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圈
36499200000036

第36章 尚文徽商:儒学布施下的徽州传奇(5)

但吕向阳似乎并不喜欢这样的“拉郎配”。这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企业家自从1993年组建融捷公司,直至现在成为横跨多个领域的融捷控股集团,吕向阳始终以鲜明的处世个性和投资理念影响着周围人的看法以及市场的一举一动。当然,不可否认,1995年吕向阳出资250万元和他从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301室副主任任上下海的表弟王传福一起创立了比亚迪公司,是他商业投资当中浓墨重彩一笔。正是因为这次投资,吕向阳以经营传统产业为主的融捷公司逐渐过渡到以专业投资为主,以充电电池等高科技产业和房地产业为辅的新高度。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打仗亲兄弟”时,吕向阳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虽然是表兄弟,我也投资了比亚迪,但我看中的还是传福的秉性脾气,我相信由他统领比亚迪,肯定没有问题,如果换做别人,资金上我肯定会支持一下,但不会盘的这么大。”

事实上也是如此,比亚迪从做锂电池起家,发展到汽车行业的新贵,王传福的个人魅力与影响不可谓不深刻,而这也正是吕向阳投资产业极为看重的一点:选项目就是找对人。深受徽商传统影响的吕向阳认为,人的因素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企业会因为有杰出的人物而发展壮大,而大企业也因为领导者的堕落而销声匿迹。在他16岁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开始,他始终以这种“看人观”来结交朋友,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积淀了丰厚的人脉基础。

2002年,中国的金融证券市场正酝酿着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使证券投资蕴藏着十分诱人的获利机会。这一时期,中国投资者,包括海外的金融大鳄纷纷抢滩金融市场,希望能在这一波的行情中获得高额回报。吕向阳也捕捉到了这一机会。与别的投资人选大公司,大项目的方式不同,吕向阳这一次依旧循着找项目就是找对人的理念,与新疆的一家证券公司频繁接触,最终敲定了合作事宜,融捷集团也由此全面进入了证券投资领域。

人们当然会很好奇:北京上海有那么多经验丰富,闻名遐迩的国际化的证券公司,为什么吕向阳非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找合作伙伴?

“不要怕合作伙伴小,实力就差,只要做起来了,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比找一家大公司更实际,人选对了,即使项目出了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然后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实际上也体现出对于自身的定位,在吕向阳初涉房地产业时,他就对外宣布了自己的“三不政策”:不拖货款,不做烂楼,“不吃独食”

“我需要找值得信赖的人,而我也必须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只有这样,别人才可以放下顾虑,全心全意和你合作。”

融捷集团与深圳国际机场联合开发的深圳美万嘉国际装饰材料城无疑是吕向阳这一商业投资信条的完美体现。这座装饰材料城是深圳西部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与吕向阳一起争夺合作机会的还有广东、福建众多的行家里手,但是深圳国际机场经过前期考察发现,这些企业的资金大多是短期融资而得,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吕向阳却专门为此次合作准备了充裕的资金。这表明吕向阳是真心希望与深圳国际机场合作,来拓展自己的投资领域。

“深圳国际机场看到了我们的实力,这实力主要来自人的意识,我们也正是靠着这样的意识,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国内很多企业把做人和做企业截然分开了,这样的企业是做不长久的。”

这句话在2003年,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新时代的徽商身上发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商业气质。按照吕向阳自己的话说,这倒也算不上什么气质,人和企业是一个整体,很多人做企业,在明白了1+1=2之后就放手了,他们不会去思考1+1为什么等于2。

以前的吕向阳事必躬亲,现在的吕向阳变得轻松了许多,这并不是他故意偷懒,也绝非外界传说的“英年早退”。吕向阳的轻松更多的来自整个企业对于自己理念的认同,事实上,在融捷集团最初的发展中,吕向阳放弃了能迅速盈利的项目,重要的原因是合作伙伴无法达到他的要求,这也让底下的员工有不少怨言,毕竟,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的确让企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了许多。

“但是这么多年发展下来,融捷上下的认识基本上统一了,这让我轻松了不少,其实,在做与不做之间,很难抉择,那是一个很耗人的过程。能源、金融和房产都有这样的问题,但不管则样,基本方向和原则是不会变的,要是变了,我就断送了融捷的前程。”

在吕向阳看来,找对人,什么都会变得简单,因为合作不会有障碍。企业规范首先是人的规范,融捷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得益于这一点。

【商海大事记】

1978年,16岁的吕向阳进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

1993年,吕向阳创建融捷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的经营。

1995年,吕向阳出资250万元和表弟王传福一起创立了比亚迪公司。

1999年,融捷集团及成员企业产值已达13亿元,经营利润约1.1亿元,产业资本逐渐向金融资本过渡。

2001年,融捷集团产值达30亿元人民币,投资服务业交易额3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2亿美元。

2005年7月,吕向阳控制的融捷投资与四川矿业达成合作协议,设立融达锂业,融达锂业控股70%。

2009年8月,路翔股份公告,拟以7310万元收购吕向阳经营四年之久的“亚洲第一锂矿”——融达锂业有限公司。

【商道妙语】

1. 不要怕合作伙伴小,实力就差,只要做起来了,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 国内很多企业把做人和做企业截然分开了,这样的企业是做不长久的。

3. 需要找值得信赖的人,而我也必须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只有这样,别人才可以放下顾虑,全心全意和你合作。

4. 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比找一家大公司更实际,人选对了,即使项目出了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

保龄球大王永不言败

老家的人提起何帮喜,总会说:“这个娃,有能耐。”

何帮喜有什么能耐?年纪很小的时候他就辍学在家,务了几年农,学了几年木匠,没有人会觉得这个孩子会和其他的农村娃有什么两样,但现在,他确实不一样。

他占据中国保龄球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跺一跺脚,亚洲的整个市场都会受到波动。

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秘诀只有四个字:永不言败。

何帮喜第一次到北京那年,全身只有120块钱,身边还有一个15岁的弟弟。他来北京的目的很简单:闯闯这个世界。

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何帮喜还在家里务农。干了几年后,他突然觉得人生这样下去会很没意思,转而就跟村里的一个叫季明成的木匠学起了手艺。手艺学成后,何帮喜的心就慢慢大了起来:是该出去闯闯了。

“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出去闯,没想到实际那么难。”

出了北京站,何帮喜身上只剩几十块钱。他看着满大街陌生的人群,高耸的大厦和穿梭不止的车流,顿时有些迷茫:奋斗该从哪儿开始呢。

因为身上的钱已经不多,住饭店肯定是不够的,他就和弟弟一商量,露宿在了西直门桥下,一住就是40多天。那些天里,他想尽办法去找能干的活。可是诺大的城市,谁会去在乎两个来自异乡的孩子呢?刚过了十几天,他们身上就只剩下2块4毛钱了。

“我和弟弟一商量,我把4毛钱给他,说中午买馒头吃,那2块钱一个做路费,一个中午吃饭。”

此时的何帮喜已没有了刚来的雄心壮志,他想起了家里的亲人,弟弟可以说哭就哭,他不行,只能在没人看见的地方抹泪。就在他快要支持不下去的时候,偶然间听到了一对老夫妇要修厨房的想法。

“开始他们说什么也不肯用我,我就说我可以先干活,干完活后您满意再付钱,不满意就算我白干。他们看我这么实在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