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36486300000035

第35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12)

在此后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孟臣始终牢记着陈悦然先生的训导,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行动点拨

要想多多得到师友的指点,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动拜师。不要等师长来找你,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有许多老师,“师长”越多的人,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且如果你在老师面前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那么老师必定也愿意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

2.不耻下问。在现代社会,“老师”一词的意义和用途越来越广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学习意愿的增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你认为有人能够教给你一些有益的、从前所不知的东西,那么他就有资格成为你的师长、你的贵人。

3.与师长一起探讨问题,形成互动,由于单方向的传授和接收有时可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一起讨论和研究时,则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和闪光的创意,这样做也有利于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尊重各个领域的资深元老

经典案例

罗曼·罗兰22岁时,总觉得自己富有文学艺术的素质,倾向于选择文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可是按照世俗的理解,文学事业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他决定给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写封信,寻求指点。

在写这封信时,他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好了收不到回信的准备,没想到几个星期以后,他收到了托尔斯泰长达38页的亲笔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向这位从未谋面的异国青年,谈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他热情地鼓舞罗兰,指出:“搞文学艺术,非要明确为人类不可!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罗兰感到这封信像一扇开向无穷宇宙的门,使他受到了一种生活的启示。

这封信使罗曼·罗兰下定决心从事文学事业,终于成为世界著名作家,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权威分析

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成功路上的贵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位贵人的鼓励和指引,可能就不会有罗兰日后的成就,不会有闻名世界的伟大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如果你刚刚涉足某一领域,那么你一定要努力接近这个领域的元老,让他们成为你的贵人。

“元老”有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经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会为自己的一生作总结,会觉得自己一生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传授,那是他经受人生挫折和享受人生快乐之后的黄昏哲学。我们学习它们,正如吉卜赛人从沉入杯底的咖啡渣里读出幻想一样,我们也能读出夕阳西下的璀璨与壮美。

每个人都需要一位教练,任何人都不例外,这位教练就是可以向你传道授业的“元老”,他们的经验就像黑夜里的明灯,可以指引你方向。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没有直接对你传道授业,然而,他能够一眼洞察你的潜力。在你失落时,让你看到希望;在你得意时,为你敲响警钟,使你不会偏离轨道。他让你深信你一定会成功。在平时,他是你学习的典范,在特别的时刻,他会助你一臂之力。他就是你生命中永不可忘怀的贵人。

只要研究一下任何一个伟人,就会发现在他们的生命中都出现过一个或多个元老级的贵人,他们都曾经跟一个或者多个教练当过学徒。因此,如果你想功成名就,你就必须有一个“元老”做你的教练,你必须学习掌握他们所有的资源和秘密,见见他们所有的关系,学习他们所有学过的、正在学的和将要学的东西。要学习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学会像他们那样去思考,以便取得他们取得的成果。

联系现实

王善有个同学,念大学时就显得比别的同学懂得多,毕业十几年后见到他,他还是懂得比王善认识的人都多。

有一次聊天,这位同学无意中说出他喜欢向不同行业的人吸取知识!一语惊醒梦中人,难怪他一碰到王善就一直和王善谈他的工作,而王善对他那一行却雾里看花,一知半解!

他告诉王善,他在念书时就有这个习惯,除了看报、看杂志,充实本专业的知识,他还会想办法和别的科系的同学聊天,所以有些科系他虽然没有进修,但多少都懂一些。此外,他也和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同学聊天,所以才到大三,就已像一个工作好几年的人一样了。开始上班后,他更把这个习惯有计划地成为工作的一部分。他和同一单位、不同专长、不同背景的人聊天,也和不同单位的人聊天,更和非本行的外界人士聊天。

通过和广泛的人接触,他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他现在是一家外资公司的经理,而他的升迁和他的“习惯”是不是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也有间接关系。因为对不同行业了解得多,有助于对本行的判断和思考,至少朋友多,做事也方便呀!

而最可贵的是,他所得到的都是“第一手”的经验,都是各行业元老的切身体会,这价值远非报纸杂志和书本所能比!

行动点拨

不要认为和你不相干的行业的人就和你的工作不相干,这些人就不值得你尊敬,各种行业都是有依存关系的,所以,打开你的心灵大门去接纳各种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元老,并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们求教。

对“向不同行业的元老学习”,应当掌握以下一些要诀:

1.要抱着“请教”的态度。谁都不敢自诩是“专家”,但有人“请教”,就会轻飘飘起来,因为被对方肯定了。你用“请教”捧了他,他就一定会“知无不言”!但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对方辩论,宁可多提几个问题让他解释。辩论不会有结果,因为了解对方的行业才是你的目的。另外,辩赢了,你还会失去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2.妥善找寻问题的切入点。你总不能开口就说:“请你介绍你的行业吧!”太幼稚的问题,对方有时会不耐烦,懒得回答,让你下不来台!“切入点”如何找?方法是多看报纸杂志,广泛了解社会的脉动,例如碰到律师,你就可问他赦免死刑犯的问题。如果一时找不到,从天气问题下手准没错。

3.态度要诚恳、认真,不要给人“只是随便问问”的感觉。最好能做笔记,对方看你做笔记,不感动也难!

4.不要急于一时。太急于了解对方的行业,会让对方以为你另有所图!先交朋友,以后一次了解一点,彼此熟了,他不让你了解也没办法!

留意身边的长者和大师

经典案例

何家金先生出生于归国华侨世家。家中的祖辈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留学海外,奔波事业,年迈时归国安度晚年。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童年的何家金备受熏陶,从小立志,努力读书,效仿长辈,到海外求学,为今后发展事业奠定基础。今日的何先生仍然记得童年时候身边的一位长者姚先生对他的教诲:为人仁义、善良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20世纪80年代,当他完成学业后,便开始考虑开创自己的事业。他牢记家中长辈的教诲,从小事做起。何先生从他祖母那儿获得了仅有的资助,1986年开始经营小规模的食品零售商店。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何先生讲,创业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周转问题。他曾经跑过几家金融公司去贷款,但可以得到的贷款金额只有500镑。从此,何先生决定自己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生意,不做暴发户,不贷款。他从小规模的食品零售逐渐扩大到批发食品给餐馆、超市。经过他的苦心经营,这个小企业已经成为今天有一定规模的J.Brothers—FuturaManagementltd。何先生要求企业最重要的是信誉好,保质量。他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从小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心里很踏实。”目前,这个企业已经遍布阿联酋、加拿大等地区,年营业额已达30亿英镑。除了这个企业以外,何先生还先后创办了福清金融、福清房地产等企业。

权威分析

前辈的经验就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智慧,如果大家都汲取了这些精华,每个人都会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能接受长辈的良言和指导,就会缩短创业的时间,快速踏上成功的道路。

长者都是有着丰富阅历的人,正是许多的阅历和沧桑练就了他们洞明世事的眼睛;“大师”是拥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一定特指学院里的专家和教授,也指那些在某一领域有精深造诣的能人和智者,这些人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他们都存在于普通人的身边。

他们并非无所不能,但在某一时刻,他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行为,却可以如醍醐灌顶般让人在瞬间彻悟一些深奥的道理。

他们是人们某种未成形的思想和观念的“点睛人”,也是人们在精神塑造和道路指引方面的贵人。

联系现实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写了许多写景抒情的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吗?不,这不可能!年轻的诗人向来不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这时,他的父亲建议他去向一位远方亲戚——一位老钟表匠请教。他感到很诧异,钟表匠也懂得写诗吗?但最终他还是按照父亲的建议做了。

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里面陈列着各色各样的名贵钟表。这些钟表,诗人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外形像飞禽走兽,有的会发出鸟鸣声,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从中取出一只式样特别精美的金壳怀表,这只怀表不仅式样精美,更奇异的是:它能清楚地显示出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还能准确地标明月份和日期。这简直是一只“魔表”,诗人爱不释手,他很想买下这个“宝贝”,就开口问表的价钱,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这“宝贝”换下青年那只普普通通的表。

诗人对这块表真是珍爱之极,时刻都戴着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渐渐对这块表不满意起来。最后,竟跑到老钟表匠那儿要求换回自己原来的那块普通的手表。老钟表匠故作惊奇,问他对如此珍奇的怀表还有什么感到不满意。

青年诗人遗憾地说:“它不会指示时间,可表本来就是用来指示时间的。我戴着它不知道时间,要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有谁会来问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运行呢?这表对我实在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老钟表匠还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诗集,意味深长地说:“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吧。你应该记住:怎样给人们带来用处。”

诗人这时才恍然大悟,从心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行动点拨

虽然长者和大师一般都比较慈爱和宽容,但是想从他们那里学到知识和道理,也必须懂得一定的方法:

1.不要以貌取人,上了年纪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必定会对名利、金钱、外表的浮华等看得很淡泊,他们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喜欢出风头和标新立异。所以,如果只凭外貌来识人,是很难发现他们的。

2.要对他们表现出“请教”的诚意,年长的人都希望年轻人对他们有足够的尊重。如果你作出随意的姿态,恐怕难以获得他们的帮助。 3.对于他们那些具有深刻含义的话语和忠告,要反复咀嚼和思量,并认真地践行。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它们的指导作用。

要一点主动,要一点谦逊

经典案例

有一次,梅兰芳在一个大戏院演出京剧《杀惜》,演到精彩处,场内喝彩声不绝。

这时,从戏院的角落里传来一位老人平静的喊声:“不好!不好!”

梅兰芳寻声望去,原来是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

于是,戏一演完,梅兰芳就用专车把这位老先生接到住地,待如上宾。

梅兰芳恭恭敬敬地说:“说吾孬者,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者见梅兰芳如此谦恭知礼,便认真指出:“惜姣上楼与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你为何八上八下?”

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疏漏,低头便拜,称谢不止。

以后每在此地演出,必请老者观看并请其指正。

权威分析

主动与谦虚,是打开贵人心扉的可靠钥匙。如果梅兰芳没有这两种精神,这位老者必定不会说出他的错处,并对其进行指点。

谦逊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因为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你看到自己的差距。否则,骄傲自大,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主观武断,轻者使工作受到损失,重者会使事业半途而废。

而主动是另一种优秀品质,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守株待兔的人都会被淘汰出局。任何一件事都不能靠等待去完成,抱有这种态度的人最终只会一事无成。只有躬身自省、主动做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这两种品质是相辅相成的,一味谦逊而失去主动的争取,就会使人陷入被动的局面,太过主动、不懂谦逊又会让人显得咄咄逼人,只有将这两者互相融合,才是最完美的选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要放下架子,不耻相师。

事实上,每个人与贵人之间的帮助都是相互的,贵人也会从对你提供的帮助中找到成就感和扶持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