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的职业生涯
36450200000053

第53章 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情景再现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诸葛亮名义上仍是军师将军,但实际已负起宰辅之职。

当时,益州风气十分腐败,法令废弛,特权横行,官僚与地方豪强勾结,鱼肉百姓,胡作非为,致使农民和官府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益州号称“天府之国”,事实上,创造的财富都让官僚与豪强剥夺而去,农民生活非常艰困。

诸葛亮新官上任,决定厉行法治,进行彻底整顿。他特别强调治实不治名,从实际情况出发,讲求实效。由于他的不留情面,益州地区的官僚大感吃不消,于是开始指责诸葛亮“刑法峻急”而不“广德量力”,纷纷要求他“缓刑弛禁”,益州大老法正作为代表与诸葛亮进行交涉。

法正当时已是蜀郡太守,也是成都地方豪强之首,他对诸葛亮说:“昔日汉高祖进入关中时,废除了秦国苛刻的法令制度,与老百姓约法三章,宽禁省刑。为此,关中老百姓无不感激他的恩德。如今我们刚用武力占据益州,对老百姓还没有恩德,便先滥用权威,强行压制,恐怕不妥得当吧!所以,我们在日后的执政过程中,最好放宽政策,减少刑罚,以争取地方人士的支持和信任。”

诸葛亮听后,笑着回答:“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王实施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造反,汉高祖针对这一弊病,采取宽刑弛禁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但益州的情况大不相同。刘璋为无能之辈,控制不了官僚与豪强,以致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因此,从地方豪强到政府官僚,均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君臣之道,也逐渐被破坏。对于这些不遵纪守法的人,刘璋过去总是宠爱他们,封他们做高官。官位高了,他们反而不觉得可贵;顺从他们,施以恩惠,恩惠到顶了,他们反而轻慢无礼。这些就是益州目前最大的弊病。现在我们威之以法,让法令行于此后,人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恩德;限制爵位,爵加之后,人们才能感受到爵位的尊荣;刑法和恩赐相辅而行,上下程序正常,政治才能清明。”

诸葛亮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制定出了与现实情况相符的策略,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实施这一策略,表现了他面对具体问题,善于进行具体分析的才能;表现了他善于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和制定相应策略的智慧。

他认为,秦国是以军事恐怖主义完成统一的,却也和各诸侯国产生不少仇恨,为压制反抗,故以严刑峻法进行控制。秦国局面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权力不被认同,却又强加压制而造成的。治理这样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争取共识,让国家权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基于这些原因,汉高祖才决定施以宽容的政策。这是极其科学、合理的。

诸葛亮明白,益州当前的状况与汉高祖入关时的大不相同:刘璋政权荒废政事,蜀国法令不彰,致使国家权力不被尊重;执法的官僚怠惰成习,致使特权横行,国家权力不张,老百姓反而遭到剥削。因此,他决定以严刑峻法来整顿官僚的行为,以重建国家权力的威信。

他认为,汉高祖入关时的天下局势,可称之为乱世,而益州政局,应称为弛世。“弛世”的表现是国家权力不被尊重,官僚荒怠,民众玩法,因此以重典来整顿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乱世”是国家权力不被认同,彼此各持不同立场,争执不休,因此以宽容的策略来争取共识是十分必要的。

诸葛亮采取“严”的策略,体现了他治国的决心和力度,目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他认为,对当前的政治局面不适宜实施“宽容”政策,过分的宽大仁慈易使人误以为执政者软弱无能,进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只有施以严法,才足以治豪强官吏。

诸葛亮的智慧,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职场生存经

决策是取胜的关键。对于如何制定决策,卓越的领导者都懂得这条经验和方法: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也就是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避免不了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往往习惯按照固有的经验或方法进行处理,这样就容易被老一套办法所束缚,提不出更高明、更富有新意的见解和主张,最终,问题也常常不能圆满地被解决。要想更好地解决问题,必须打破固的思想观念,丢掉老一套办法,根据具体的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市场形势、市场行情是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也是不断变化的。卓越的领导者不可死守一隅,而应根据市场变化的趋势,灵活地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要想驾驭市场,做到随应变,就必须认真分析构成市场发展趋势的各个要素的变化情况:

1.分析本行业的变动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位置都发生着变化,有的不容地被新兴待业所替代。

2.分析总的市场趋势。它由各待业的市场趋势汇合而成,又制约着各行各业的市场变动情况。因此,只有统观全局,才能看清市场的发展趋势。

3.分析竞争对手的动向。市场的发展趋势虽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对它的反映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色彩,因此每一位领导者做出的决策,都各有特色,而且有时候相差甚远。分析竞争对手的动向,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市场变化有一个全面认识。

4.分析自己的情况。对比企业过去与现在的产销情况,可明确本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把各方面的分析与本行业的市场调查综合起来,就可大致看出今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