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36707600000032

第32章 王熙凤:一切为了领导,为了领导一切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开头)

王熙凤很明白,让贾母、王夫人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一切围绕领导转,才是工作的重心与核心。

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没关系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

一时进入榭中……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注意,贾母没有带大儿媳妇邢夫人,估计邢夫人也一定不会来,不想来,也不愿来,因为来了没有意思。贾府的尖锐矛盾,就在曹雪芹的貌似闲笔之中清楚地体现了出来。王夫人、凤姐、薛姨妈嬉笑的背后,正是贾赦、邢夫人夫妇咬牙切齿的冷笑与愤恨。

事情到了这一步,一把手贾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读者只看到老太太嘻嘻哈哈,却忘记了她是贾府的一把手。你以为一把手是简单的人能当的吗?

王熙凤很注意也很有办法讨好贾母,一是她提前知道宴会的具体情况,并对地形地势、风景特点、建筑功效了如指掌(我怀疑她半夜三更实地侦察过);二是有献媚的机会一定要抢,每次冲上来搀扶贾母的肯定是她。

此章回中,贾母再次表达了对宝钗的满意,最高指示:“我说这个孩子细致。”(见《贾母语录》)

贾母……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以前,北方习语)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她)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玩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指头尖)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chéng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

贾母笑道:“这猴儿……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为喜欢他(她),才惯的他(她)这样……”

凤姐……洗了手,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头等让薛姨妈……奉与贾母。二次的便与宝玉,又说:“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南方的黄酒可沸煮)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老年人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富贵的人总是喜欢忆苦思甜,贾母一时高兴,说起了“大难之后必有洪福”的往事。还是王熙凤反应最快,“先笑”先说,而且说得妙趣横生,推陈出新,恰到好处。

不是大家都大脑迟钝了,而是王熙凤听贾母讲话太专心,抢答速度太快。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晚睡的猫儿有鼠吃,早飞的鸟儿有虫吃。

只要有贾母吃饭,王熙凤就几乎不吃饭(在家提前吃点垫垫肚子倒是有可能),拿筷子,拿杯子,拿食物,安排上菜,安排座位,安排注意事项,安排饭后活动,侍候贾母,侍候贾母身边的人,侍候贾母喜欢的人。有了凤姐,所有服务员几乎都要靠边站。

史湘云……令人盛两盘子与赵姨娘、周姨娘送去……鸳鸯因向凤姐笑道:“二奶奶在这里伺候,我们可吃去了。”……

凤姐笑道:“鸳鸯小蹄子越发坏了……还不快斟一钟(盅,小杯,北方方言)酒来我喝呢。”鸳鸯笑着忙斟了一杯酒,送至凤姐唇边,凤姐一扬脖子吃了……平儿早剔了一壳黄子送来,凤姐道:“多倒些姜醋。”……

鸳鸯笑道:“好没脸,吃我们的东西。”凤姐儿笑道:“你和我少作怪。你知道,你琏二爷爱上了你,要和老太太讨了你作小老婆呢。”鸳鸯道:“啐,这也是作奶奶说出来的话……”……贾母和王夫人等听了也笑起来。

只有湘云想起来给赵姨娘、周姨娘送去。

平儿身为贾琏的妾,面对大奶王熙凤,一直很注意礼节的。

鸳鸯虽然是丫环,但人家是贾母身边的大内总管,王熙凤也就露出了可爱的、开朗的、平易的一面。

王夫人也笑了,瞧,我提拔的干部王凤姐怎么样。

最后我送一幅对子给她们:

王夫人一生唯谨慎,

王熙凤大事不糊涂。

我们也不要过于嘲笑王熙凤,假如她不讨好贾母,她还能做主管吗?所以,体制决定了王凤姐的心态与行为。

我绝对不相信:王熙凤侍奉贾母仅仅出于孝顺!我绝对不相信:能让恶劣的王熙凤用心讨好的贾母能是什么好东西!作为贾府的最高领导,贾母要的就是别人讨好她。从这个角度说,贾母很可恨很可耻,王熙凤倒有点可怜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