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整天奔波,挨家挨户去找那些大富豪和大企业家,但有谁愿意投资干一项与己毫无关系的事业呢?又有谁愿意投资干一项也许没有任何成功机会的冒险事业呢?安德烈每天总是带着失望和疲倦回到家里。
经过很长时间的奔波,总算有一位好心而开明的大企业家表示愿意提供赞助,他甚至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费用,同时他还向安德烈提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希望这项冒险计划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是不是削弱了这次探险的意义呢?
安德烈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两人经过商量,决定让安德烈继续去募捐、扩大影响。但是,尽管安德烈想尽办法,跑遍全城人们的反应仍然很冷淡,安德烈非常着急,情急生智,他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探险计划写成一篇极其详细严谨的论文,用大量证据论证了这项计划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然后,他请那位开明的企业家想方设法把这份文章呈献给国王。
经过一番周折,国王终于见到了这篇文章,他对这个大胆的计划感到很新奇,于是召见了安德烈,并询问有关探险的一些具体情况。两个人谈得很投机,最后安德烈要求国王象征性地提供一些小小的赞助,国王慨然应允。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新闻界对国王关注此事予以报道。既然国王都对这件事感兴趣,那么许多名流、富豪也都跟着对探险一事纷纷予以关心,捐赠了大笔费用。许多普通民众也因此开始对这项计划感兴趣了,大家都明白了探险的意义。安德烈的事业终于不再是他一个人苦苦奔波的事业,而是变成了一项公众的事业。就这样,安德烈终于成功了!
巧借他人的力量和威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韬略。安德烈正是借助国王的力量,才使自己的探险事业取得了成功。
所以,当你去求人办事时,不妨试一下狐假虎威的办法去换取别人的帮助。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可以“借用”的“老虎”呢?你可以参考下面列举的几个主要类型:
1.“老虎”可以是一位强大而有权有势者,他与你抱有同样的梦想,而且愿意帮助你的事业。
“老虎”可能是一位有权有势者,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情愿伸出手来,助你一臂之力。与此相似,你是否注意到许许多多的小鸟在大水牛的背上,它们吃掉水牛背上的虱子和蚊子,让水牛免遭虱蚊噬咬之苦,而水牛则为小鸟提供栖身之处和保护。
2.“老虎”也许是一个组织或者协会,它的梦想和观点与你的一模一样。通过跟别人携手合作,同心协力,你能够制造出这样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势,即老虎就在你后面。
3.“老虎”或许是你的职位或者工作头衔。孤家寡人常常势单力薄,微不足道。然而,如果你为一位能够呼风唤雨、有权有势的雇主工作,你就不再仅仅是一位无能为力的孤家寡人了。
4.“老虎”也许是你的才智,或者是你的工作。假使艾萨克·斯特恩从来没有拉过小提琴,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成为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艾萨克·斯特恩。通过精通这种乐器的本领,艾萨克·斯特恩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由于同样的原因,不管你从事哪种专业,你的工作都能成为你的“老虎”。
由此可见,“老虎”并非仅仅指的是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这是值得给予重视的一点。生活中的“老虎”当然不仅限于以上几种,我们应该时刻注意那些能让我们提高声誉和形象的人物及事情。他们都有可能是我们能成功地求人办事的所谓的“老虎”。
旁敲侧击,达到自己的目的
求人办事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此时,如果你学会了委婉的表达方法,旁敲侧击,也许能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战国时期,各国都兴建城墙。韩国也不例外,而且完工的期限规定得很死,不能超过半个月。大臣段乔负责主管此事。结果还算顺利,就是有一个县拖延了两天。于是段乔就逮捕了这个县的主管员,将其囚禁起来。这个官员的儿子为了解救父亲,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员子高,让子高去替父亲求情。子高答应了这件事。
第二天,子高就去拜见段乔,两人见面后,子高并不直接提及释人的事,而是和段乔共同登上城墙,故意左右张望,然后说:“这墙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功劳这样大,并且整个工程结束后又未曾处罚过一个人,这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不过,我听说大人将一个县里主管工程的官员叫来审查,我看大可不必,整个工程修建得这样好,出现一点小小的纰漏是不足为奇的,又何必为一点小事影响您的功劳呢。”
段乔听子高如此评价他的工作,心中甚是高兴,觉得子高的见解也在情理之中,很快便把那个官员放了。
这个故事中,失职官员之所以能够获免,归功于子高的求情。子高为求情先给段乔带上一顶高帽子,然后就事论事,深得要领,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其实,一般人都存在顺承心理和斥异心理,对那些合自己心意的就容易接受。因此,在求人办事时,完全可以旁敲侧击,巧言游说,便容易成功。
所以,在办事的时候,不容易采取正面措施直接达到目的,就可以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这样就能较容易地办成事。
第六节用“激将法”让对方出手办事
利用对方的声誉作为“激将”的理由
求人办事,如果直求、婉求都没有效果时,不妨采用“激将法”激对方出手。人的声誉就可以作为“激将战法”中的武器。
当年,裴文是大唐开元盛世时期东都洛阳的一位将军,剑法超群。
他家亲人亡故,为表达他对死者难以磨灭的敬意,他想请人在天宫寺绘制一幅壁画,一来为亲人超度亡灵,二来也暗合了自己的嗜好。于是遍访各地,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画师。
一日,裴文来到天宫寺,巧遇画家吴道子和书法家张旭。
他热情迎上前去,主动报上姓名,盛情邀请二位艺术家到一家酒店“便宴”。他们也不推辞,口呼“幸会”,脚已毫不犹豫地迈向酒店。
席间,裴文虚心请教画坛之事。吴道子像是遇到知己般大谈画坛境况。裴文直点头,大叫深刻、精辟,很受启发。
酒过三巡,裴文道出自己的心事,并分别给他们送上玉帛十匹、纹银百两,作为作画、题字的酬礼。
哪知二位艺术家笑意全消,立刻冷若冰霜,拂袖而去。
裴文见状,心想大概是两位艺术家嫌这报酬太低,有羞“大师”的名声。
他立即痛心疾首,带着痛改前非的诚恳表情拦住二位,赶忙赔礼道歉:“二位先生莫嫌钱少,等画做好之后,我再补齐。”
吴道子听罢,怒从心起:“裴将军不是太小看人了吗?”说罢,气呼呼地转头就要走。
裴文觉得十分难堪。他想,论社会地位,我不比你们低,我是将军;论本事,也是各有所长,说不上谁高谁低。你画画得好,字写得棒,我的剑术亦堪称一流。今天我屈尊求画,反在这公共场合受到冷落,好生尴尬。裴文不由怒气上升,一时难以压下。
裴文有个“毛病”,一怒就要舞剑,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什么大师!什么书圣!画圣!我看是欺世盗名,徒有其表!光会舞文弄墨,描些香草美人,于世道无补,甚至不能助我尽一份人子孝心……还不如咱手中这把剑,可以斩妖驱邪,换来人间太平。有能耐来呀,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吴道子、张旭听着,面面相觑,不禁汗颜,看罢舞剑,上前与裴文长时间地热情握手、拥抱。“刚才不是我们故意使你难堪,实在是我们太厌恶铜臭味。我们绝不为了钱而出卖艺术。”
说罢,吴道子灵感大发,挥动大笔,在画壁上舞墨作画,一口气绘成一幅巨型壁画。这就是吴道子平生最得意的《除灾灭患图》。
裴文在怒气中暗示了吴道子和张旭徒有其名,怀疑他们是否真称得上是书圣、画圣。吴道子和张旭听完后当然感到自己的声誉受损,因此就毫不犹豫地挥毫泼墨。
所以,在求人办事时,不妨以他人的声誉作为激将的理由,激对方出手相助。
戳到对方的痛处,激对方出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处,求人办事时,戳到对方痛处也能成为激发他人办事的巨大力量。戳到对方的痛处,可以根据人性的弱点,从道义的角度去激怒他。让对方感到不再是愿不愿意去干,而是义不容辞地必须去干。
中国人历来都比较重视“礼”和“义”,从这两个方面戳对方的痛处,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凭着“礼”求来了军师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用“义”求得了关羽、张飞的忠肝义胆、生死相随,为他建立富饶的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樊口时,他势单力孤,继续与曹军对抗无异于死路一条,所以他除了与盘踞江东的孙权联手以外,别无他计。去江东与孙权谈判无疑需要一个智勇双全的将才,能够担当此任的非诸葛孔明莫属。诸葛亮自荐过江,最终说服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最后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当时,孙权是一个年仅26岁的将军,血气方刚,自尊心很强。诸葛亮是怎样打动他的呢?其实他正是利用孙权这个弱点,用言语刺激孙权的自尊心,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志转变了。
诸葛亮见到孙权时这样说:“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港东举兵,刘备在港南集结,目的都在与曹操争夺天下。眼下曹军势如破竹,威震天下,空有英雄气概是无法抵挡曹军南下的。加上刘备之军渐渐败退,将军您宜早做应对,仔细斟酌才是。如果贵国实力能够与曹操对抗,就与他断绝外交;如果无力与其对抗,不如迅速解除武装、俯首投降算了。可依我看来,将军只是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犹豫不决。可是目前形势急迫,不容您费时考虑,希望马上定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听到此话禁不住一愣,反问道:“按你所说形势如此严峻,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孔明回答说:“此言差矣。齐国壮士田横您应该知道,他在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宁可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备是汉室后裔,具有帝王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士慕其英名,纷纷前来投奔。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与不成,只有靠天命而定。岂可向曹贼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吴国拥有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更岂可轻易言降?”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事实上他没有足够的实力抗击曹操。
于是又向诸葛亮问道:“眼下除了刘备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抗衡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
对此,诸葛亮早有准备,他说:“刘备确实吃了败仗,但现在军力仍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南下,早已人困马乏。而此次为了追击我们,曹军的骑兵一昼夜竟跑了300里,早已成为强弩之末,这种力量就是连鲁国最薄的绢布也无法穿透。再者,曹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士,不习惯南方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之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备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此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剩下的就只有看将军您的决断。”
孔明这一番精辟的分析,指出强敌之短处,强调刘、吴联合的潜力所在,最后把事情成败的关键又推给了孙权自己,可谓步步高招,神机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孙权下定决心,联蜀抗曹,最后发生了三国时期的大决战——“赤壁之战”。
此事,诸葛亮之所以能够与孙权谈判成功,关键在于他采用了激将之法,戳痛了孙权的自尊心。对于血气方刚、智勇双全的孙权来说,使用其他的计谋也许无济于事,而激将之法也许再合适不过了。
再如,二战时期有这样一个例子。
美国海军军官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用非同寻常的审讯方式,从一名纳粹分子的口中获得了德军机密。他就是利用激将法成功的。
当时号称“狼群”的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横行一时,对盟军的海上运输构成严重的威胁。更令人吃惊的是,德军还研制了一种感音鱼雷,即将投入战斗。盟军派出了大量的谍报人员想搜寻有关的情报,但都一无所获。
不久,美军在大西洋击沉了一艘德国新式潜艇,碰巧有一名曾参与感音鱼雷制造的军官正在艇上,他名叫汉斯。美军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审讯,但汉斯立场顽固,软硬不吃,最后美军把任务交给了海军军官泰勒。
泰勒会说流利的德语,知识渊博,风流倜傥,他不把汉斯当作俘虏反而与之交上了朋友。通过长期的接触,泰勒的风度、才华使汉斯佩服极了。
一天泰勒邀请汉斯到家中下棋,两人边下边谈,气氛融洽。“你为什么不审问我?”汉斯提出了他一直想问的问题。“你不过是一名普通军官,有什么好问的?”泰勒不屑一顾。“你错了,我是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优秀的鱼雷军官!”高傲的汉斯有点被激怒了。“得了吧,老弟,就你那三流海军,还有什么鱼雷?”泰勒更轻蔑地摆了摆手。“请不要小瞧我们,我们不但有鱼雷,还有比你们更先进的感音鱼雷!”汉斯有点控制不住了。“哈哈,感音鱼雷,你别编神话了。”泰勒用嘲讽的大笑刺激汉斯。汉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顺手抓过一张纸,画出了鱼雷的原理图,以证明自己没有讲神话。就这样,美军轻而易举就获得了感音鱼雷的秘密,研究了对策,使得德国的这一新式武器没能发挥出任何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