有隐瞒,决不轻饶!”

“威严的将军,小人不敢撒谎,大军无法通过,只能单人单骑而行。”

“撒谎!两国交通,岂能个别人交往?如不实说,定斩无疑!”

小头领抖抖瑟瑟,既不敢说有其他道路,又不敢说大军可以通过,只得磕头如搗蒜,请求饶一小命。哲别一摆手,要军士推出斩首。此时,坐在一旁的速必台将军说道:“且慢!”走过来正要执行命令的士兵立刻停手。速必台吩咐:“扶他起来,让他坐下!”哲别正满脸怒气,听速必台一说,满心疑惑,不知这位将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设里汪小头领抖抖瑟瑟地站起来,不知如何是好。速必台说:“请坐!请坐!你不要害怕,只要你说实话,我们不但不杀你,还要奖赏你!”

“报告将军,我不敢说一句假话。”

“那么,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是的,只有这么一条小路。”

速必台素来以智取人,见小头目不像撒谎,态度更加温和,说道:“看起来,你是个忠实的人,我们不为难你,坐下,给我们说说道路的情况。”速必台的话,既温和又威严。

“将军,我的确不敢撒谎,我有几条命敢在您面前撒谎呢?这条路,平时一般人都是不能通行的。打耳班堡归属设里汪官员管辖,只有他们批准,拿上金牌或有首府官员亲自送行才能通行。”

“好,你说得很好。”速必台鼓励他。

“将军,我平生只走过这条路两次,一次送一位官员去打耳班堡,一次为堡上送去货物。这条路艰险异常,一侧是高山峻岭,另一侧面临大海,稍不留意,就会跌落万丈深渊,大军是无法通行的。要通过,必须劈山开路。”

速必台听了,眼睛一亮,他望了一眼哲别,问“什么?劈山开路?这条路能开吗?”

“只要有火药,山石不算太坚硬,开出两马通行的路是可能的。”

速必台笑了。哲别将军紧皱的眉头开了,他手起掌落,“啪”的一声,把前面的桌子拍得山响,说“好!办法有了。”

小首领被哲别这一拍震得发抖,不知说错了什么话,将要出什么灾难。但这一次,哲别没有发怒,“好,你说得很好!现在你下去,静候听用,不要想逃跑,将来立功有奖。”蒙古军队火药充足,能工巧匠不乏其人。哲别立刻命令炸山开路,同时胁迫设里汪国王剌失德派9名贵族做向导。打耳班要塞,是亚历山大皇帝所建,被时人称作“亚历山大铁门”。要塞归属设里汪王国管理。哲别、速必台要想移师东进,必须通过此堡。蒙古军3万人马历尽艰险、不畏劳苦、开山辟路,扔掉所有辎重和攻城器械,终于在9名贵族的带领下,轻装通过此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批军马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奇迹。

这样,哲别、速必台率军于1222年进入了铁雷克河流域。这一带,居住着阿阑人和钦察人,蒙古军的到来,遭到了阿阑人和钦察人联军的抵抗。哲别为了削弱对方的实力,以金钱财物收买钦察人,并使他们相信,作为突厥人的后代,他们与蒙古人“出自同一个氏族”而不应成为敌人,使钦察人离阿阑人而去。结果被蒙古军各个击破,钦察人逃往罗斯公国,蒙古军占领了北高加索一带地区。此后,哲别、速必台引军由钦察草原向克里米亚进军,占领了里海港口苏达克。苏达克港是意大利热那亚城邦国所建,与西欧诸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苏达克的失陷引起了全欧洲的震动。钦察人被蒙古军打败后,逃到罗斯,向加里奇大公求援,并说如其不救,蒙古军的铁蹄将践踏罗斯国土。当时的罗斯,国土很小,东到伏尔加河的支流斡迦河,西接钦察人统治的可萨地区,境内又分几个公国。他们分国而治,共同推举一位大公为君主,大公住在乞瓦公国的基辅。为了抵御蒙古军入侵,加里奇大公出面邀请基辅大公,在基辅召开南俄诸公国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蒙古军。

1223年,罗斯各公国向第聂伯河下游集结军队,与钦察人组成10万联军。哲别、速必台得知消息,认为敌众我寡,要想以3万人的部队战胜10万大军,必须分化、瓦解敌人,各个击破。为了取得胜利,要采取示弱骄敌的作战方针。于是,他们派出10名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的大臣,到基辅去会见各位大公,劝说他们不要支持钦察人。大公们不听劝阻,杀死了10名使臣,并命令联军渡过第聂伯河东进,在行军途中歼灭了1000名蒙古先锋部队。

哲别、速必台认为,10万联军对3万蒙古军,众寡悬殊,联军以逸待劳,因此不能轻易与敌接触。须诱敌深入,寻机决战,决战地点要能发挥蒙古骑兵特长,造成联军补给困难,并等待术赤援军到来。于是,他们一面派快骑到里海之东,请求术赤派军援助,一面以一部分兵力与敌人保持接触,掩护主力退到顿河以东地区集结。

联军消灭了一千多蒙古先锋部队后,蒙古军连连东退,罗斯联军误以为蒙古军不敢迎战,于是加里奇大公不等弗拉吉米尔大公的部队到来,跟踪追击蒙古军12天,于1223年冬到达亚速海北迦勒迦河,与蒙古军隔河对峙。

这时术赤的援军也赶到。哲别、速必台见时机已到,引军到达里海北岸的阿斯塔拉干,分兵两路,一路沿亚速海东南到黑海,迂回北上,一路过顿河(此时河已结冰)列阵以待,形成了钳形阵势。

加里奇大公在第聂伯河取得小胜,认为以绝对优势兵力,不难击败蒙古军。他不愿别人分享战功,不相约其他公爵,率联军8万乘胜追击到迦勒迦河。几昼夜的追击,联军疲惫不堪。哲别派出少量骑兵佯攻,攻不久即退,加里奇大公邀功心切,乘胜追击。只有一位老将米斯提斯拉夫将军提出探好虚实,而后再打,但其明智主张,遭到少壮派的反对。

哲别抓住时机,下令切断联军后路,进攻钦察人,造成联军右翼空虚。钦察人战败,溃退时把罗斯军冲得七零八落。罗斯军腹背受敌,激战3日,全军覆没。加里奇大公逃跑,渡河后将迦勒迦河上的舟船全部烧毁,使罗斯军无法渡河,几乎被蒙古军全部歼灭,生还者仅十分之一。

在这次战斗中,罗斯方面有6个公国的公爵和70个贵族阵亡,损兵7万。蒙古军并没有就此罢手,派一部兵马跟踪追击,最后迫使加里奇大公屈膝投降,俯首称臣。

蒙古军与加里奇大公率领的罗斯军激战时,基辅大公驻扎在河畔一高冈上,目击罗斯军之败局,而不出兵援助,仅谋防御3蒙古军一面追击溃军,一面进击基辅军,基辅大公抵抗3日后乞求投降。

这一战役,名为“迦勒迦河战役”,成为蒙古战争史上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典型战例,载入世界战争史册。此时,弗拉吉米尔大公听到联军覆没的消息后,不战而退。从此蒙古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最后沿伏尔加河顺流而下,降服里海之滨的撒克新人,进入康里,康里部长败降。

1224年,成吉思汗自河中班师回蒙古本土,下诏令哲别速必台东归。归途中,一代猛将哲别病死于咸海康里境内。速必台率蒙古军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