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24

第24章 预留退路:给别人出路就是给自己机会

生活处世,就得与人打交道。因此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矛盾冲突误会等等。这个时候,怎么处理和应对这些事情,可以说是一门学问,还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

常言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遇到与他人间的矛盾,能够做到宽以待人,给他人出路,也相当于给自己机会,为自己预留退路。这是一种待人留余地的美德和糊涂哲学。既能尊重自己,又能迎得别人的尊敬,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义。

如果遇事穷追不舍,于人于已都没有好处。聪明人,特别是做事有“尺度”的人,都会适当考虑别人的想法,留下回旋的余地。

丙吉曾是西汉的宰相。他的车夫是驾车的好手,能够把车驾的既快又稳。但是这个车夫却喜欢喝酒。一天,车夫刚喝点酒,丙吉就传令备车。车夫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把车备好。这次,丙吉是去参加一个仪式,十分高兴,衣着也很华丽。丙吉出来后,就闻到一些酒气,心中已经有些不快。丙吉刚走到车前,车夫突然忍不住,不仅吐了一车,还吐了丙吉一身。丙吉的属官当即就破口大骂:“左右给我拿下,打出相府,永不录用。”

这样一来,车夫的酒被吓醒了。自知闯了大祸,跪下向丙吉求饶。总人也觉得他要倒霉了。谁知丙吉不动声色的说:“以醉酒的名义赶走一个有用的人,拿他以后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只要不再犯即可。”于是车夫对丙吉感激不尽。

有一次,车夫外出,正碰上一位信使送紧急信件。打听知事匈奴大兵侵犯云中郡和代郡。车夫顾不上自己的事,马上回去禀告了丙吉。最后还建议丙吉及时统计这两个郡不能胜任的官员, 以备皇上问起。果不其然,皇上几天后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相关事宜。丙吉对答如流,得到了皇上的大力赞赏。

丙吉就是因为宽容别人的过失,给别人出路,最后才得到了回报和帮助。其实,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的进一步打下基础。给朋友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这就是容忍得助的鲜明印证。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说话做事总是不会给人留下余地,搞得对方经常尴尬。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们自己处在这种状况,当然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那么我们也一定会怀着感激的心去对待宽容我们的人。所以,最大受益者还是勇于宽容别人的人。

《菜根谭》上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这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宽容忍让不仅不会招致麻烦,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宽以待人,礼让三分,一定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与”就是“得”。

因此,学学礼让出路,也给自己成功的出路和机会。

(1)冤家宜解不宜结。

世上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关键在当事人能否放的下心中的郁结。把事情看的淡一些,问题解决了就给对方留下回旋的余地。否则,过分的计较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会树立起敌人,反而得不偿失。

(2)留一步,让三分。

凡事向前看。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求得他的信任与感激,再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那么就多了一个很可信赖的朋友。朋友多了,社会性实力就会强大,同时能够弥补个人能力的种种不足。这时会发现,退一步,活动空间才是最宽阔的,行为也有多种选择。

“做个有心计的人”

其实,退让三分,给别人出路,应该在一个“忍”字上下功夫。学会忍耐他人的小缺点,小错误,甚至忍耐有时的不公和无礼。心胸开阔,气度卓然,能够忍耐的人,肯定能看到更为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