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忌一意孤行
是朋友就要同舟共济,对好友之计应认真考虑,妥当采纳。也许你无视这点,每遇一事,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无视朋友之见,依旧我行我素,结果自己吃亏,朋友受累。这必定使朋友感到失望,认为你太独断专行,不把朋友放在眼里,是个无为多事之人,日后渐渐疏远你。所以你在遇事决策时,应多听并尊重朋友的意见,理解朋友的好心,即使难以采纳的意见,也要说清楚,使人觉得你在尊重他。
在与朋友办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上几点,你才能与朋友相处得和谐融洽,才能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
第二节求同学办事的妙法
保持联系,加深感情
有的人认为:同学之间只不过那几年的缘分,时过境迁,相互之间也就没什么值得留意的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校期间,同学天天见面,嬉笑玩闹,不亦乐乎;一旦毕业,亲疏远近就靠自己维持了。要知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为同学,说明缘分不浅。虽相处时间不长,但这中间的关系值得珍惜,值得持续下去。如果你与同学分开后,还能保持相互联系,那对你的一生,或者说对你将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理想都会很有好处,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许是你从未想到的。
但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未联络过,再碰面时,你会发现再难找到共同话题;若托他办事可能就很难了。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甘心情愿地帮助你。现代社会联系方式也多种多样,没有时间聚会、写信,就打打电话,发发手机短信,还可以在网上同学录或者QQ、MSN、YAHOO上留言、聊天……没有相见却酷似相见。
认识到了这些,就要与过去的老同学经常保持联系,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样,在必要的时候才能得到同学的帮助。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和机会有很多,你不妨参考下面几点:
1.祝贺有喜事的同学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发个电子邮件,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身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应该有所表示,否则,就会失去一个联络感情的绝好契机。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
2.安慰陷入困境的同学
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3.积极参加同学会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真是中国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它说明了同学关系已越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所限,不受空间所限,只要有“聚”,那份关系,那份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同学关系能在你危急关头帮上大忙,或许还能帮助你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无论同学帮助我们做了什么,这都是我们平常努力的结果。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以后,从来就没有联络过,别说请求同学帮忙办事了,可能他连你姓甚名谁都记不起来了。所以,只要你希望同学能帮上你的忙,就应当多与他们联络感情。
向同学袒露困难,让其主动帮忙
王华经营着一家小公司,虽然发不了什么大财,但每年的生意还算兴隆,家中生活殷实富足。因此,王华对自己的小公司也充满了信心。几年时间过去了,公司的业务在稳定中有了长足的发展,王华决定趁机扩展业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不够谨慎,他的一家上游供应商出了问题,货款早已经打过去了,可是供应商却迟迟没有发货。等他来到那家公司探询究竟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了。十几万元的货款一下子没了踪影,他的生意马上陷入了困境。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几年的心血,竟然在一次轻信中化为泡影了。为了维持资金周转,他必须为他的客户马上进货,可是货款都没了,又能到哪里去进货呢?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他忽然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他大学时的同学刘力。刘力大学毕业后就从事了房地产行业。他从开始的一名小小的业务员,已经做成了一家建筑企业的老总;现在,刘力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王华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行业内小打小闹而已,一般情况下还攀不上刘力这个高枝。因此,他一直没有主动接近过刘力。可是现在,进货的问题迫在眉睫,他公司的生死存亡就寄托在这一线希望之上了。或许刘力能帮得了他,他找来刘力的电话号码,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刘力的声音,刘力了解了王华的情况之后,为老同学的遭遇深感不幸。事有凑巧,刘力那里正好有一笔存货。对于老同学的这个请求,他答应把自己的存货以较低的价格先转让给了王华,并且对付款期限给了他一定的宽限。这样,王华的公司有了喘息的机会,后来经过王华的一番努力,公司终于走出了困境。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不是刘力的帮助,王华的公司可能早就不存在了。虽然,王华在平时并没有与刘力有过多的联系,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他还是想办法,向同学袒露自己的困难请求发达的老同学帮忙。这使他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走上社会后,昔日的同学所面临的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机遇,难免就会出现单位不景气、不被重用的境遇,而有的同学却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向同学袒露困难,可以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同情,或许会得到一些机会。通过同学劝导,也会增强自己的信心。
萍萍与阿紫是高中同学,阿紫没有考上大学,在一家工厂工作,萍萍上了大学被分配到一家企业工作,但是,她在企业改革中下岗了。一次,在同学聚会上,相互见面之后,萍萍递给大家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清洗抽油烟机”以及联系方式。阿紫看到萍萍这个样子,于是就让她明天上门给自己清洗抽油烟机。第二天,萍萍早早地去了阿紫家。萍萍的清洗并没有因为是老同学就马马虎虎,反而比其他人擦得更加仔细。清洗完毕后,阿紫多给了萍萍费用,被予以拒绝,说:“老同学,我是吃这碗饭的,如果你有机会可以多向别人推荐我,但是钱不能多收,这是我的规矩。”此事给阿紫的影响很大,以后她经常给萍萍介绍活儿做,萍萍也因此收入好起来。
萍萍在失业后并没有自暴自弃,在同学面前觉得低人一等,而是采用积极的方式,利用同学聚会介绍发展了自己的业务,获得了同学的帮助。
向同学袒露困难,请求帮助是可以的,但这只是一时之法。如果一味地诉苦只能博得一时的同情,要获得大的收成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请同学帮忙也要给予适当的回报
请同学帮忙时,也要给同学适当的回报。借同学之力,联系别人,同别人打交道办事,不要忘了向同学表示感谢和给予回报。
有的同学非常直爽,当自己不能帮助解决问题时,就会介绍给其他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无论是自愿的还是求上门去的,无论事情办没办成,都应该对同学表示感谢。
英子毕业时没有门路,找不到工作。通过同学关系找到某单位人事处处长,请求在该单位工作。恰巧本单位缺乏这样的人才,于是就留了下来,但并没有确定成为长期合同工。
英子到该单位后,由于疏忽,并没有及时通知同学。在一次聚会中,处长与那位同学见面,同学问起情况,方知其已经在单位上班了。那位处长是个重义气的人,当时没有说什么,心里总觉得英子办事不周到,欠考虑。从此,对英子“另眼相看”。
其实同学只是出于关心,并没有什么坏的念头。而处长的想法是:英子不够意思,不会办事,有时欠考虑,不会有大的发展。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再去看人,当然就会有毛病了。
不管怎样,通过同学牵线搭桥,尽管同学没有出什么“力气”,但缺少了这块跳板,就无法将事情做好。通过同学的关系办事,实际上也是使同学欠别人的人情,利用回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是一种礼貌行为,同时也能够使同学感到受重视,更为了以后自己再有求于人的时候方便开口。
同时,对于经由同学的关系建立的关系来讲,回报同学意味着“懂事儿”,意味着尊重同学的关系,而对于同学使用金钱建立的关系,更应该进行回报,并及时沟通,以防同学与那位之间产生隔阂,互相猜疑,影响同学的关系。
给同学送礼办事的讲究
我们经常说“礼尚往来”,意思是说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礼”是人们交往办事的润滑剂,有了礼就会减少不少办事的阻力。求同学办事,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仅要有礼,而且需要送礼。
给同学送礼要记住:“活礼”胜于“死礼”。
平常我们所说的礼貌、礼仪、礼节,其实就是约定俗成的“死礼”,求同学办事离不开这些“死礼”。但是在现代交际中,最为通行的是那些可以千变万化,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作为办事敲门砖的“活礼”。所谓“活礼”是送礼的“礼”,它大多情况下指的是礼品。
可能有些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种做法与那些请客送礼、走后门的人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送礼”了。 有一次,孔子带着子路等几名弟子去郯,途中恰好碰到了当时著名的贤士程子,他们彼此倾慕已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两人车盖相抵,热情交谈。
日薄西山,临别之际,孔子让子路从车上拿五匹帛作为馈赠程子的礼物。子路心里很不乐意,他认为男子若不经人介绍就与人会面,女子若没有媒人牵线就出嫁,是不符合礼的规定的,君子不能与这种人交往,而且孔子还常教导自己这样做。所以子路闷闷不乐地立于一旁,没有听从孔子安排。
过了一会,孔子见子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又催促了一遍,子路仍以老师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规定为由不予理睬。
孔子见他倔脾气上来了,就耐心开导说:程子是当今天下的贤士,如果现在相见不予馈赠,恐怕终生难以见面了。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于是就照办了。
孔子通过送礼以表达对程子的敬意仰慕,联系情感。这说明圣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要送礼呢?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当然,如今送礼,已不是单纯的仰慕,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送礼给同学,不外乎为了联络感情,搞好关系,而搞好关系的目的,除“情”之外,还可为自己日后办事提供方便。
2.给同学送礼的门道
前面提到了求同学办事也要送礼,但礼要会送,而不能乱送。
(1)“礼”要送在前面
拜访同学,最好采用“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策略,先把礼物一放,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只要有礼在,态度准没错。但是也有的情况下,需要先办事,再送礼。例如,有时候请求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办一件小事,如果上来就送礼,显得有点儿小题大做,这时候你就可以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一定要认真帮我办,事成之后我请客!”同学听了这话,一定会尽力的,当然并非为了你的这句话。另外,把握不大的事情,最好也不要先送礼,因为这种情况下对方心理上容易产生压力。
(2)送礼要在平时送
关系需要经常维护,同学之间需要常走动,送礼最好平时送。如果有了急事之后再找到同学门前送礼,未免让人感到有些势利。到了这个时候,即使你提上大包小包的东西,人家也未必会给你这个面子。
(3)送礼,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生活中常发生这样的事,你带着礼物请同学帮忙,他答应了。过了几天,你问他时,他却说:那天去的人比较多,忘了什么事。这时你才想起,上次去的时候恰逢节假日。求同学帮忙,不要凑在节假日给他们送礼,否则,他们容易“贵人多忘事”。
相关的细节最好参考前面讲送礼的专门章节。总之,求同学办事也需要“礼尚往来”,而且更要讲究送礼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