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年,明世宗所居住的永寿宫发生了火灾,只得徙居别殿。徐阶劝皇帝重修永寿宫,第二年改名万寿宫。相比之下,皇帝对劝他居住南城的严嵩,已有几分不悦。
而这时徐阶又指使道士借着扶乩来昭示严嵩的奸行。嘉靖皇帝素来迷信法术,听了道士所言,不免心动。徐阶认为时机趋于成熟,就暗中支持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的不法之事。等到邹应龙的奏疏呈给皇上之后,徐阶却特地到严嵩府中去拜谒严嵩。严嵩很是高兴,并且让严世蕃把全家妻儿老小都带到徐阶面前,托付给他。徐阶一回家,他的儿子就暗示他说:“现在正是报仇雪耻的时候。”徐阶假意斥责他说:“要是没有严家我就不会有今天,亏负良心与他作对,别人会怎么看我。”严嵩派亲信之人侦探徐阶的心意,很是放心。此时皇上把严嵩罢免回乡,徐阶仍是假意关心。
回到家乡江西宜春的严嵩,并没有吸取教训,而他的儿子严世蕃被充军到广东后没多久,却悄悄逃回了原籍。在家乡,父子二人继续为恶不悛。袁川府推官郭谏臣因公事到严府去,严府恶仆不但戏弄郭谏臣,而且还用瓦块投掷他。郭谏臣一怒之下,就上疏给巡江御史林润,揭发严府强暴侵占的罪行,告发他们聚众谋反。林润马上驰疏奏报朝廷。皇上立即下令将严世蕃等逮至京师。
这时,严世蕃还对前途毫不在乎。他聚集其党羽私下谋划,认为“聚众以通倭”的罪名大,必须设法隐瞒。还补充填写杨继盛、沈炼之狱的事,这样既可激怒皇上,又可得到赦免。谋划好了以后,他又让他的党徒到处去宣扬。于是主持审理案件的刑部尚书黄光异等人听信了传言,草拟了这一内容的疏稿,准备进呈给皇帝。
他们先将此疏稿带给徐阶过目。徐阶对一切都已心中有数,问三人:“疏稿在哪里?”三人马上呈给徐阶看。徐阶看后,将他们带到内室,屏退左右,对他们说:“你们认为严公子是该死,还是该活呢?这个案子是想判他死罪呢?还是想判他生还呢?”三人说:“写上杨、沈之案正是要判他的死罪。”
而这时的徐阶却摇头,并讲出如果这样写,他们正是中了严世蕃之计。三人这才猛然醒悟。可是对于奏疏究竟如何写才能置严世蕃于死地,仍没有主意。
这时只见徐阶马上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疏稿,说:“拟议久矣。”三人一见,喜出望外,疏中历数了严世蕃的种种滔天大罪,特别突出了他的“潜谋叛逆”。徐阶知道,仅此一点,就足以治严世蕃以死罪。
果然不出他所料,皇上震怒,命三法司核实后奏闻。就这样,严世蕃终于罪有应得地被判斩首,严嵩被黜为民,严府被抄,这使人心大快。后来严嵩老病而死。
历史经验与智慧:
官场如战场,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最好是懂得暂时退让隐忍,通过筹谋妙算然后再置其于死地。这才是做事机智之人,这也是徐阶的聪明之处。
张良绝食——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显露才能是一种智慧,不显露才能更是一种大智慧。
西汉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智慧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请他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候。
张良的谦逊,很多人颇为不解。陈平就曾问张良说:“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
陈平见张良一笑不答,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
张良敛笑正容:“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贵为列候,我还有什么悔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了。”
张良从此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一次,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忍不住问张良说:“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
张良随口一叹说:“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抉择啊。”
张良的心腹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时下大局已定,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张良从不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枯坐良久,最后只轻声说:“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
群臣悻悻而去,张良的心腹对张良说:“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下大事,大人怎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怅怅道:“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忌怪于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吕后派吕泽去强求张良,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见他们出山相助太子,自知太子羽翼已成,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
吕后听了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道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得了的。”
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闻你为炼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的大臣或杀或贬,却独对张良关爱有加。
历史经验与智慧: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一个智慧出众是好事也是坏事,会为你惹来众人的非议和嫉妒,甚至是杀身之祸。懂得收敛自我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这样的人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往往都能保全己身。
锄奸之道——欲擒故纵,放长线钓大鱼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等待最佳时机。
后蜀17岁的小皇帝孟昶在接受群臣朝拜之后,突然有人高叫:“陛下,为保国泰民安,臣提出要掌管六军,请陛下恩准!”
孟昶定睛一看,原来是李仁罕。他稍一思索,便答道:“朕准你掌管六军。”
退朝后,孟昶想:这老臣李仁罕多年来在朝中目无法纪,横行霸道,今天,又要掌管六军,看来他是欺我年幼刚即位想趁机揽权。有朝一日,他必有夺权之举,看来此人不可留!可他在朝多年,势力大,弄不好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对,欲擒故纵!
不久,孟昶又加拜李仁罕为中书令。这让李仁罕更加骄横了:“我是托孤之臣。圣上不仅让我掌管了六军,还加拜我为中书令,还打算过些天封我为公呐!”
他的言行也更加放肆,孟昶感到他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
两个月过去了。李仁罕焦急地等待孟昶封他为公。一天,圣上传旨召他入宫。李仁罕趾高气扬地入了宫。
“李仁罕听旨——”
“臣在。”
“朕今日赐你死!”
李仁罕一愣,马上大叫:“臣有何罪?”
“你图谋不轨,在禁军将领中宣称禁军只能听从你的指挥,其他无论何人的命令都不能听,你把朕置于何地位?你动用府库之银建私宅,你还……”
李仁罕当时就傻了,连声在叫:“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就这样,孟昶欲擒故纵,终于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一代明君康熙除去鳌拜的故事,再次说明了这点。
根据祖宗的惯例,康熙满14岁那年举行了亲政大典。可是亲政后的康熙帝,仍然没有实权,鳌拜继续大权独揽。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终于在如何对待苏克萨哈的问题上公开化了。
苏克萨哈是顺治皇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一向为鳌拜所妒忌。在一次朝会上,鳌拜对康熙大帝说:“苏克萨哈心怀不轨,蓄意篡权,我已下令将他抓了起来。请皇上同意将苏克萨哈立即正法。”
此时康熙尽管对鳌拜的做法不满,可自知实力太差,远不是鳌拜的对手,所以只好忍痛。鳌拜一回到家,马上传令绞杀苏克萨哈,同时诛杀了他的一家人。
康熙决心除掉鳌拜。但是,康熙心里清楚:鳌拜羽翼丰满,并且掌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亲信党羽遍及朝廷内外;鳌拜本人也身高力大,武艺高强,平时行动总是戒备森严。康熙帝深知要除掉鳌拜绝非一件易事,弄不好,他这皇帝的位子也就别想再坐了。
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康熙帝最后定下了剪除鳌拜的计策。
第二天鳌拜上朝时,康熙帝不露声色,也不再提苏克萨哈的事情。
没过几天,康熙帝给鳌拜晋爵位,又加封号,又给鳌拜的儿子加官晋爵。
康熙一面故作软弱无能,稳住鳌拜,一面挑选了十几个机灵的小太监,在宫内舞刀弄棒,练习角力摔跤。康熙帝自己也加入摔跤队伍与小太监们对阵取乐。鳌拜进宫奏事,也认为是小皇帝瞎折腾,闹着好玩。
从表面上看,朝中大事一切照旧,鳌拜还是那样为所欲为,康熙对鳌拜还是那样信赖,鳌拜渐渐放松了戒备。练习拳棒和摔跤的小太监们,技艺逐渐纯熟。康熙见时机已到,决定向鳌拜下手。
一天,康熙派人通知鳌拜,说是有要事请他立即进宫。鳌拜直奔宫中,刚一进宫门,十几个小太监打打闹闹地挨近了鳌拜。说时迟,那时快,大家一拥而上,拉胳膊扯腿地将毫无防备的鳌拜翻倒在地。
等鳌拜反应过来,感到大事不妙想要挣扎反抗时,十几个小太监已牢牢地将他制伏在地,哪里肯让他脱身。
康熙正言厉色地对鳌拜说:“你欺凌幼主,图谋不轨,飞扬跋扈,滥杀无辜。今日下场是你罪有应得。你鳌拜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待我查清你的罪行,一定严惩,绝不宽待。”
历史经验与智慧:
退有时只是为了更好地进,特别是自身的力量还处于弱势的地位时,更应该多一些隐忍,等待机会成熟之时才大显身手,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学习历史故事,对于年轻人在社会上竞争生存是应有所启示和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