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吉思汗的故事
37109400000037

第37章 会见长春真人

在成吉思汗统军西征期间,曾发生了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这就是年逾七旬的汉族道教首领长春真人,奉成吉思汗之召,万里西行,会见成吉思汗这件事。成吉思汗与长春真人,一位是成长于兵马战乱之中,杀伐经略,震惊世界的征服者,一位则是自年轻时便修真得道,清心寡欲,力戒杀生的道教首领,两人似乎水火不容。这一件事要从成吉思汗说起。

西征之初,1219年夏,成吉思汗的人马驻扎在也儿的石河谷地度夏,等待秋季举兵。

一天,成吉思汗与耶律楚材在大帐闲谈。当成吉思汗问及人世间有无长生不老药时,耶律楚材答道:“臣下没听说有使人长生不老的药,但听说中原山东登州有一位长春真人,他年轻时就已修真得道,深知人生长生不老的秘密。”

耶律楚材提到的这位长春真人,姓丘名处机,山东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他19岁拜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为师,苦心修炼,得成大道。老师仙去后,他隐居秦陇,聚徒讲道,拒绝金国和南宋的诏请,没有出山入仕。暮年,回登州老家居住。

成吉思汗闻言大喜,命人起草了一份诏书,派遣刘仲禄和蒙古将军者卜儿,发给金牌,不限时间,命令一定要找到长春真人,并把他请到身边来。

成吉思汗在诏书中说自己在北方蒙古地区如何视民如子,返璞归真,去奢从俭。率众完成了统一大业,这是蒙古族历史上没有的。但称汗以来,感到任重道远,希望得到贤士辅佐。听说先生你博学多闻,道德高尚,有君子之风,常年隐居山林仙境,我对你仰慕不已。但山川路远,有失恭迎,我现在派使臣刘仲禄前去请你,望你不远万里,或者为忧民救世,或者为我保健强身,来我这里一趟,教我一言一语,我就满足了。

刘仲禄一行,不辱使命,一路探访到了燕京,然后再到真定(今河北正定),探得长春真人在东莱,于是冒险而去见到真人。刘仲禄言词恳切,叙说了成吉思汗的思慕之情,请他前去。

长春真人受金、宋两朝的诏请,都不肯出山,但这一次一邀而应允,慨然答应出山,去见成吉思汗。他选了19名弟子随行,乘舟北上,1220年2月22日先到达燕京,受到行省官员的隆重接待。在燕京,长春真人得知成吉思汗已西征花剌子模,当时真人已是73岁的老人了,不想冒险去西域,因此请刘仲禄枚奏,请求大汗班师后再行朝谓,并亲自写表陈情,请成吉思汗准许。

成吉思汗接书后,想见真人之心切。于是再下诏书,促请真人西行。诏书写得客客气气,词意虔诚,相传此诏出自耶律楚材的手笔。这一诏书说,真人德高望重,过去两朝相请不出山,这次一请而成行,并且不辞劳苦冒险西行,使我非常高兴。邀请真人不是为了军旅之事,西征是因为花剌子模国王桀骜不驯,要用实力去解决,直到心服口服以后才算了结。诏请真人,是期念蓬莱仙境和天竺鹤游。过去,达摩祖师东渡中国以传心印,老氏西行化胡成道。因此,虽知路途遥远,还是非常渴望真人西行前来相见。

长春真人在燕京盘桓数月,8月初,应耶律秃花元帅之约至宣德(今河北宣化),又在这里逗留半年,成吉思汗的诏书来到了。于是1221年2月8日,真人从宣德出发,过野狐岭,取道鱼儿泺到克鲁伦蒙古大本营,以应铁木格之约。4月1日,到大王帐下,正遇举行盛大婚礼。7日见铁木格,铁木格相见请教长生不老之事,真人说要斋戒以后才能说。约定15日以后传授。15日后,天下大雪。铁木格说:“汗兄遣使万里请师问道,我怎能占先?”于是与真人约定,等真人见过成吉思汗东还时,一定要路经老营。4月17日,铁木格以牛马数百,车十乘送真人。

真人溯克鲁伦河西上,过土剌河、鄂尔浑河,到成吉思汗金国和西夏合屯行营,然后西行至阿尔泰之阿不罕山。蒙古将领镇海领工匠驻扎在此,来见真人,真人想在他这里过冬。镇海说:“最近大汗有旨令,诸处官员如遇真人经过,不得耽误行程,大概想很快见到您。如果留您在这里过冬,那么我就犯罪了。”

于是,镇海亲自护送真人西行,越阿尔泰山,入新疆,循天山北道西进,依次渡伊犁河、楚河、锡尔河,11月18日到达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儿罕,受到耶律阿海的殷勤招待。在这里,真人一住数月,与耶律楚材游园赋诗,你唱我和,留下了不少佳句。

1222年3月,成吉思汗传旨河中,由孛斡儿出派千人部队护送真人到巴米安附近相见。4月5日,成吉思汗终于同盼望已久的长春真人见面了。

两人见面,成吉思汗高兴万分。他对真人说:“他国想征聘你,你没有答应,而我在这异国他乡召见,你却不远万里而来,这让我甚为高兴。”

真人答道:“山野之人能奉诏前来,这也许是天意吧。”

成吉思汗赐座,摆出丰盛食物,同真人一同进餐,接着问道:“真人从遥远的地方前来,有什么长生不死之药给我吗?”

“我只有使人健康长寿的卫生之道,没有长生不老之药。”

真人的回答使成吉思汗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如果换一个人,对这种直率的回答可能会失望甚至动怒。但成吉思汗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真人的坦诚相告感到喜悦。他没再说什么,命人在他的御帐东边专门设了两个帐篷,让真人等人居住。

巴米安相见,正值天气炎热,真人随成吉思汗前往兴都库什雪山避暑。成吉思汗原想在4月14日再次问道,但因军情有变,成吉思汗要亲临前线,真人一行暂时回到了撒马儿罕。

1222年9月15日,班师返回的成吉思汗设置了豪华帏帐,斋成,挥退了身边侍女,在耶律阿海、阿里鲜、刘仲禄、镇海等人的陪伴下向真人问道。此后,在19日和23日,成吉思汗又两次召见真人问道每次召见,成吉思汗都热心听道,命令左右侍臣笔录下来,并将其翻译成汉文,以便留存不忘。听道的内容,主要是养生和治理国家方面的。成吉思汗问长生之道,真人告以“清心寡欲最重要”。问治国之方,回答是“敬天爱民为本,要想统一天下,一定不能乱杀人。”成吉思汗对这些话深表同意。他对左右人说:“神仙(指真人)三次讲道,已铭记在心,你们不许外传。”

此后,真人又随成吉思汗东行,一路上又不断地向成吉思汗讲道。

12月末的一天,天上响雷,成吉思汗问真人是什么原因,真人回答说:

“打雷是上天在发威。人的罪过没有比不孝顺父母更大的啰,不孝则不顺应天道,所以上天发威来警告他们。我听说蒙古人中不孝的很多,希望陛下以威德多教育蒙古人孝顺父母。”成吉思汗说:“你的话正合我心。”让左右用畏兀儿蒙文记录下来,并布告全国民众,付诸实行。

1223年2月,长春真人辞驾东还。成吉思汗赐以牛马等物,真人全都不要。成吉思汗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免除真人及弟子们的全部赋税及徭役。

长春真人西行,向成吉思汗宣传了“敬天爱民”、“好生恶杀”、“清心寡欲”等道教主张,对成吉思汗等人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成吉思汗接受了这些主张,他曾对诸子及大臣们说:“汉人尊敬神仙,好比我们尊敬长生天,我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天人,凡是他说的话,我们都不要忘记。”

成吉思汗后来带病出征西夏,在临死前,向全国下了一道诏令:在战争中不再杀掠。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靠游牧民族单纯的军事征服和不加限制的杀掠,是无法取得稳定统治的。这一想法的产生,与真人的说教,应该是有着某种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