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地贬低自己,捧高他人
适当地贬低自己,也就相对地捧高了对方。即使是不善言辞、不善于称赞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捧高他人、赢得人缘的目的。
比如说,当我们参加某店铺开张的庆祝会时,即使那是一家不怎么样的店铺,我们也要依场合不同来为庆祝增添一些喜气。我们可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例如说:“这店铺看起来真不错,室内的装潢也很考究。不像我经营的那家店,门没做好,窗户也是一大一小的。”这样将对方和自己做具体的比较,并有技巧地批评自己略逊一筹,对方将因被人高抬而唤起优越感,心中的舒坦自是不言而喻。相反的,如果以轻视的口吻对主人说:“店铺的柜台再宽一点会比较好,你们下次再整修时,可要记住啊!”对方在庆祝会上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批评,一定会大感不快,从此对你产生敌意,这就是不谙人情世故所要承受的恶果。
日本有位国会议员,常对别人说:“我仅有小学毕业的学历。”实际上,这位议员拥有高学历,他之所以贬低自己,无非是要给予别人心理上的平衡感。须知谦虚低调会让别人觉得轻松,知道了这一点,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就不妨适当地运用一下贬低自己的诀窍,来捧高对方的地位,达到感情投资的目标。如此,成功便离你不远了。
在某些情况下,贬低自己来捧对方,不只是为了抬高他人,也是低调做人的方式。当对方听你说“我前天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时,想必他会浮现出微笑,并心情轻松地听你继续说下去。因为炫耀自己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而谈及自己的失败经验,不但会增强对方的自尊心,更能因此打开对方的心扉,让他坦然地接受你。
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一些场合下过分崭露锋芒,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低调做人,低姿态处世,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地贬低自己,捧高对方,赢得人缘,这才是明智之举。
用恰如其分的场面话赞美对方
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这些都是一个个人生的闪光点。这些东西又会不经意地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来,例如,“想当年,我在战场上……”,“我年轻的时候……”,等等。对于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们不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抓住他人最胜过于别人的,最引以为豪的东西,用恰如其分的场面话进行赞美,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赞美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注意对方的年龄
每个人都有希望,年轻人寄希望于自身,老年人寄希望于子孙。年轻人自以为前途无量,你如果举出几点,证明他将来大有成就,他一定会十分高兴,引你为知己;你如说他父亲如何了不得,他未必感兴趣,至多说明他是将门之子了,把他与他的父亲一齐称赞,才对他的胃口。
但是老年人则不然,他自己历尽沧桑,几十年的光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对自己,不再十分相信,不再有十分希望,他所希望的,是他的子孙。你如果说他的儿子,无论学问能力,都胜过他,真是个可造之才,虽然你是抑父扬子,当面批评他,他不但不会怪你,而且会十分感激你,口头上虽连连表示不敢当,内心里却认为你是慧眼识英雄。
可见说恭维话时对于对方的年龄,应该要特别注意。
2.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情真意切。
虽然人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虚假的赞美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就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3.赞美别人时从具体的事件入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候并不多见,更多时候人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因此,交往中应尽量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愈翔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愈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飘浮的话语,就可能会引起对方的猜疑,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间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墙上的一幅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景的精巧。如果主人爱狗,你应该赞美他养的一只狗;如主人养了许多金鱼,你应该欣赏那些金鱼。赞美别人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比说上许多无谓空泛的客气话要好得多。
4.赞美要合乎时宜
赞美的效果在于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这样你才能有影响力。赞美、恭维的话人人都爱听,但“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适度的恭维,会使人心情舒畅;反之,则使人十分尴尬。为了使赞美和恭维达到应有的而不是相反的效果,合理把握赞美的“度”就成为赞美者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赞美和恭维一定要在适合的时机说,看要看清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是不苟言笑的人,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措辞。
5.赞美和恭维的频率要适中
这里的频率是指相对时期内对一个对象赞扬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次数太多,也会削弱应有的效果。而赞扬的频率是否适中,是以受赞扬者优良行为的进展程度为尺度的。如果被赞扬者的优良行为同赞扬的频率成正比,则说明恭维的频率是适度的;如果呈现反比的现象,则说明恭维的频率过高,已经到了“滥施”的程度。
由此可见,赞美话不是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随便说说的。在说赞美话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用恰如其分的赞美话赢得对方对你的好感。
背后赞美别人,更能让人开心
人人都爱听好话、戴高帽,但好听的话、赞美的话也不定要当着别人的面说。当面赞美别人,虽然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难免带上一点恭维的成分,沾上奉承的色彩。但是,背后赞美别人就没有这些弊端,向第三人间接地赞美别人,通常会被认为是发自内心的,是诚恳的,因此更容易让人相信和接受。背后赞美就是通过第三者在无意间转述自己对他人的好感或者赞美,或者通过创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让对方听到自己对他的评价。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
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做官,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凑巧这时黛玉正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两人互诉肺腑,感情大增。
因为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好话就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小性子的黛玉恐怕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
可见,背后赞美比直接赞美更明智,更容易打动对方。在背后说一个人的好话比当面恭维说好话要好得多,你不用担心他不知道,你在背后说他的好话,很容易就会传到他的耳朵里。
有一位妻子非常懂得使用背后赞美的方法,让她的丈夫对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结婚不就,闺中密友经常打电话和她聊天,每当别人问道:“你现在还好吧?”她总是一脸幸福欢快地笑着说:“他对我很好,只要我哪儿不舒服,他就叮嘱我吃药、喝水……还有他很会做饭,他做的水煮鱼好香好香……我工作忙的时候,他就收拾家务,比我打理得还好……”在她这样说的时候,她的丈夫一定就在她不远的地方,看上去似手在忙碌自己的事情,其实正竖着耳朵听,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其实,一开始他只会炒西红柿鸡蛋,收拾屋子也是偶尔为之。没想到,听到妻子在别人面前这样夸他,他就有了劲头去做,后来成了一个“模范丈夫”。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当一个人发现别人对他的印象和评价与他自己期望的不一样,他就会自觉地调整和修饰自己的言行,以期符合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位妻子深深懂得背后赞美的奥妙,轻松地把一个原本不出色的男人变成了模范丈夫。
背后说人坏话是令人讨厌的,一方面是背后说坏话,会有中伤别人的感觉;另一方面,人们会觉得背后的评价更能体现那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同理,当他知道一个人在背后赞美自己的时候,他也会感觉你真的是这样想的,会更加高兴。不要担心你在别人面前说另一个人好话,那些好话当事者不会听见,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赞美传不到他本人耳朵里,别人也会因为你在背后夸奖他人而更加敬重你。
赞别人不曾赞过的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优点被别人赞美,因此要想你的赞美讨人喜欢,就不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而是竭力去挖掘别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其赞美的独特性,让人得到一些新的刺激,这样效果反而更好。
比如对一个健美冠军,不要去赞美其长得真健壮、真美,因为可能电视、广播、报纸都已介绍过了,而且电台、广播、报纸的赞美不比我们的赞美更让人激动吗?此时,应该挖掘对方的不明显的优点去加以赞美,比如赞美其烹调手艺等。
学会寻找和发现别人与众不同的成绩和长处,你的赞美也要巧妙地与众不同;经常既恰到好处又实事求是地赞美别人,别人就喜欢你,你就容易得人心,同时也是你对自己的认可。
李倩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歌星”,每次晚会或其他娱乐活动都少不了她的歌声。
在一次元旦晚会上,李倩又成功地演唱了一首歌,表演完后,台下一片喝彩声。回到观众席,大家对她的歌声还在赞不绝口。这时一个师妹对她说:
“师姐,你的舞也和你的歌一样棒啊!刚才看你在台上的舞姿,觉得你跳舞也很厉害!”
听惯了别人称赞自己会唱歌的李倩头一回听人如此关注并称赞她的舞蹈,自然非常开心,就故作谦虚地说自己不太会跳舞,长项还是唱歌。这时,师妹马上接上她的话:
“对呀,师姐的歌喉真是没得说。有空教教我吧。”李倩在愉快的心情中欣然应允。
瞧,这位师妹没有把师姐被公认的唱歌水平拿来赞美,而是夸她的舞也跳得很好,一下子吊起了师姐的胃口,让她心里十分舒服,很爽快地答应了师妹的要求。
真正会说话的人的赞美表现为独具慧眼。独具慧眼的赞美者善于发现被赞美者别人发现不到的优点、长处。比如,面对一幅油画作品,几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叹道:“真是太绝了!”“我再练十年恐怕也赶不上!”油画家对这样的恭维早就习以为常了。独有一位女士细心,发现了与众不同之处,慢慢地说道:“常言说,画如其人。您的画运笔沉稳,是和您刚正不阿的秉性、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分不开的。这是您跟一般画家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最大的优点。”谈画论人,在行在理,独辟蹊径,巧妙换了个新角度,令人耳目一新。她的赞美与众不同,技高一筹,非常讨画家喜欢。
此外,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夸奖朋友取得的成绩时,他会说:“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言语间仿佛有你不知其艰辛、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意思。相反,如果你说:“真不错,一定花了你许多的心血吧!”他就会觉得心里舒服,认为你很了解他。可见,夸奖劳动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效果更佳。其实,很多人做事并不仅仅在乎结果,更注重过程。如果你人云亦云地夸奖他取得的成果,不但有势利之嫌,还会让人这样想:“如果我失败了呢?”因而也许对你心生厌恶也未可知。
由此可见,赞美不是一味地奉承说好话,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低调的人要学会发现别人身上隐藏的闪光点,挠到对方的“痒”处,把赞美的话说到点子上,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人云亦云,在对方看来既乏味又粗糙,反而令人生厌。
客客气气地与尊者说话
长辈、老人、老师、领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尊者,与这些人说话应客客气气,这是最起码的尊重,否则会招致尴尬和反感。
过去,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话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则流传很广的故事,通俗而明白地告诉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尊者说话时客气的重要性。“人而无礼,不知其可”,粗俗的言行与得体的礼貌将产生与愿望截然相反的交际效果。在尊者面前说话,尊重与不尊重,结果的对比是十分鲜明的。请看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批应届毕业生,实习时被导师带到某部委参观。全体学生坐在会议室等待部长的到来,这时有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还问了句:“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秘书回答说:“抱歉,刚刚用完了。”有一个女同学看着有点别扭,心里嘀咕:“人家给你倒水还挑三拣四的。”轮到她时,她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秘书抬头看了他一眼,虽然这是很普通的客气话,却是她今天听到的唯一一句。
门开了,部长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这位女同学左右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手,由于不齐,越发显得零乱。部长挥了挥手:“欢迎同学们到这里来参观。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非常要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一些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杜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部里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作纪念。”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走到那位女同学面前时,已经快要没有耐心了。就在这时,她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接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部长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女同学从容作答,部长微笑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导师看到此景,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后,毕业分配表上,这位女同学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该部委实验室。有几位颇感不满的同学找到导师:“她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导师看了看这几张尚属稚嫩的脸,笑道:“是人家点名来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是完全一样的,你们的成绩甚至比她还要好,但是除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言行上一定要学会尊重,在长辈、领导面前要客客气气的。”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客客气气地与尊者说话,不仅体现了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讨得他人喜欢、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长辈、老人、老师、领导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有坚强的物质资源和权力资源,如果你能用低调谦卑的态度获得他们的喜爱,让他们觉得你孺子可教,他们会不吝惜地帮助我们,让我们更快地获得成功。
别人说话时,不要轻易打断
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体会,讲话时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打断我们的讲话。打断别人的讲话,在打断别人的思路的同时,又让他体会到你不尊重他。事实上,我们常常听到讲话者这样的不平:“你让我把话说完,好不好?”
懂得礼貌、低调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想强调一些细枝末节、想修正对方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就随便打断对方的话。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就表示我们不善于听人说话,个性偏激、礼貌不周,很难和人沟通。
有一个客户经理正与客户谈一个项目,正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助理杨小姐闯了进来,插嘴道:“经理,我刚才和哈尔滨的客户联系了一下。他们说……”接着就说开了。经理示意她不要说了,而她却越说越津津有味。客户本来就心情不大愉快,见到这样的情景更是气坏了,就对客户经理说:“你先跟你的同事谈,我们改天再来吧。”说完就走了。这位助理乱插话,搅了一笔大生意,让经理很是恼火。
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或中途插话,是有失礼貌的行为。但有些人却存在着这样的陋习,结果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比如,上司给安排工作的时候,他会做出各项说明,通常他们的话只是说明经过,或许结论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中途插嘴表示意见,除了让人家认为你很轻率之外,也表示你蔑视上司。如果碰到性格暴躁的上司,恐怕就会大声地怒喝:“你闭嘴!听我把话说完!”
不懂礼貌和低调的人总是在别人津津有味地谈着某件事情的时候,在说到高兴处时,冷不防地半路杀进来,让别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旗息鼓。他们不会预先告诉你,说他要插话了。并且他插话时不管你说的是什么,而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有时是把你的结论代为说出,以此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光彩。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让说话的人顿生厌恶之感,因为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体谅别人。
虽然说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如果是‘乒乓效应’则是例外。所谓的‘乒乓效应’是指听人说话的一方要适时的提出许多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感想,来响应对方的说法。还有如果听漏了一些地方,或者是不懂的时候,要在对方的话暂时告一段落时,迅速的提出疑问之处。
当然,如果对方与你说话的时间明显拖得过长,他的话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他的话题越来越令人不快,甚至已经引起大家的厌恶,你就不得不中断对方的讲话了。这时,你也要考虑在哪一个段落中断为好,同时,也应照顾到对方的感受,避免给对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培根曾说:“打断别人,乱插话的人,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做到不随便打断对方说话的习惯。别插嘴,你有说话的权利,对方也有说话的权利,别轻易打断别人,打断别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我们想在与人交际时获得好人缘,要想让别人喜欢、接纳,就必须要克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陋习,在别人说话时千万不要插嘴,并做到: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说话;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打乱别人说话;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不要急于帮助别人讲完事情;不要为争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打断别人。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和说话
当我们和别人商谈什么事情时,我们习惯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强加给别人,而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仔细想想,这种说话方式其实是有碍沟通的。
在与对方沟通时,站在对方立场上,才能让别人听着顺耳,觉得舒服。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设身处地地说。如此,不仅能使他人快乐,也能使自己快乐。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跟他有了共同语言,他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变得可以理解甚至显得可爱。在各种交往中,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许多人不懂得如何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和说话,这是导致很多事情做不成功的一大原因。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说话,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唯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成功的人际交往语言,有赖于发现对方的真实需要,并且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给对方指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某项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委托另外一家小型工厂制造,当该小型工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总厂时,不料全不合该厂要求。由于迫在眉睫,总厂负责人只得令其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许久。
总厂厂长见了这种局面,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是由于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竟然有这样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
总厂厂长正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先承认了总厂的失误,然后又点明事情完成对彼此都有好处,最终消除了彼此的矛盾,让工作顺利进行。
也许你会质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来容易,实际要做的时候却很难。”没错,站在对方立场来说话确实不容易,却不是不可能。许多口才不错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真正会说话的人,善于努力地从他人的角度来设想,并且乐此不疲。然而,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从一次次的说服过程中吸收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培养自己养成这种习惯,最后才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只要你愿意,这并不是件太大的难事。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没人理解,如果我们能站在他的立场上说话,那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且对于我们办事和提高自己受欢迎的程度,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