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36486300000025

第25章 发现生命中的关键贵人(2)

4.问“错”,问“弯路”。其实,有的时候,不同的人在同一条成功路上跌倒过的原因是相同的,可能是由于人性的某些共同的弱点。所以,问这些错误就等于给自己打了预防针,避免了走弯路。

与优秀的人共事

经典案例

三国时创造了指南车和新式丝绫机的马钧,也曾得到过好友傅玄的大力支持。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写了《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水利方面的一本有一定科学价值的书。顾炎武之所以能写出这本著作,与他的朋友耿橘有很大关系。耿橘是个对水利很有研究的人,他在做常熟知县时,先后开浚了福山塘和奚浦,还写过一本《水利全书》,对于如何根据地势高低来决定蓄泄,如何根据水系来进行开浚,都有周密详尽的规划。这些都给了顾炎武以启发。没有这位好学友,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就很难问世。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学友们的帮助。他在掌握黎曼几何之前,只是取得了狭义相对论的成功。后来朋友们帮助他掌握了黎曼几何,才促使他发现了广义相对论的奇妙世界,建立了科学史上罕见的功勋。

权威分析

正像一句俗话所说的:“交友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一个人如果交了爱吹牛穷聊的朋友,便难免陪着他云天雾地、海阔天空地夸夸其谈,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话匣子”;如果交了爱玩爱闹不学无术的朋友,少不了一起去游游逛逛,打打闹闹,久而久之,自己也可能成为不求上进的浪荡鬼;但他如果交上了积极上进的朋友,谈的是学习、学问、成功,交流的是知识见闻,久而久之,自己则可能潜移默化而好学不倦,追求起真知,变得热情自信、视野开阔,这样从中得益就无可估量了。

在生活中,有时你距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找到实现目标的资源。克富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如果我们想要把“也许伟大”的想法付诸行动,就必须寻找那些能助你上进的朋友的帮助。

在北京翠宫饭店高级会所能够看到诸多“中国中关村企业家俱乐部”会员的身影,其中不乏频频在各种媒体上露面的鼎鼎大名之士。该俱乐部会员多为各IT公司老板,俱乐部就像一座桥,把方方面面的人聚集起来,在这里可以交朋友,找商机。定期举办的行业讨论及技术推广活动等成为重要的交流平台。

这种做法对于我们寻找贵人也有很重要的启发,多交能帮你上进的朋友,拓展成功者的人脉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善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如果我们经常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把许多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那么我们自身的发展也一定会加快,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联系现实

小明和小王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同时从一所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而且都找到了秘书的工作。不同的是,小明的老板比较和蔼,工作也比较清闲,而且工资很高。小王的老板比较严格,他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经常需要加班,工资反而没有小明高。

小明劝小王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再另找一份,但是小王坚决不同意,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对小明说:“虽然公司现在的情况不太好,但是我觉得我的老板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人物,他以前在一家大的出版集团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看问题的眼光和做事的方式都与众不同,我相信他必定有一番作为,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在这样一个老板的身边工作,能学到许多在别处学不到的东西。”

小明听了之后不以为然,为小王没有接受他的劝告而感到遗憾。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小王确实生活得很累、很辛苦,小明则既轻松又宽裕。但是在他们毕业六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小明仍然是那位和蔼老板的秘书,而小王则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当上了老板。

行动点拨

与优秀的人共事,就要向他们学习,下面的一些做法可以参考:

1.多与优秀的人一起行动,争取不要落在他们的后面。因为人对环境有一种本能的适应,如果你总是与杰出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你的素质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留意优秀之人的做事习惯。这一点也很重要,优秀的人可能行动力强,可能从来不拖延,可能有长远的眼光,这些都是你要学习的地方,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凭借高学历或者与人的关系才崭露头角的,一些他人不留意的细节可能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3.学习优秀之人的好心态和思维方式。优秀之人的思维方式一般都会与众不同,这也正是“思路决定出路的道理”。可是思维方式不是天生的,也不会归某个人所有,所以,他们可以用,你也可以用,学到了这些,你也有可能成为优秀之人。

用榜样激励自己

经典案例

好莱坞影星阿诺德·施瓦辛格曾在健美杂志上发现了自己的榜样——健美先生力士·柏加。

施瓦辛格出生于奥地利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就对举重健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他发现了自己的榜样柏加以后,每天都梦想着成为力士·柏加。

而年轻的施瓦辛格不是一个空谈与做白日梦的人。他花尽了零用钱,搜集了在奥地利可以买到的美国健身杂志。他一方面努力学习英文,一方面到处请人帮他翻译这些杂志的文章,以了解健身的原则。他还去做“童工”,赚到的钱都用来买健身器材。

在当年的奥地利,健身被视为粗鲁不雅,因此,施瓦辛格的行为受到父母的大力反对。但他的志愿、欲望与意志力,都是锐不可当的。无论家人怎样阻挠,无论人家怎样视他为怪物、不正常,他还是我行我素,一心追求“健美先生”的理想。

他被征入伍之后,仍然不放弃健身。他还情愿被罚,偷偷跑出军营,参加“少年欧洲先生”的选举,并得了冠军。兵役服完之时,施瓦辛格已经拿了四项“健美先生”的奖项。

有了奖金,加上雄心壮志,他便写信给偶像力士·柏加。力士·柏加有感于这位遥远国度年轻人的热忱,竟然邀请施瓦辛格到美国的豪宅一游,并且亲自将健身的窍门传授于他,令施瓦辛格的进步一日千里。

后来,他获得了一届“国际先生”、三届“环球先生”与连续六届“奥林匹克先生”的荣誉。

权威分析

施瓦辛格获得了成功。他在演艺界成就了事业,不仅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电影演员,而且成为一个有地位的电影制片人,被视为好莱坞最有势力的人之一。这一切归功于他一开始就把一位成功人士作为自己的偶像和榜样,并让他激励自己不断取得进步。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的榜样也可以成为贵人,因为他能够激发出人的全部力量。

综观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曾受到榜样的激励:有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也有在某个特定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甚至有小说和神话中的人物。鼓舞人心的榜样能向你展示什么是可能的,并给你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动机、力量和希望的源泉。

有很多人找到了自己最初的榜样,这些人会成为他们一生的楷模。主持人奥普拉·温弗时的事迹就是典型例子。奥普拉在童年时代就阅读了男女英雄们的事迹,并将这些故事里的榜样深深铭记在心。后来她说是这些英雄人物为她提供了一扇“开放之门”,给了她希望,而且让她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

“榜样”不只指在书上、电视上了解到的“名人”或“偶像”,在现实生活中,在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出现自己的榜样。

只要善加利用,“榜样”能够激发出人内心的积极力量,借助这种力量,很多普通人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功。

联系现实

有一个女孩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连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非常悲观和忧郁,当医生教她做一点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时,她就像没有听到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但老人非常乐观,女孩很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之后,她将邻居的老人当成自己的榜样,用他说的这句话激励自己,她决定努力做运动,无论多么艰难、多么痛苦,都要咬牙坚持下去。她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取得一点进步了,她就以更大的受苦姿态来求得更大进步。甚至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但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开始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中,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行动点拨

为了让榜样成为我们的贵人,可以借鉴如下做法:

1.像著名作家和演说家克里斯托弗·海格提说的:你可以建立一个你自己的“榜样资料库”。首先选择3到4个能够真正激发你的人。也许他们的梦想和你自己的梦想极其相似,也许他们遇到的障碍也是你最惧怕和担心出现的。

2.尽可能多地学习榜样们怎样在艰难状况下保持前进的步伐,以及他们是怎样战胜艰难险阻才实现他们的梦想的。

3.找一些榜样的照片,把它们挂在你自我反省的地方。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地方,那就将照片挂在你的办公室里或其他你能经常看到它们的地方。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这样,他将林肯的画像挂在白宫的办公室里,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就会看着画像问自己:“如果是林肯,他会怎么处理呢?”

4.当你面对挑战或感觉灰心失望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榜样,让他们的精神处在你的位置,想象他们也曾有过与你相同的处境,而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并以此激励自己。

第二节 凿壁偷光

——名人是你的王牌贵人

有超强影响力的人是王牌贵人

经典案例

刘勰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生活极为贫穷,但他笃志好学、博经通史,《文心雕龙》是他的代表之作。他生活的年代盛行门阀制度,一个人出身的贵贱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上的高低,像刘勰这样出身低微的平民,自然默默无闻,无人知晓,因其社会地位,《文心雕龙》写成后也根本得不到重视。但刘勰本人十分自信,深知自己著作的价值,不愿意看到用心血写成的书稿湮没,决心设法改变这种局面。

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有着很高的声望,刘勰想请他评定写成的《文心雕龙》,借以赢得声誉。但是沈约身为名流,哪能轻易见到?但刘勰想出了一个主意。一天,刘勰事先打听到这几天沈约有事外出,于是背上自己的书稿,装成卖书的小贩,早早地等在离沈府不远的路上。当沈约乘坐的马车经过时,刘勰乘机兜售。沈约喜欢读书,当即停下来,顺手取书一阅,见是自己没有读过的书,便随手翻阅起来。这一看,沈约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即买了一部带回家去,放在案头认真阅读。在以后上流社会举行的聚会中,沈约还不时地向别人推荐这本书。当时文坛的人见沈约对这本《文心雕龙》如此推崇,大家群起效仿,争相传阅,刘勰很快名声大噪。

权威分析

《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果然没多久老百姓都不穿紫衣服了。

为什么齐桓公的喜好会领导全国的风潮呢?并不是因为齐桓公更精通服装的设计,而是因为齐桓公是有影响力的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有影响力的人。

人们不仅对权威这样,对名人也容易有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利。这就是名人定律。

刘勰正是利用沈约这一有超强影响力的人做贵人,才使自己得以脱颖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