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23

第23章 经营靠山之道:成也靠山败也靠山

利用自己的拼搏奋斗能成就一番事业者不在少数,但是有人相助,有个靠山倚靠,总比单打独斗来得轻松愉快,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大。做大事,很多时候,没有了靠山就相当于没有了倚靠,而没有了倚靠就不可能做成大事。

正如现在的人更加的“势力”一样,此“势”就是我们获取利的靠山。只有充分发掘自己的靠山,才能成功;而如果这个“势”没了,靠山倒了,那么我们的利也相应的轰然倒塌。所以,成也靠山,败也靠山。关键是能够把握好我们的靠山,为自己留好进退的路。

因此,想要追求财富又想要依靠捷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为自己寻找一个靠山,在适当的时候自己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其壮大。倚重这些靠山,营造强力的连接,不仅会减少个人的风险,还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

吕不韦出生于卫地一个“家富万贯”的大商之家。自幼在商人家庭的熏陶之下,又生长在当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社会巨变,无论是为保住万金家资,还是谋求个人的发展空间,他都必须将经商的范围扩大到卫国之外。

在秦昭王四十二年,他做买卖到了邯郸,遇到了秦王送到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吕不韦凭借职业的敏锐洞察力和政治眼光,立刻看出“此奇货可居”,决心利用异人做一笔一本万利的政治投机生意。吕不韦经过一系列的阴谋策划,最终当上了秦国的相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吕不韦通过把经商之道巧妙的运用于政治,先扶植自己的靠山,然后又借助靠山让自己发展强大。对他来说,运用这一谋略,确实取得了一本万利的效益。

寻找有力的靠山,帮助自己施展抱负,成就事业。这是吕不韦作为商人的精明之处。他呈现给我们两个方向的选择靠山的准则:

(1)一定要选择有潜力的靠山。靠山的潜力无限意味着我们的回报无限。

(2)在靠山还不足以强大到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鼎力相助是一种绝对值得的投资。在必要的时候,结交与你的命脉息息相关的人物,做大你的靠山。靠山的强大也意味着我们的安全和成功。

但是即使有了靠山,也不能认为从此高枕无忧。靠山并不是永远屹立不倒的。靠山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死荣辱。因此,选择靠山时也要择善而从,因为成也靠山,败也靠山。只有选择好的、有用的靠山,最重要的是靠得住的靠山,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三国争霸之前,周瑜曾在袁术部下为官,但并不得志,仅被委任为一个小小的居巢长,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县令。

在他的任上发生了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周瑜身为父母官,看到这种悲惨情形却一筹莫展。这时,有人献计说在他的管辖界内有一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境殷实富裕,且乐善好施,不如向他去借。

无奈之下,周瑜只好亲自登门拜访鲁肃。寒暄客套完毕,周瑜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就是想借点儿粮食。”

鲁肃见周瑜举手投足间器宇不凡,料定他日后必有一番作为,因此哈哈一笑说:“此乃区区小事,兄当奉送。”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被深深感动了,两人至此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在江东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并将他推荐给孙权。日后,鲁肃终于得到机会,成就自己的人生大业。

从此处我们可以衡量周瑜和鲁肃的择人之道。袁术此人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周瑜在他手下当然不能施展抱负和才能,实在是屈才了。这个靠山当然不可靠。

而鲁肃就很慧眼识真人,一眼就能看出周瑜日后定能有所作为,所以积极拉拢这个靠山。他日后的成就很好的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看来,寻找靠山,一定要寻找那些靠得住的很重要。

依靠靠山,要会像吕不韦和鲁肃一样,火眼金睛,识得靠得住的靠山,为自己谋好进退之路。

(1)找对靠山。

靠山对我们的利益起着决定作用。靠得住的靠山,对我们有着不同凡响的影响,成也靠山败也靠山,找对了才是关键。

(2)积极拉拢。

要与靠得住的靠山主动建立关系,发展友谊,寻求合作机会,实现利益捆绑。一旦对方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那么,你所获取的回报也就会丰厚无比。

(3)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靠山是一个动态的变体,不可能给我们提供永远的荫蔽。所以,不要只紧抓一个靠山就高枕无忧,一不小心靠山倒了还有可能牵连我们。所以,为自己想好退路至关重要。

“做个有心计的人”

一个人必须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倚重他人,依靠或引导别人为自己出力出钱,才能赚到大钱。所以人都应该深知经营靠山的重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靠山倒下,给自己的带来重大命运转折,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