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企业共成长
36541600000006

第6章 立即执行不打折

“这事我来办”

一个人能不能做好一份工作,不在于任务本身的难易,也不在于这个人能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仅仅把工作当做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还是当成能够创造出价值的使命去完成?不一样的认知就决定了不一样的工作结果。

具有“这事我来办”的觉悟的员工,他们把任何一项工作都看成自己的使命,因为总是用负责的态度来完成。

当你具备了强烈的责任心,把工作当成神圣的天职一样看待时,你就会发现工作的价值所在,与之同时你就会迸发出深沉而强大的力量,就会像去奔赴使命一样去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事我来办”所体现的负责重点在于一个意思,那就是,在企业危难之间,我们应该毫不回避,挺身而出,肩负起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责任。

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20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6圈!

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为了排遣邮路上的寂寞和孤独,娱乐身心,他自编自唱山歌,其间不乏精品,像“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等。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以方便沿途群众,他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准确率达到100%。他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2005年,王顺友受到万国邮政联盟的邀请,飞往瑞士为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作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报告,万国邮政联盟是联合国管理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1874年成立以来,王顺友是受邀作主题报告的第一个普通邮递员。

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就这样,一件在别人看上去很枯燥,甚至是无法继续的事情,在王顺友的坚持中完美地进行了下来。如果没有将送信这件事当成一种责任,如果没有负责的态度,可能今天我们看不到王顺友的名字,而凉山彝族人也就少了很多与外界的联系。

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企业要想生存,必须经历种种磨难,这就需要那些能够在别人无法做到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企业为领导排忧解难的员工。

敢于承担,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为企业着想,做企业需要的事情,体现的正是一种责任。只有具有“这事我来办”精神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承担责任。

泰克·特里是在休斯顿某电视台工作的初级广告销售代表。作为一名刚进入此行的年轻非裔美国人,在竞争如此惨烈的情况下,他明白自己必须比其他同事更加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这不,他看到了一个机会,台里需要有人来负责销售政治类广告,他发现自己在邮政大学学习期间从事的与华盛顿政治相关的外围工作对此会很有帮助,于是,他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要知道,台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是完全能胜任这个职位的领导工作的,当然特里也不例外。他刚接手时心里也有点发虚,但他却看到了这个领导岗位的空缺并且明白自己接手的话可以丰富这方面的宝贵知识与技能,并能在此领域脱颖而出。如今,他的业务和仕途双丰收,自己不仅变成负责高端商业客户的高级销售经理,而且还成了老板眼中的大红人。

在组织中,一个成熟的员工,一个有未来的骨干,应该以一个负责人的心态来工作。因为站出来可能面对的是困难,甚至是生命的威胁,这就需要我们有胆魄和勇气。如何才能具备“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胆魄和勇气?这是在日常的积累和锤炼中得来的,因为历练所以有了胆识、胸怀。

每个人的职责范围仅仅是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如果能在工作上主动积极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你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应时刻想方设法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并努力为组织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负起责任,暂时可能会让你受到委屈,甚至受到伤害,但它对你的磨炼会让你与众不同,从而很可能在成就方面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拒绝拖延

博弈论中有个“分蛋糕博弈”模型,假设有两个人在分一块蛋糕,两人都会希望可以分配得公平合理。实际上,不论二人讨论出怎样的办法,当分蛋糕博弈成为一个动态博弈时,讨价还价就意味着时间地流失,分蛋糕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回合的,而且出现成本:蛋糕在融化。其基本含义就是当我们在谋划如何获得最大利益的时候,收益有可能在不断缩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面对机会总是犹豫不决,想着多考虑、多分析,为了下一个准确的判断,你迟迟地下不了决定。好不容易做了决定之后,又时常更改……到最后,可能决定有了,可是执行的时机已过,过去的犹豫、努力都成了白费。

兄弟二人前去打猎,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离群的大雁,于是两个猎人同时拉弓搭箭,准备射雁。这时哥哥突然说道:“把雁射下来后就煮着吃。”他弟弟表示反对,争辩说:“家鹅煮着吃好,雁还是烤着吃好。”两个人争来争去,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来了一个打柴的村夫,听完他们的争论后笑着说:“这个很好办,一半拿来蒸,一半拿来煮,就行了”。两个猎人停止了争吵,再次拉弓搭箭,可是大雁早已经没影儿了。

我们为兄弟二人的行为而捧腹时,也会发现:在他们看到大雁时,如果及时射箭会得到雁,在他们拖延一小会儿后,雁已经飞走了。

犹豫不决的人总是喜欢先想到失败的结果,他们不敢做决定,害怕承担因此产生的责任。他们无法确定事情的结果,或好,或坏,或者有什么意外。他们害怕明天就会为自己今天的决定后悔,因为明天可能会发生更美好的事情。他们怀疑自己有做大事的能力,长此以往,原本很多美妙的想法消失殆尽,成功也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现实中的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是,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贯彻执行,也只有这部分人是最后的成功者。

1973年,美国有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经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这个男孩建议科莱特和他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问题。这个建议让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讶。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他认为自己是来这里求学的,不是来弄着玩的。更何况,连Bit系统默尔斯博士都才教了一点皮毛,要开发32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个男孩的邀请。

10年之后,科莱特成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研究生,那个退学的男孩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学位。那个退学男孩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个男孩已经开发出比Bit快1500倍的Eip财务软件,并在这一年成为世界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

面对机遇,科莱特用知识不够这个理由拖延了成功,而比尔·盖茨因为大胆行动掘到了第一桶金,并多年稳居世界首富的宝座。

仔细回忆,什么让我们在错失良机?犹豫不决的原因又是什么?更多的应该是不能积极行动而错失良机。但须知道,人生有很多机会,都只是一次过的,它只出现一次,然后就再也没有了。如果我们面对这绝无仅有的机会,由于惧怕和其他种种的问题,而不去做的话,机会就一去不复返。我们已经有了计划和进程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立即执行。

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奥狄·曼格诺也曾说过:“一张地图,无论多精细,都不可能使你在地面上移动一步。我们的计划再科学,还需要我们毫不迟疑坚定地去执行才可奏效。”在制订一个明确的计划之后,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做到立即执行,否则你到死都会像以前那样将工作无休止地留给明天。所以,当你有冲动要把计划付诸行动时,不要轻易放弃,一定要行动。因为唯有行动才有可能成功,只会空想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想到了就做,做到结束为止。

现在,立刻,马上

每天都能听见有人说:“如果我当时就开始做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或者“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然而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如果只是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梦想着天上掉馅饼,而不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那么幻想恐怕永远都只是幻想。

你如果想到了不立即做,最终会一事无成。这是卡耐基成名之前的一个故事。

他是一个世界级名人,他写的书在全球畅销不衰。他没有出名之前,在“本雪尔文尼亚”铁路分段做临时工。那天早晨,在去办公室路上,卡耐基发现一辆被撞毁的车子堵住道路,运输陷于混乱。可是当时铁路分段长不在,因为这样的事情只有分段长才有权处理。

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办呢?

最保守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因为只有铁路分段长才有权力发出调车的命令,别人如果不经批准就贸然去做,会受到处分或被炒鱿鱼。

卡耐基看到这种情况,可能也没有考虑这么多,自己就发出调车的命令……

等分段长回来的时候,阻塞的铁路已经畅通了。分段长很惊讶,但什么也没说。后来,铁路局局长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十分赞赏卡耐基的做法。不久卡耐基便升为分段长的私人秘书。

到了24岁时,他成了这条铁路的分段长。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你必须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一鼓作气将问题解决。

无论做什么事情,即使有难度,也不要拖延。许多事情的难度,都由于我们的犹豫和摇摆加大了。日事日清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现在去做”!优秀员工们都深深懂得,唯有日事日清才能保证一切;勇往直前,一分钟也不要拖延,高效地完成任务。日事日清的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有一次,李·雷蒙德和助手到公司各部门巡视工作。到达休斯敦一个区加油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李·雷蒙德却看见油价告示牌上公布的还是昨天的数字,并没有按照总部指令将油价下调5美分/加仑,他十分恼火。

李·雷蒙德立即让助手找来了加油站的主管约翰逊。

远远地望见这位主管,他就指着报价牌大声说道:“先生,你大概还熟睡在昨天的梦里吧!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荣誉造成很大损失。因为我们收取的单价比我们公布的单价高出了5美分,我们的客户完全可以在休斯敦的很多场合,贬损我们的管理水平,并使我们的公司被传为笑柄。”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约翰逊连忙说道:“是的,我立刻去办。”

看见告示牌上的油价得到更正以后,李·雷蒙德面带微笑说:“如果我告诉你,你腰间的皮带断了,而你却不立刻去更换它或者修理它,那么,当众出丑的只有你自己。”

然后,李·雷蒙德和助手一起离开了加油站。从此之后,那位主管约翰逊做事再也不会拖拖拉拉了。

商场就是战场,工作就如同战斗。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效能的战斗团队。任何一位经营者都知道,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给予太高期望的。

日事日清的员工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且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事务的人能够生存。”所以,身为企业的员工一定要做到及时行动。

要记住,工作任务的落实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要有效地落实,“现在就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时间行动起来

第一时间的执行速度也是员工个人的竞争优势。什么事一旦决定,马上付诸实施是成功者的才能,“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是他们的口头禅。

做事情拖延、找借口的人总是把事情推到明天,今天想明天,到了明天却又在怀念昨天,殊不知,抓住现在的时光,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唯一时刻。只有在当下马上行动,才能在日后有所收获。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行动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只要做起来,哪怕很小的事,哪怕只做了五分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就能带动我们着手做好更多的事情。如果不能马上行动,一旦错过时机,也就没有再做的必要了。

与马上行动相反,有些员工喜欢被动接受任务,把工作往后拖延,甚至凡事拖拉,而他们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他们擅长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想得少之又少。殊不知,许多简单的事情将因此变得复杂,许多本可成功的事情将因此变得毫无希望。

一次,曾担任过大英百科全书美国分册主编的沃尔特·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可以从容考虑,然后与别人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用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所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1000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拖延行动,这项方案极可能就在他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没有在关键时刻及时作出决定或行动,而让事情拖延下去,这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伤害。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起来,而只会使问题深化,给工作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可想而知。

比尔·盖茨说:“凡是将应该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将来再做的人总是弱者。”对于优秀的职员来说,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行动,还是马上行动。商机如战机,随时都可能消失,只有马上行动的人才能把握一切。拖延像一颗职场毒瘤,需要马上切除,优秀的人永远是从现在开始行动,不把任何事情拖延到下一分钟。

你若希望自己能以“高效员工”的形象,在老板心中生根发芽。赶快鞭策自己摆脱“等一分钟”的桎梏,即刻去做手中的工作吧。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挟制“等待下一分钟”的“第三只手”,把你从拖延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的确,第一时间行动有时很难,尤其在面临一件很不愉快的工作或很复杂的工作时,你常常有一种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只要我们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就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奇迹,达到完美的执行结果。

为了促成自己不放过最好的执行时机,马上行动起来,不妨试试以下这些方法:

1.坚定意志,用“愿意”取代“必须”。

时时想到“现在”、“明天”、“下礼拜”、“将来”之类的句子,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坚定“现在开始行动”地思想,给自己一些压力,让自己行动起来。

认为不得不去做某事的想法,是造成拖延的主要原因。当你对自己说你不得不做某事时,你就是在暗示自己是被迫为之,就会自发产生一种愤恨和逆反心理。“愿意”则会让你摆脱不快,积极投入到行动中。

2.学会倒计时。这是一种最直接地建立紧迫感的方式。

3.学会假设。做一些适当的假设,如“如果我现在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我明天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结果?”这些后果大都是负面的。在很多情况下,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就在于关键时刻的一个小小的心理变化。这个假设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大程度会改变个人的执行思维。

4.向那些“第一时间”执行的人学习,立刻开始工作。模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培养自己“第一时间”执行的习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准备工作上,而要立刻开始行动。

执行重在到位

在现代职场中,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能偷懒就偷懒,闲聊、睡觉、上网,一下班就不见人影;

正在等待着什么,被动地接受老板的吩咐;

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工作做成一锅粥,整天一团混乱;

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虽然在做,却是负效劳动。

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缺乏灵动的思维和智慧,永远忙乱,却永远到最后才完成任务。

越来越多的员工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却不顾结果。他们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将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他们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塞责……这些统统都是做事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有位广告部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够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广告公司打错了一个数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

后来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发现了这个错误,他不得不耽误其他的工作时间并靠加班来弥补。同时,还让上司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陪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幸好错误发现得及时,否则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执行不到位往往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有时甚至会功亏一篑,然后还需要回过头来重新返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企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

执行到位是每个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员工执行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职业前途的发展。只有执行不打折,你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执行到位,不仅仅是指完成任务,“做了”与“做好”,虽然只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做了”只是走过场或是糊弄人,没有保证结果;而“做好”却意味着对组织的目标负责、对工作的品质负责。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关键就看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一个组织抓执行是不是抓住了关键,也要看管理的重心是不是放在“做好”两个字上。执行,绝对不能满足于“做了”,否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使自己麻痹,也有可能使组织疏忽乃至麻痹,该有的效率出不来,未曾预料到的陷阱和危机却可能不期而至。工作只停留在“做”的层面,是毫无意义的。执行的关键就在于到位,执行不到位,就等于没执行。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

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正确的“执行”不只是“做”,还要“做对”、“做好”、“做成”。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好员工应该明白执行到位的意义,得到做事的结果——这才算得上是“真正完成任务”。

日事日清工作法

蜚声海外的海尔集团就将“日事日清,日清日高”作为最重要的员工行为准则,也将其作为传授给每一位新员工的第一个理念。这不仅强化了是海尔每一位员工想尽办法完成每天的工作、达到既定目标的责任感,还体现了是完美的执行能力、负责敬业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可以说,正是“日事日清,日清日高”的理念与准则,造就了海尔集团非凡的成绩。

同样,在职场中,每一个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想要有所成就,也必须以“日事日清,日清日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将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都做完做好。“日事日清”的目标能促使你抓紧时间、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而做到“日事日清”则是一个小小的成就,会令你在今后的每一天更有信心将当天的工作做完做好并争取第二天做得更好,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完美,并终将有所成就。

任何一个懒惰成性、整天把工作留给明天、被上司或者同事推着走的人,是无法实现高效工作的。身为员工任何时候都应记住,老板不在绝不能成为你偷懒或放松自己的理由。恰恰相反,你应该将之视为一个机会,一次考验,在严格自律的同时,锻炼一下自我鞭策的能力,让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进步。

能否“日事日清”地工作,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只要你能领悟到“日事日清”是实现高效工作的秘诀,你就掌握了到达成功彼岸的捷径。

“拿下美国B客户非常难!”某企业海外产品经理崔淑立接手美国市场时,大家都这么说,因为前几任产品经理在这位客户面前都业绩平平。

真这么难吗?崔淑立不信。这天,崔淑立一上班就看到了B客户发来的要求设计洗衣机新外观的邮件。因时差12个小时,此时正是美国的晚上,崔淑立很后悔,如果能即时回复,客户就不用等到第二天了!崔淑立决定以后晚上过了11点再下班,这就可以在美国的上午时间处理完客户的所有信息。

“夜半日清”让崔淑立与客户能及时沟通,开发部很快完成了洗衣机新外观的设计图。就在决定把图样发给客户时,崔淑立认为还必须配上整机图,以免影响确认。当她逼着自己和同事们完成“日清”时,已经是晚上12点了。大约凌晨1点,崔淑立回到家立刻打开电脑,当看到客户回复“产品非常有吸引力,这就是美国人喜欢的”时,顿时高兴得睡意全无,为自己的“夜半日清”有效果而兴奋不已!

样机推进中,崔淑立常常半夜醒来,打开电脑看邮件,可以回复的就即时给客户答复。美国客户完全被她打动了,推进速度更快,B客户的第一批订单很快敲定!

崔淑立完全可以以时差为由,拒绝当天处理客户邮件。但她只认目标,说:“有时差,也要日清!”

所有的企业领导者都会喜欢崔淑立这样的员工,因为她能够主动做事、日事日清。一个缺乏时间观念的员工,不可能约束自己勤奋工作;一个做事有始无终的员工,他的做事效率实在令人怀疑。这样的员工势必不会赢得老板的青睐,只有那些日事日清、执行效率高的员工才是老板欣赏的人。

真正以“日事日清”的标准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地做到;并以“日清日高”敦促自己不断进步。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员工,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并崭露头角。

下面列举几个有利于我们做到“日事日清,日清日高”的建议:

1.如果时间允许,在行动之前要反复冷静地思考,给自己充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时间,保证“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免得越忙越乱造成错误,返工改错又恨容易出现新错误,让更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

2.一旦做好计划,就立即行动,不要等待工作的外部条件十全十美。把握住现在,外界的不利条件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被不断改变,如果不能如愿你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

3.不要浪费时间。今天应该干的工作绝不拖到明天,敦促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全力以赴、珍惜时间。

4.不论心情好坏,每天早上都要将思想清零,从零开始有规律地持续工作。

5.不要仅仅满足于做完工作,还要对自己提出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要“进步一点点”的要求,并努力去达到。虽然达到自己每天“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要求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但这会让你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今后做事就能相对轻松一些。

6.要有远见、有计划地工作,搜集可能对将来有用的情报,一点一滴地积累,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