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成吉思汗的故事
37109400000035

第35章 击败扎兰丁

在一系列城市被摧毁后,花剌子模帝国王位继承人扎兰丁王子逃到了哥疾宁城。他是个响当当的男儿,一度击溃所向无敌的蒙古军队。迫使成吉思汗加派大量援军。在八鲁湾城,两军相遇,激烈厮杀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天黑以后,双方鸣金收兵,各自退回本营。夜间,蒙古将领失乞忽秃忽心生一计:命令每个骑兵缚一毡像人从于马上,以使敌人误认为他又有了援军(这一计策差点儿获得成功)。第二天一早,扎兰丁手下的将领看见蒙古军排成两列,果然以为其他的蒙古骑兵已赶来增援失乞忽秃忽,便提议撒退。但是,扎兰丁却坚持要厮杀,不许后退。他命令所有的骑兵下马,各人将马缰绳系于腰带上,沉着地站在那里等待蒙古人进攻。

战斗又开始了。蒙古骑兵猛冲过来。但是,扎兰丁军队一齐张弓攒射,矢如雨集。蒙古军被迫后退,准备重新组织冲锋。失乞忽秃忽挥军第二次冲过来,眼看就要冲到敌人的阵地。就在这时,扎兰丁突然吹响号角,他手下的将士一听,迅疾飞身上马,向蒙古军反扑过来,喊杀声震天。扎兰丁军队仗着在数量上占优势,便拉开战线,企图将蒙古军团团围住。失乞忽秃忽命令部下视其秃黑(他的军旗)所向,冲突敌阵。但这时,蒙古军队见自己行将被包围,遂大溃,各自策马奔逃。这个战场上溪涧冲沟纷错,蒙古骑兵奔至沟边,来不及收缰,马匹纷纷颠落。而扎兰丁的骑兵却稳骑马上,挥刀大肆劈杀。就这样,这支蒙古军队大部分被消灭了。扎兰丁的军队素以残酷著称,比人们常常责备的蒙古军残酷得多。例如,他们把铁钉钉进蒙古俘虏的耳朵,以此取乐。

部分蒙古军狼狈退出八鲁湾。蒙古军队的声威难道就这么完了吗?得悉失乞忽秃忽溃败,成吉思汗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怒而不形于色。这是他的天才秘密之一。当时,他仅对失乞忽秃忽说:“汝失乞忽秃忽扭于常胜,未受挫折,今遭此败,当以为戒。”

成吉思汗立即行动,亲自率兵南行,向哥疾宁方向疾进。在两天的急行军中,马不停蹄,军不及炊,沿途但以啖米充饥。来到八鲁湾战场后,他命令失乞忽秃忽解说当初两军对阵的情形。失乞忽秃忽只好如实汇报当初斯杀的情况。成吉思汗听完,便责备失乞忽秃忽指挥失当,不善于选择作战的有利地形。尽管他对失乞忽秃忽充满友情,但他仍严肃指出,失乞忽秃忽应对这次失败负责。

成吉思汗率军进至哥疾宁城下,方知扎兰丁已不在此城。原来,八鲁湾大捷以后,扎兰丁属下的阿富汗人和突厥人之间即出现不和,导致部队分裂,各部引军散去。在这种情况下,扎兰丁自知无足够力量守城和抵抗蒙古大军,于是率领本部人马向印度——阿富汗边界逃遁,来到般扎卜,即现在旁遮普的附近。成吉思汗下令部队全速前进,跟踪追击。蒙古大军深夜赶到申河岸边时,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正在为次日(1622年11月24日)晨渡做准备。成吉思汗马上命令部队布阵数列,向河岸作偃月形,进围扎兰丁及其为数不多的军队。次日黎明,蒙古军发起攻击,冲向扎兰丁军队,击破其防线,击溃其两翼人马。蒙古军队的偃月形包围圈越收越小,步步进逼扎兰丁。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成吉思汗禁止将士放箭,因为他想活捉扎兰丁。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英勇奋战,一直坚持到中午。最后,他发现无法冲出重围,遂易健马,做最后一次猛烈冲锋,以摆脱对方的纠缠。经他这一冲,蒙古军队便稍稍后退了一些。这正是扎兰丁所希望的形势。正在蒙古军稍往后退时,他突然勒转马头,打马向申河岸边冲击。他自负盾牌,手持军旗,飞马奔上两丈多高的河岸,纵马一跃,连人带马投入申河,涉水遁去,抵达对岸。成吉思汗飞马来到陡峭的河岸。手下将士欲赴水追捕扎兰丁,成吉思汗力阻之,并指示其诸子,要他们向扎兰丁的勇敢精神学习。

在这次战役中,扎兰丁是唯一坚持同成吉思汗作对的人。成吉思汗对扎兰丁采取了宽厚大度的态度,更确切地说是骑士式的英雄敬英雄的态度。但对于扎兰丁手下的人,成吉思汗却表现得像往常那样严厉。扎兰丁纵马跃入申河凫水而去时,他手下的一部分士兵也跟着跳下水,向对岸游去,另一部分士兵则留在此岸,没有跳下水,成吉思汗见此,便命令部队向跳下水的扎兰丁的士兵放箭,将这些士兵射杀水中,并命令将留在此岸的这部分扎兰丁的士兵全部杀死。落入蒙古军手中的扎兰丁之诸子也被无情地处决了。

当时,成吉思汗并没有在印度土地上继续追击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到了第二年,他才命令人剌那颜(札剌亦儿部人)率领一支军队侵入印度河东岸地区(木勒坛一侧)。这只是没有任何真正军事价值的侦察性袭击。旁遮普地区夏季炎热非常,在蒙古草原上和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中生活惯了的蒙古人不堪此等酷热,在包围木勒坛后不久就解围而去。这些蒙古军只在木勒坛和剌火儿等省劫掠了一阵,随后即返回阿富汗与主力汇合。

但是,成吉思汗却拿阿富汗和呼罗珊境内的各城来出气,在这些城市中发泄他的复仇怒火,因为这些城市程度不同地支持扎兰丁的反扑企图。公元1222年春,窝阔台率军前去惩罚哥疾宁,因为哥疾宁正在成为逃亡的王子扎兰丁东山再起和组织反扑的据点。他借口要检验人口,将哥疾宁居民全部赶出城,然后进行大屠杀。除了技术熟练的工匠以外,哥疾宁全市居民悉数被杀害。那些被免死的工匠将像其他城市被俘工匠一样被送往蒙古去做工。哥疾宁城遂被彻底摧毁。

公元1222年秋,成吉思汗离开这些被蹂躏和摧毁过的城市,北渡阿姆河,回到河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