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62

第62章 赫洛克效应:顺着毛摸,让倔驴听你指挥

赫洛克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的一个实验,他把公司员工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斥责和批评;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

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其它三组。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但表扬的效果明显。

表扬用在教育小孩子身上更能体现效果,孩子都是顺毛摸的“小驴”,非常希望别人能够肯定、表扬他。这些表扬的话对于他们来讲就是加油站,能够一路往前冲。在教育小孩子时,能够时时给予他们表扬和赞同,那么与孩子沟通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教育效果自然也就很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个性过分鲜明,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形式,做事特立独行却又很聪明的人。他们不会随意听人指挥,任人摆布,呼来唤去。如果你太老实,觉得这样的人“不听话”,完全没有可用价值,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种人,就如“恃才傲物”的斗士,是一股积极的力量,他们能为人际的真正和谐创造良好的氛围。由于他们很多时候太过倔强,不会随意听从指挥。如果遇到不能识别“千里马”的人,他们往往就会对“倔驴”恨之切切,当然不能让“倔驴”听其指挥。只有欣赏他们、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才能够驯服他们。他们才愿意心甘情愿的跟随自己的伯乐。

在农村的人,以前出门都是要骑驴的。但通常驴有股倔脾气,一般都是怎么也不让人骑。于是,有经验的老人就会说:“你顺着驴的毛摸,它就服贴了。”一试,果然不错。

其实,人和驴在这一点上还是有共性的。都需要投其所好,给其所需,才能被乖乖地驯服。这样一来,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表扬,顺服不是万能良药,对一部分人是可行的,如果对所有人都采用一个待人接物的模式,那么,必定对有的人来说很有效果,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智慧的枷锁。所以说,对人不能太一板一眼,不能太老实。《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一“兵不厌诈”,是一个很好的指导理念。对有些人要来硬的,威慑力下出成果;对有些人,则要顺着个性、顺着毛摸,鼓励出奇效。

美国阿肯色州佛里斯特市电视机厂因经营管理无方,面临倒闭的危险。他们聘请了一位日本人做新领导。这位领导人上任后,连做三件出人意料的事。

第一件事是邀所有工作人员会餐,并赠送每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会餐中,新领导提出厂里太脏的问题,后来大家一齐动手,把工厂清理得焕然一新。第二件事是新领导亲自会见工会代表,表示“希望得到工会的支持”,这又调动了工会的积极性。第三件事是把被解初的老工人接回来,这些人感激不尽,拼命干活。三件事过后,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对于手下的人,很多的时候秉着感恩的心态,会收获更多的人心。人心所向之处,就是力量的汇聚地,成功的摇篮。这位新领导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顺着工人们的性子来,用仁慈代替强压,从而聚拢人心。

顺着毛摸,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收到奇异的效果。而且,“顺着毛摸”的关键,就是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想对方的所想、所需。而不是一味只想着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加于人,否则,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细想想,的确是那么回事。与人交流中,如果别人哪壶不开你提哪壶,人家肯定反感,你的目的也很难达到。反过来,如果你“顺着毛摸”,说人家爱听的话,做他们想做的事,对方在感情上就接受了你。,此时再表明你的观点、提出你的要求,事情就可能顺着你需要的方向发展。

人际关系中,以柔克刚,与人为善,把对手当作知己来对待,正是以和为贵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许多人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学会以柔克刚,软硬有别的待人,要求具有下列活的思维。

(1)识别你所要交往的对象是否是“倔驴”。

(2)与人为善,人人都需要理解者和认同者。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感同身受,这种做法更能将“倔驴”感化。

(3)采用因人而异的服人手段,以柔克刚是让倔驴听从指挥的有效手段。

“做个有心计的人”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有的表面上看起来沉默不语,似乎很好对付;而有的则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毫不掩饰地想做人际关系中的“中心”。对前一种人需沉着应付;而对后一种人则可以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用化水的温柔部下柔情的陷阱。那么,收服“倔驴”就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