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的职业生涯
36450200000037

第37章 分配工作是一门学问

情景再现

刘备汉中称王后,率领文武官员,回到成都,开府治事。但汉中地区属重要战略国防前线,必须派出重量级大将镇守。群臣大多认为刘备必会派张飞当此重任,张飞私下也“以心自许”,当仁不让,以为非他莫属。

但总领军国大事的诸葛亮却出乎众人所料,选中了不被大家看好的牙门将军魏延,并提升他为镇远将军,担任汉中太守。

这个人事决定的确令众人吃惊不小。

魏延是在荆南攻略战时,主动投奔刘备的荆州将领,他对刘备相当倾心,当年说服老将黄忠,放弃长沙防御战,使其阵前倒戈的便是魏延,因此相当得到刘备重用。

魏延办事积极,企图心强,因个性强悍,人际关系一向不佳。但他待士兵颇为体贴,与他们同甘共苦,深得军心,在战场上更是一员猛将。汉中战役中,魏延军团虽附属于黄忠军团,但建功甚多,即使不满他为人的同僚,也不得不服气。

当刘备大会群臣,郑重宣布这项人事决策时,他当着众大臣的面,问魏延说:“今天委予你重任,你有什么打算?”

魏延的回答更有气魄:“曹操若举天下之兵而来,我将为大王拒之;如果曹操让偏将领十万之众到来,我将为大王将其全部吞入腹中。”

刘备听了,心中十分舒服,点头赞许,众大臣也为魏延敢口出大言以示其决心,而啧啧称赞。后来张飞等人也没什么意见。

诸葛亮的智慧

其实,诸葛亮的这个人事选拔是相当审慎的。鲁肃去世后,荆州地区的情势绷紧;益州也刚平定不久,其内部各地区的稳定仍有待努力;张飞军团当时是刘备的主战力,不可被置于汉中这个暂呈守势的战场;马超社会地位不高,独守汉中十分冒险;黄忠虽经验丰富,忠诚度可靠,但年纪已大,对新领域的治理并不适合;赵云应是最合适人才,但他和张飞一样,属核心的嫡传派系,放在汉中也埋没人才。因此,诸葛亮在详细斟酌之后,提拔较没有地位,便忠诚度可靠,又能独当一面的魏延,的确是最合理的安排。

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就是恰当分配。要分配不同的工作给员工,同时每一位员工都有各自不同的才能和资质,这样,分配工作的结果则可能是一部分工作有的员工东意做并能做出成绩,而另一部分工作却无人愿意去做进而制造不出效益。但是,既定的工作总得完成,要怎条才能把工作安排妥妥当当,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量才而用,就得看老板或企划管理人员的道行了。

职场生存经

作为公司的高级主管,分配工作前,首先应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对我来说把工作分配给员工是件如此困难的事呢?其实,不外乎有以下一些可能的原因:

1.求全求美的思想在作祟。总是以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佳人选。

2.嫉妒在心灵深处作怪。总是担心别人比自己做的更好。

3.放弃了职责就无事可干,所以为芝麻绿豆大小的事也不愿放手让别人去做。

4.没有合适的人选。当然,并非真的没有,而是综合因素阻碍了你的眼光。

在明白了自己的困难之后,你就得注意克服,并在集中分析了公司的实际情部并推选那些最理想的人选了。那么,什么样的人先最为理想并能保证完成任务呢?

1.敬业。人的智力相关工有限,工作业绩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对工作的负责态度,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2.道德过关。这是一个影响企业形象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扎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接受训练的可能性,即学习潜力如何。

4.反应能力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变化多端,只有能抢抓机遇、妥善应对各种局面的人,才会为企业拓展前途。

5.创新能力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进步。

6.团队意识高。只有从整体利益出发,才能让大家接受。

7.沟通能力细。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沟通、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关键。

8.自我意识强。只有对人生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员工,才能以同样的能力面对工作。

9.适应环境。包括对岗位、同事,以及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

10.身体健康。一个身体健康的员工,工作起来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才能担负重任,不致因体力不济而功败垂成。

第六章 笑对职场风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