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
36598200000029

第29章 花叶类(3)

【鉴别要点】幼枝密披柔毛和腺毛,老枝棕褐色,呈条状剥离,中空。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初时两面有毛,后则上面无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及花均有短柔毛。花冠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外披柔毛和腺毛,花冠筒细长。雄蕊5,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花期4~6月,果期7~10月。花蕾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变深,密披短柔毛。花萼绿色,萼筒类球形;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2唇形。

【采收加工】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或用硫磺熏后干燥。

【性味功用】性寒,气清香,味淡、微苦。

【用药宜忌】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用量一般为6~15克。

【保健药膳】

金银肉片汤

[原料]金银花20克,猪瘦肉250克,料酒10克,生姜10克,盐3克,味精3克,植物油15克,小白菜100克。

[制法]瘦肉洗净切薄片,金银花、小白菜洗净,生姜切片。将砂锅武火加热,入油烧至六成热加水适量,烧沸后下猪肉和金银花,熟后加味精和盐。

[用法]吃肉喝汤。

[功效]补虚清热。

[主治]肠伤寒康复期食疗。

【验方精选】

金银花膏 金银花50克,甘草300克,益母草500克。水、酒各半,煎成膏,加入阿胶100克烊化,收好。1日3服。可治妊娠生痈。

夏枯草

【简介】别名“棒柱头草”、“灯笼头草”。多年生草本,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的果穗。

【来源】生于荒地、路边草丛中。分布几乎遍于全国。

【鉴别要点】高13~40cm。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cm,宽1~2.5cm,全缘或疏生锯齿。轮伞花序集成穗状,长2~6cm。苞片肾形,顶端骤尖或尾状尖,外面和边缘有毛。花萼二唇形,花冠紫色,上唇顶端微凹,下唇中间裂片边缘有细条裂。花期5~6月,果期7~8月。果穗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集成,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

【采收加工】夏季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功用】性寒,味苦、辛。

【用药宜忌】脾胃气虚弱者慎服。

【功效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乳痈、甲状腺肿大、高血压。用量一般为9~15克。

【保健药膳】

克疣汤

[原料]夏枯草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20克,马齿苋30克,生苡仁30克,牡蛎20克(先煎),木贼草12克,板蓝根3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紫草12克,生甘草6克。

[制法]水煎2次。

[用法]早晚服,每日1剂。

[功效]湿毒热邪郁结肌肤,阻遏气血运行。

[主治]利湿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

【验方精选】

夏枯草散 夏枯草、大香附(杵净,童尿浸1宿,晒)、木贼(去节,童尿浸,晒)、蚕蜕纸(炒焦存性)、细辛、连翘、川芎、当归须、赤芍药、蝉蜕(洗,晒)各25克,甘草(微炙)、脑荷各12.5克。共研为末。每服10克,茶清、淘米水下。如无蚕纸,则以夜明砂代用。可治眼痛痒,翳膜。

凌霄花

【简介】别名“紫葳花”、“上树蜈蚣花”、“倒挂金钟”。落叶木质藤本,为紫葳科植物,凌霄的花。

【来源】生于山坡。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广东、广西、贵州。各地有栽培。

【鉴别要点】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9,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不对称,两面无毛,边缘疏生7~8锯齿,两小叶间有淡黄色柔毛。花橙红色,由三出聚伞花序集成稀疏顶生圆锥花丛。花萼钟形,质较薄,绿色。花期6~8月,果期11月。多皱缩卷曲,完整者长约5cm。萼筒长约2cm,暗棕色,萼齿先端不等5裂,萼筒基部至萼片齿尖有5条明显的纵棱线。花冠黄棕色,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具棕红色细脉纹。

【采收加工】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功用】性寒,气微香,味微苦而略酸。

【用药宜忌】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

【功效主治】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症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用量一般为4.5~9克。

【保健药膳】

尖花汤

[原料]凌霄花6克,两头尖10克,茜草根6克,茺蔚子6克,延胡索6克,酒当归6克,酒川芎15克,酒丹参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淤血阻滞,活血通络。

[主治]闭经。

【验方精选】

凌霄花丸 凌霄花、京三棱(微煨,锉)、木香、姜黄、硇砂各25克,水蛭(炒令微黄)、雄雀粪(微炒)各0.2克,斑蝥10枚(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芫花0.4克(醋拌,炒令干)。上药研为末,以糯米饭为丸制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服药后觉寒热,小腹内及连腰疼痛,当下恶物即愈;如未应,次日再服。可治妇女积年血块,兼月水不通。

菊花

【简介】别名“滁菊”、“亳菊”、“杭菊”、“怀菊”、“贡菊”。多年生草本,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来源】我国中部、东部、西南广泛栽培。

【鉴别要点】高60~150cm。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绒毛,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叶腋,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线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花期9~11月。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

【采收加工】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焙干,或熏、蒸后晒干。

【性味功用】性微寒,气清香,味甘、微苦。

【用药宜忌】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功效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用量一般为4.5~9克。

【保健药膳】

菊花煲兔肉

[原料]菊花20克,兔肉150克,芹菜50克,姜5克,盐3克,植物油30克,葱蒜各19克。

[制法]菊花洗净去杂质,芹菜洗净切4cm段,兔肉洗净切4cm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蒜去皮切片。砂锅武火加热入油,六成热时入姜、葱、蒜爆香,随即如兔肉、芹菜、菊花、盐炒匀,加水30毫升,文火煲30分钟即成。

[用法]吃干喝稀。

[功效]补血、养颜、降压。

[主治]高血压,贫血,容颜衰老。

【验方精选】

1,白菊花酒 菊花(秋8月合花收,晒干,切)1500克。以生绢袋盛,贮30升酒中,经7日。日服3次,以酒气相续为佳。可治男子、妇女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头旋眼昏,不觉欲倒者。

2,地参菊花汤 熟地60克,玄参60克,菊花60克,生石膏10~30克,升麻0.5~5克,蜂蜜60克。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徐徐服之。能补阴,清热,止痛。可治阴虚胃热牙痛。

三尖杉

【简介】别名“桃松”、“山榧树”。常绿乔木,为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的小枝叶。

【来源】生于杂木林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