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的职业生涯
36450200000009

第9章 职业资格认证

情景再现

荆襄地区一向也是清流派根据地,一共有六大豪族,分别为庞、黄、蒯、蔡、马习。荆州刺史刘表在清流派中身分极高,名列“八俊”之一。因此当荆州陷入动乱,刘表以中央官员单身赴任时,便得到蒯、蔡两大家的支持,尤其是蒯越兄弟的谋略,使荆襄地区很快地安定下来。蒯越及蔡家的蔡瑁,都成了刘表“政权”的重要支柱,刘表还娶蔡瑁之妹为续弦,双方有密切的亲戚关系。

但蒯、蔡两家的过度支持刘表,加上刘表一向注重虚名,如同徐庶对他的批评——“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即尊重善人却不能重用之,厌恶恶人却又不能去除之。因此,其他以“名士”自居的四家,一向对刘表“敬而远之”,常明显地不予以合作,但刘表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六大名族中,以庞家力量最大,庞家的领袖便是替诸葛亮取“卧龙”外号的庞德公,庞德公慷慨重义气,交游劳动人民广,学问又好。刘表几次请他出仕,都遭到婉拒。《后汉书·逸民庞公传》中便有这么一段记载:有一天,刘表亲自去拜访庞德公,劝说道:“先生不肯出来为官,日后遗留些什么给子孙呢?”庞德公笑着表示:“我和别人不同,别人留给子孙危险(伴君如伴虎),我却留给他们安全(独善其身)。”

刚在隆中定居下来的年轻诸葛亮,对庞德公非常敬重。据说十七八岁时,诸葛亮便主动拜入庞德公门下为“小徒弟”,经常“独拜床下”、“跪履益恭”,颇为虔诚。庞德公原本只认为他是位早熟又懂礼貌的年轻人而已,只允许他借重府内藏书,并未给任何指导。但不久,善于观人的庞德公便看出年轻的诸葛亮有他不凡的一面,进而加以特别照顾。他对诸葛亮的才气寄予很大的希望,并以诸葛亮住在隆中,便称之“卧龙”,一位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俊杰,如同一条蛰伏在大泽内的卧龙,只要气势造成,必可直上去霄,施展非凡的要事。这个雅号,又经由庞德公所赐,年轻的诸葛亮一夕之间,成为荆襄地区的名人。

诸葛亮的智慧

庞德公赐予诸葛亮的“卧龙”称号,无疑是一纸“职业资格证书”。有了这一纸证书,诸葛亮“企划人才”的地位就确立了。

诸葛亮就算再熟读兵法,对天下大势如何了如指掌,但是如果没有得以别人的订可,他不可能半自己的才智真正挥出来,甚至,很可能一辈子都只能举藏于隆中,“卧而不醒”。究其原因:

第一,诸葛亮本性严肃,行动谨慎,交友不多。这在英雄豪杰辈出的乱世时期,特别是文人相标榜的社会中,是很难被别人看中而纳入麾下的。因为真正的伯乐并不多,不见时人对诸葛亮的才华“莫之许也”吗?至少刘备就是费尽周折才知道并找到这位“卧龙”的。

第二,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比,既然自视大贤,就算他不是那么严肃、谨慎,也不能毛遂自荐,去推销自己,这也是封建文人的一大致命弱点——好面子。

第三,当时世道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上至岌岌可危的东汉政权,下至各路诸侯,都不可能通过正规的“招聘”途径求才纳贤。像诸葛亮这样既无地位,又无生活保障的农民文人来说,受关注的可能就更微乎其微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庞德公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诸葛亮的职业生涯初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当人们提起诸葛亮时,还以“卧龙”相称,这一纸证书,真可谓流传千古了。

职场生存经

当今社会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人都想成功地立足于社会,个个都想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都在尽力地争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而招聘单位也越来越看重职业资格证书。初中文凭的人很难晋升白领阶层,没有相关职业认证的人只能对薪水诱人的工作望洋兴叹。

从本质上讲,职业资格认证就是品牌的认证。在现代的职场世界中,公司有其CEO,员工有自己的CEO,“一个人的单位”也有CEO。所以,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设计自己的品牌。

确定个人的品牌,要从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开始。企业在打造品牌的时候,通常会采用“特色——实惠”的模式。事实表明,某种商品或某种服务的每一种特色,都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可以确认的实惠。问问你自己:我做的哪些事可以让自己增值?我过去做过哪些事是可以用来提升我的个人品牌的无形资产?这样做可以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个人品牌的价值。

接下来就是推广自己的品牌了。当今社会,羞怯和谦虚是很难得到奖励的。就像企业一样,要想保持品牌的知名度就必须保持高水平的曝光率。和做广告一样,建立人际关系网,找人推荐,在单位参加或者主持会议都是增加曝光率的方法。不过,必须要记住,曝光率过高也容易带来潜在的麻烦。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知道品牌形象是多么容易被破坏,为此他们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想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的人,也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即你的言行必须始终符合自己的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