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61

第61章 东方朔定律:让聪明的人为你做事

东方朔说过:得士则强,失士则亡。“士”,是我们所言的聪明人。集合众人之智慧,肯定比一个人的聪明绝顶有用上千万倍。把每个人的智慧和创新都溶入到团队中去,互相协作,善于沟通,充满关怀,才能克服任何困难。

正所谓“聪明的人永远都在做事,愚蠢的人永远都在发誓”,聪明的人皆是有用之才。成功者依靠聪明的人来拯救危局,对杰出人才不遗余力地千呼万唤,是事业反败为胜甚至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谋略。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今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李嘉诚由一个微贱的打工仔成为华人首富,“长江”企业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他的巨大成功离不开“让聪明的人为自己做事”的法则。

在企业创立之初,企业主最希望有忠心耿耿、忠实苦干的人才。而李嘉诚身边的盛颂声、周千和就是这样的人才。李嘉诚对他们予以重用,奠定了早期成功的基础,很快让企业发展起来。

创业阶段是艰苦的,如果没有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共识,员工很容易见异思迁。所以创业之初,李嘉诚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为大家树立榜样,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当时,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佐李嘉诚创业,是长江劳苦功高的元勋。

1980年,李嘉诚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盛颂声因移民加拿大,才脱离长江集团,而李嘉诚和下属为他饯行,使盛氏十分感动。另一名元老周千和仍在长实服务,他的儿子也加入长实,成为长实的骨干。

有人说:“李嘉诚这个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色彩,是一个成效极佳的合作模式。”

李嘉诚则认为:“长江实业能扩展到今天的规模,是要归功于属下同仁的鼎力合作和支持。”

令李嘉诚骄傲的是,他的公司在过去十多年中,中高层行政人员流失率不到1%,比香港的任何一家大公司都要少得多。背后的东西值得研究。

从李嘉诚经商的成功经历,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李嘉诚的成功是因为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商界英才。个人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有聪明人帮你,要想把生意做大、把企业搞活,必须借助聪明人的力量。

强者周围多有谋臣策士,使之行事顺畅;一旦强者由于自己的无知而陷入僵局时,自有这些谋士帮忙使之化险为夷,并代为之辛劳廖战。因此,善于使用智者,实在是一种罕见的大德。

而善于让聪明的人为你做事,也是一种智慧。藉众人之学而自广才识,最后达到集众人所学之大成。依靠聪明人的血汗和才识,让他们各显神通,把真知灼见都掏出来,为己所用,壮大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而这与他善于广泛听取臣子意见,借助他人智慧密不可分。唐太宗一直思考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的问题,宰相魏征的意见是:“任何人只听一面之辞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作为一国之君只有广泛听取意见,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而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象大海一样,容纳更多的能量,增加自己的实力。”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才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中,刘邦能够打败项羽,从而建立西汉王朝,是与他的人才战略分不开的。刘邦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筹集粮草、保证运输畅通,我不如萧何;挥师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

善于借助聪明人的智慧成事,要注意采取如下行动策略。

(1)善于发现聪明人

聪明人并不一定是各个方面都全能的人才,只要有一方面是对我们有用的,就可以为我们所用。而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伯乐,能够准确判断他人的优势和长处。

(2)让聪明人为我们所用

采取有效方式,借助聪明人的智慧取得成功。实现目标必须借助有效的合作方式,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聪明人,也要会用聪明人,与他们建立默契与信任,让他们各施所长,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

“做个有心计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凭一已之力已达不到目的时候,你就不得不考虑别的出路,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社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这条不寻常的路就是让聪明的人为你做事,为自己分忧解难,运筹布局,并在关键时刻赢得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