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现实
小李是上海一家公司的技术员,由于刚从高校毕业,对实际工作操作还不熟悉,在第一年中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可圈可点的表现,他自己也灰心丧气。同事们看到他成绩平平,也不免对他轻视起来。看着与他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的工作都有了很可喜的进展,小李的心里非常着急。但是他又确实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自己明明努力工作,而且最初的基础也不差,为什么现在却落在人后呢?正在他困惑的时候,这家公司的领导找到了他,这位领导告诉小李他发现小李有一个可贵的优点,就是理论基础扎实,而且还表扬了他这一个优点,并把他放到车间里进行锻炼。结果一年以后,小李凭借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再加上实践经验,设计出了一种省时、省力的操作流程,为该公司带来了大笔利润。后来,更加得到领导的重用,升职为公司技术部的主管。
行动点拨
对小人物施与知遇之恩,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用人不必有所拘泥,对于有才华、有创意的年轻人,不妨加以重用。如果按照某人的资历,他还排不上某种位置,但他的能力却足够胜任,那么你可以任用他,这样他会为你的破格提拔心怀感激。
2.重视小人物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优点,并据此将他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比如某人的业务能力不强,但是长得人高马大,强壮威武,那么可以安排他做保安系统的工作。如果某人的思维不够有创意,难以胜任一些高难度的工作,但是心思缜密、小心谨慎,那么可以让他去做会计。
3.用适时的提拔表示你对小人物的重视。当他们取得一些小成绩之后,可以对其进行稍微夸大的表扬,然后提拔他做更重要的工作,这样做能够不断地激发小人物的工作潜能,使其不断得到新的进步和发展,并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与小人物交往,细节不容忽视
经典案例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英国赫赫有名的作家迪埃德·基普林。
基普林跟佛蒙特州的一个名叫卡罗琳·巴勒斯蒂的姑娘结了婚。婚后,基普林便在该州的布拉特利博罗市修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然后搬到那儿住下来。他的舅子比特·巴勒斯蒂虽然只是普通人,却和他是极要好的朋友,他们工作休息都常在一块儿。
后来,基普林买下了巴勒斯蒂的一块地皮,并互相说定:巴勒斯蒂有权收割这块地上的青草,可是有一天巴勒斯蒂看见基普林正把这块草地改建成花园,这可把他气炸了,他坚持认为,基普林改建花园应该经过他的同意,当即出言不逊,骂了起来,基普林也不示弱。于是佛蒙特这块草地之争便结下了两个朋友之间的冤仇。
几天之后,基普林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碰见了他的舅子巴勒斯蒂。后者坐在一辆双套马车上挡住了去路,硬要基普林下自行车让他过去。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基普林丧失了理智,发誓要到法院去告他舅子。一场耸人听闻的案子就这样发生了。新闻记者们从各大城市向布拉特利博罗蜂拥而至,消息传遍全世界。最后,他还不得不按照法庭宣判,他跟他的妻子一起永远离开他在美国的这幢住宅!
权威分析
与小人物交往要注意细节,这是因为小人物的内心可能有些自卑,但这种自卑表现在外却是过度的自尊和爱面子,而且这些人心思细腻,往往一个平常人不会注意的小细节也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情绪波动。
就像案例中的巴勒斯蒂一样,本来基普林改建花园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他却从中看出了基普林对他的“不尊重”,毕竟改建之后他便无法再收割青草了,所以,导致他们之间冲突的原因归根到底只是一个小细节。
细节能伤害人,也能够成就人。也许,是你无意间为一位避雨的老人送上的一把椅子,会让
您获得平步青云的机遇;也许,是你在他生日时送上的一盏特别的明灯,竟会让移情别恋的
他回心转意;也许,在电梯口和下属亲切地打声招呼,会使你赢得他们的爱戴;也许,只是
你对妻子的一片浓浓爱意,也会带来亿万的财富……细节就是这样的神奇,细节就是这样的
不可思议。
把握好与小人物相处的细节,你的成功会因此而多一些把握。
联系现实
一位商人在街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心中顿时生起一股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扔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
没走几步,商人忽然觉得无缘无故给一个推销员一元钱似乎不妥,他赶忙折转身来,从卖铅笔人的摊位上拿起几支笔,很抱歉地解释说:“对不起,我忘了取笔了,希望你不要介意。”停了一会儿,商人又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有明码标价。我给你一元钱,为什么就不肯拿铅笔呢?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刚才的冒失。”
几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商人,他双手递上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您可能已经忘记我了,我虽然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您。您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跑来,并告诉我是一个商人为止。谢谢您的指点!”
商人听了,露出满意的笑容。
行动点拨
与小人物交往,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1.形象细节
哪怕是与再小的人物约好了见面,也要像与合作伙伴商谈一样重视自己的衣着和装饰,这主要是要表现出一视同仁的样子,就是说你没有因为他是小人物就轻视他。
2.说话的细节
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在与小人物交往时,尤其要警惕这一点。比如,在对某一群体讲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措辞,不要轻易流露出对某些行业、某些地域的人或者某种性格的人的轻视和偏见,因为你的话很可能就刺痛了在座某个人的心。很多小人物比普通人更敏感,更容易多心,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另外,与小人物开玩笑也要掌握分寸,不要伤及他们的自尊。
3.处世细节
日常生活中,在小人物面前不要表现你某个方面的优越感,不要不顾他人的感受,更不要通过某种关系搞特权。因为在小人物的心中很可能有强烈的公平正义感,某些人物的特殊化会让他们感到愤慨和不平。
别让你的荣耀暗淡他人
经典案例
大文豪萧伯纳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与仰慕。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崭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给他说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
后来,一位老者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华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者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宗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刻薄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
权威分析
萧伯纳能够收敛锋芒,将才华用到有用的大事上,积蓄力量,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他的成功是与那位老者分不开的,这位老者就是他的贵人。
在生活中,任何人没有必要表现得比别人优越,一方面你可能会伤害他们尤其是小人物的自尊心,让你们的关系出现裂痕;另一方面,还可能会招来他们的嫉妒,甚至憎恨,最终惹祸上身。收敛锋芒,与他人共同进步,这样您会得到更多的贵人。而且,也会与他人的关系更加融洽,没有太多的烦恼。
当你取得一些好成绩的时候,当你受到上司的表扬的时候,当你的某方面能力明显高于他人的时候,千万不要洋洋得意,更不要当着他人尤其是不如你的人的面表现出来。因为这样做一方面不利于自己戒骄戒躁,继续进步,另一方面会引起他们的不快,即使你无心自夸,也可能被人误解或者让小人物感到自惭形秽。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们都本能地排斥和反感他人取得的荣耀。因为他人的荣耀暗淡了他们自身的光芒,这也就是葛斯蒂安所说的“所有的优势都令人嫌恶”。了解这一点,对于处理你与小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联系现实
亚梅的工作能力很强,她应聘到了一家跨国公司。在参加工作的前几个月当中,她每天都对同事们使劲夸耀她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她新开的存款户头,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成功的事情。结果,她在新同事之中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为此,她很苦恼。后来,她去咨询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在听完王梅对自己的情况描述后,对她提出一些建议后,希望她今后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们说话。
王梅按照医生的话去做了,她发现周围的同事们都有很多事情要夸耀,喜欢把他们的成就告诉别人。王梅在同他们闲聊的时候,就少说或不说,请他们把欢乐告诉自己,并与他们共同分享。很快,王梅在新单位里就有了不少朋友。
行动点拨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在无意间用自己的荣耀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或自信心,所以仅仅懂得这个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失意人面前不谈得意之事,无论你多么需要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都不要去触碰这一方面的忌讳。比如,在刚刚失恋的人面前,不要表现出幸福甜蜜的样子;在被辞退的朋友面前,不要谈自己的仕途得意……这样做也是善解人意的体现。
2.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要吹嘘自己。大多数人都讨厌自我夸耀的人,哪怕你说的是事实,也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平凡的人们也可能因此而降低自己的自信度,这种做法绝不是聪明人的所为。
3.要发自内心地理解小人物的心态和处境,而不要只做些表面文章,想办法让你的荣耀变成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而不是对他们有所帮助,当这些小人物有朝一日成为大人物之后,他们也可能成为你的贵人。
第五节 学而不厌
——师长是你的精神贵人
师长为你带来人生的无形资产
经典案例
清朝的名臣曾国藩早年在京城留心结交了倭仁、吴廷栋、何桂珍、何绍基、梅曾亮、汉学家邵懿辰、刘传莹等朋友。他结交的这些朋友,往往是在当时有一定声望,但是还没有真正登上政治舞台的人。他们的出身、地位、名声相差不大,没有互相利用、互相倾轧的必要,反而结下了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真正友谊。曾国藩后来办大事,这些人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曾国藩的师友中,以当时的名儒唐鉴地位最高,对曾国藩的影响也最大。唐鉴曾经教导曾国藩治学方法,告诫他读书要专一,要先进入门径,并指导他精读《朱子全集》,给曾国藩的理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曾国藩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一直对他以师礼相待。后来唐鉴去世,曾国藩不但为他向朝廷请求赠谥号,还给他写了铭文。
在这些师友中,理学大师倭仁对曾国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唐鉴不同,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修身方法上。曾国藩原来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主要记的都是生活琐事,经过倭仁的教导,他主要记自己一天的得失,时刻反省自己,强化对自己的要求。正是从这时开始,曾国藩的人格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专心学问,不尚空言。
每个人各有专长,而且都是心怀大志、不甘堕落之辈。朋友间经常往来,互相鼓励,互相针砭。这些人后来都有一定的成就,也为曾国藩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权威分析
“师长”这一类贵人对人的帮助和影响大多是精神层面的。他们或者为人指引前进的方向;或者在人受到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或者教给人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这种帮助所起到的作用不可能像资金支持和提拔升职那样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相反,这种帮助是耳濡目染、长期浸润,让人在无形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往往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综观古今成功人物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贵人给人的帮助和指点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时候,他们竟能改变人的一生。
启功先生得遇陈垣校长,莫泊桑得遇福楼拜,罗曼·罗兰得遇托尔斯泰都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例证。
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并不断延续自己的成功,就必须始终以“学生”的身份和心态立身处世,重视师长这一类贵人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
联系现实
孟臣是国内一位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新闻感兴趣,并在少年时代成为学校自办报纸《校园生活》的小记者。
北京市一家日报社的新闻编辑陈悦然先生,每月都会到孟臣所在的学校讲授一个小时的新闻课程,并指导《校园生活》报的编辑工作。有一次,孟臣负责采写一篇关于学校教导主任张雪老师的文章。由于当天有一个同学聚会,于是孟臣敷衍了事地写了篇稿子交上去。第二天,陈悦然把孟臣单独叫到办公室,指着那篇文章说:“孟臣,这篇文章很糟糕,你没有问他该问的问题,也没有对他做全面的报道,你甚至没有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着,他又说了一句令孟臣终生难忘的话:“孟臣,你要记住一点,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