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36707600000063

第63章 真真假假的赖嬷嬷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十六回中的赵嬷嬷是个精明的老太太,她热情奉承,大智若愚,帮两个儿子赵天梁赵天栋搞定了工作。而在本章回 ,更精明的赖嬷嬷粉墨登场了。

赵嬷嬷与赖嬷嬷相同之处太多了:都很精明,都很会来事,都很有眼色,都长于讨好主人,都长于滔滔不绝,都长于真真假假。但区别也有:赵嬷嬷是谈笑风生型,赖嬷嬷是絮絮叨叨型;前者更注重奉承,让贾家沾沾自喜;后者更注重感恩,让施恩者心情愉快。

赖嬷嬷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四十三回,她幽默地打趣凤姐;接着又在第四十四回的王熙凤生日酒会上,她带头给凤姐敬酒,表现也很抢眼。但上两次是配角,本章回中她成了主角,因其孙子借贾府之力当了官:

凤姐儿等忙站起来,笑道:“大娘坐。”又都向他(她)道喜。赖嬷嬷向炕沿上坐了,笑道:“我也喜,主子们也喜。若不是主子们的恩典,我们这喜从何来?昨儿奶奶又打发彩哥儿(彩明)赏东西,我孙子在门上朝上磕了头了。”李纨笑道:“多早晚上任去?”

赖嬷嬷叹道:“我那(哪)里管他们,由他们去罢(吧)!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我说:‘哥哥儿(小伙子),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父母,南方方言),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老仆女)、奶子(奶妈)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你那(哪)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赚出来)你这么个东西来……

“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付钱取得做官资格)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如今……求了主子,又选了出来(被上级选中而去当官)。州县官儿虽小,事情却大;为那(哪)一州的州官,就是那(哪)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赖嬷嬷的自述,其实就是一部“奴隶成功史”:赖家是三代在贾府劳作,头一代的赖爷爷、赖嬷嬷是奴才,吃苦受累又加上做事灵活,才有了一定的地位;到了第二代,赖大、赖二就当上了管家;第三代赖尚荣就做官了,这当然得益于贾府的高平台。

第一代都不容易,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是爷爷一代移民美国的,也是第三代才获成功的,骆家辉说:我家离白宫只有几百米,但走进白宫用了三代时间。当然骆家辉与赖尚荣的成功走的不是同一条路。

赖嬷嬷说了很多,从爷爷辈说到孙子辈,从孩子小时候说到现在,好像絮絮叨叨其实中心思想极为明确,句句紧扣主旨——感谢贾府,感谢组织,知恩图报,爱国守法。

老太太反复强调贾府对孙子的照顾很多:免了奴才身份,给了读书机会,给了好的生活待遇,最重要的是帮助跑官要官。

赖嬷嬷很知足了,“那正根正苗”却挨饿的官员后代们好多啊,但自家的奴隶的孩子却当官了,回首三代努力,老太太当然有感叹。但官员的孩子怎么能挨饿呢,很不人道。

《清史稿·选举志》记载,捐纳最主要有两种,一是“捐实官”;二是“捐前程”,付钱取得做官资格,等待补缺。后者的可操控性更强。

赖嬷嬷教育孙子要做百姓的“父母官”,这其实是专制的另一个代名词,“为民做主”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合法制!

赖嬷嬷精明处还在于,虽然混得不错,但很谦和,深得贾母、王凤姐的喜欢。而且,赖嬷嬷也以贾府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包括宝玉;她对宝玉的批评、对贾母的淡淡不满,都是基于“为贾府未来着想”:

因又指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贾政)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还有那大老爷(贾赦),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钻到房里不出来)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颠三倒四,北方方言。也作“到二不着两”)。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怎么怨的这些兄弟侄儿不怕他……”

赖嬷嬷虽然没有读过张二江同志撰写的《下级学》,张二江也未必读过《红楼梦》,但二者在讨好上级方面还确有一定的相似处;只是赖嬷嬷是自发的,张书记是自觉的。

以上一段,还如实地写出了中国教育史,那就是打,狠打,用爸爸教育自己的方式再狠狠地教育孩子。

大家现在知道贾赦、贾政管孩子为什么下手狠了吧?那是因为他们的爸爸当年打他们下手狠。大家再想想为什么贾珍动不动就斥骂儿子贾蓉了吧?他也有家族影响。只是贾珍从没有想过如何端正自己的言行,只知道规定孩子不得这样不得那样。

中国家长最愚蠢的心理就是:我早晚要像我的爹妈。

只见赖大家的(赖大的老婆)来了,接着周瑞家的、张材家的都进来回事情。凤姐儿笑道:“媳妇来接婆婆来了?”赖大家的笑道:“不是接他(她)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赖嬷嬷听了,笑道:“可是(确实是)我糊涂了……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瞎捣鼓)……吩咐他老子(即赖大)连摆三日……几席酒、一台戏,请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去散一日闷……也是托着主子的洪福一场,光辉光辉。”……凤姐笑道:“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

王凤姐三句话不离吃,赖嬷嬷三句话不离感恩,都很有特点。赖大、赖二只是贾府的中层管家,就已经如此有钱了,可叹。

王凤姐一直在笑。但接着一件事,让我真的大吃一惊,我没有想到周瑞的儿子竟然敢在王凤姐的生日宴会上闹事:

赖嬷嬷……因说道:“……这周嫂子的儿子犯了什么不是,撵了他不用?”凤姐儿听了,笑道:“正是我要告诉你媳妇(此为儿媳妇,南方习语),事情多,也忘了。赖嫂子回去说给你老头子(即赖大),两府里不许收留他小子……”

赖大家的只得答应着。周瑞家的忙跪下央求……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赖嬷嬷笑道:“……奶奶听我说:他有不是,打他骂他使他改过,撵了去断乎使不得……不看他娘,也看太太。”凤姐儿听说,便向赖大家的说道:“既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吃酒。”……周瑞家的磕头起来,又要与赖嬷嬷磕头,赖大家的拉着方罢。

此时,王凤姐还在笑,发自内心地笑,她觉得处理周嫂子的儿子很容易,赶走就是了,吓唬就是了。她简单地误认为周瑞家的的儿子只是酒后失态。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权力也不小,面子也不小,但在王凤姐面前也只能低三下四。这对统治者来说,并不是好事!只是王凤姐想不到这一点,当然,很多人也想不到这一点。

周瑞家的难道不知道凤姐之威吗?她的儿子竟敢在凤姐生日宴上大闹,大家说正常吗?如果不是出于重大利益分配不公,谁敢乱摸母老虎的尾巴?

贾府没有法制,开除或者不开除全在领导的一念之间。

曹雪芹在凤姐生日宴会时又安排了这一插曲,用意颇深。贾府的危机,从下层、从内部、从家庭全面爆发了,只是贾母、王凤姐都没有意识到。这两个聪明的独裁者都犯了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