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
36711000000034

第34章 学会逆向思维——什么情况下能?

每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会遇到难题,这是正常的,可是遇到难题时如何面对,却大有学问。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我们最缺乏的就是面对问题勇往直前的态度,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找借口,会认为自己不行,因为问题太复杂了,自己想不出办法来解决。其实,只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大家不妨这样去思考,当遇到难题的时候,反问自己几次:什么情况下我能解决。

几年前,有个贵州企业的老板看了我的《笑着离开惠普》,比较认同我的理念,就派销售公司的老总来跟我谈,看我能不能帮他做一些咨询。这位销售公司的老总给我介绍了公司的情况,也介绍了过去几年销售公司的业绩。在他开始接手这个工作的时候,销售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只有200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打造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网络,营业额达到了9000万。可是老板希望他继续努力,下一年争取做到1.5个亿。他认为这不可能,因为渠道的能量已经接近极限,能卖的产品都卖了,该买的客户都买了。

我当时就问他:“什么情况下你能做到1.5个亿?”他回答说:“什么情况下都做不到1.5个亿!”我说:“我的问题是什么情况下能?你逆向思考一下,给你5分钟时间,好吗?”5分钟之后我回到了会议室。我说:“怎么样,想出办法来了吗?”他说:“你别说,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我说:“什么办法,说来听听。”他说:“如果公司允许我代理其他品牌的产品,利用现有的渠道去卖,我就能做到15个亿。”我说:“对啊,5分钟之前你告诉我根本不可能,5分钟之后不就想出办法来了吗?”他又说:“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不可能靠代销别人的产品去赚钱。”我问他:“你们公司现在的问题卡在哪儿?”他说:“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开发周期很长,所以通常是三年开发一代新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我说:“那好,你去贵州总部,把你们的董事长和研发部总监叫来,你们三个坐在一起,你就问研发部门,什么情况下能够做到一年开发一代新产品?”研发部门的总监肯定会说:“不可能。你就用我问你的那句话,不要跟我说不可能,我的问题是:什么情况下一年能够开发出一代新产品?”我问他:“有可能吗?”他想想后说:“有可能,如果我们OEM别人的东西,或者核心零部件都进口,一年开发一代新产品就有可能。”

可见,只要思维方式变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遇到难题或挑战的时候,不要暗示自己:这事我不能。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问自己:什么情况下我能?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给自己找借口。一旦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海阔天空,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只要学会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即可。很多难题看起来似乎解决不了,可是一旦扩大范围,通过外部资源去解决,事情就简单了。很多人都在谈论变革,也能认识到变革是必然的,因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可是很多企业都是被动变革,而不是主动变革。

面对金融危机这样的外部影响,面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与其被环境拖着走,不如自己主动出击。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在我看来,不是看数学好不好,会不会脑筋急转弯,那些都是小聪明。看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是看他(她)能看多远?如果一个人能看到五年以后自己所处的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自己的企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因为这个聪明是大智慧。一旦预见到未来的结局,这样的人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去迎接挑战,等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属于有远见的人,未来属于有准备的人,只有看到了未来,你才能把握住现在,否则就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