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36432700000026

第26章 好学未若善学(1)

学海无涯泛舟行,不进则退始当知

“子夏曰:日如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南先生解释子夏的“好学观”时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缺乏的东西,一个人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所欠缺的,切忌自己有了一点知识就自满自足。每个人必须每天补充自己所没有的学问,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月月温习以往的知识,不忘记所学的,才算真正的好学。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儿子说,只有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勤奋地练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现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小献之心中不服,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十八大缸水,其书法果然突飞猛进。后王献之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就会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所以古语道,学无止境。南先生告诫我们,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种求学精神,就不用担心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则会很容易退步。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后退出了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在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就。但梁启超的朋友周善培却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文章。周善培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写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步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的许多文章还是百读不厌。你这几十年中,写了若干篇文章,你想想看,不说读百回不容易,就是使人能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文章?”

梁启超听了这么刺耳的话,犹如挨了当头一棒。但他毫不生气,而且很虚心地向老朋友请教:“你说文章怎样才能留人呢?”周善培很认真地回答:“文章要留人,必须要言外有无穷之意,使读者反复读了又读,才能得到它的无穷之意,读到九十九回,无穷的还没有穷,还丢不下,所以才不厌百回读。如果一篇文章把所有意思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意思先穷了,谁还肯费力再去搜求,再去读第二回呢?文章开门见山不能动人,一开门就把所有的山全看完,里面没有丘壑,人自然一看之后就掉头而去,谁还入山去搜求丘壑呢?”梁启超觉得周善培分析得透彻精当,很有见地,击中了自己文章的要害。所以,他连声称谢,虚心接受。从此,梁启超写文章更加精益求精,下了一番工夫,果然受益匪浅。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虚心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精益求精,不断进步。如果只是粗通了一点皮毛就骄傲自满,只会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学无止境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骄傲自满无异于故步自封,很难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省,自省拭心心自明。每日三省自身,找出自己欠缺的东西。通常人们都会犯自满的错误,在自己到达一定程度时总以为自己已无人能及,但当你静下心来走出自己设定的藩篱,便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站得越高,越会感到自我的渺小。

“满招损,谦受益”是圣古先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箴言。谦恭有礼、虚怀若谷,好比打开心灵之门,能迎来更广阔、更完美的人生境界。虚怀若谷,不仅是佛学的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充实。这便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真义。

人生如书,空白处需自己填满

南怀瑾先生读《庄子》这本书时,一再强调,问号的反面还有很多的内容。庄子提出问题来,自己却不说一个确定的答案。后世认为中国的禅宗完全受了庄子的影响,其教育方法就是永远不给你答案。

南先生讲解,庄子不批判任何人,却又把所有的境界都推翻否定。对于庄子这种以问答问的教育方式,我们不得不感叹,几千年前的圣贤原来早就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座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他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就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将对方的回答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立下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于是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他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问号的反面,总是有意外的答案啊!

每一次当明悟准备好了问题的时候,明心总是可以绕过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他从来不会按着明悟设下的问题去回答,而是把他的问题,纳入到自己的感情和观点下。所以,每一次明心都可以回答出明悟的问题,并出乎明悟的意料。正如一位美国老师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下的评语那样:“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滴水藏慧,暂且不论庄子“天亦非天”的哲学思想,由南怀瑾先生的“以问答问”不由想到了教育的方式。德国的小学教科书说打败拿破仑完全是德国人的力量;英国的小学教科书说打败拿破仑是英国人的力量。罗素主张把这两种小学教科书放到一块儿让孩子念。有人就担心,说你这样让孩子信什么呢?罗素说,你教的学生他不信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系本科班的学生要毕业了,离校前夕,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看似与专业无关的案例:国外一家出版公司要出一本超级畅销书,为了让这本书一炮打响,他们请来策划专家出谋划策。专家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出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你也能写一本书》。这本书除了封面扉页之外,里面既不印字,也不印图,全是白纸。购书者只要把自己想写的书写在上面,然后寄回公司,公司将会派专人认真审阅,并从中选出几部最佳作品出版。此举一出,举国轰动。几十万册“书”很快销售一空,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记者采访专家为什么会有这样出奇制胜的创意,专家微笑着说:“只有不把书当书卖才能卖得比书更好。”“不把书当书卖,那你把书当什么卖呢?”“我把它当本子卖。”案例讲完,教授让大家各抒己见。绝大多数同学赞叹策划专家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他出奇制胜的怪招令人叹为观止!只有一个大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一则关于教育的寓言:教师只有放下僵化的书本,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去写,而不是强行灌输,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此语一出,同学们才恍然大悟,教授欣然点头。用问号不断启发,而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其实正是提供答案的最佳方法。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就可以解决的。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反问,不断剖析问与答背后的深层含义,才能找到自己的观点,和对这个世界的真正答案。

或许,说到这里离庄子有些遥远,但是我们应该懂得的是,学校和老师应该像先古圣贤一样用问题来回答问题,在这一个个的设问之中,向孩子灌输一种人道的价值观,引导幼小纯洁的心灵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会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或是自然界可能都没有标准答案,有些答案,可能需要人们用一生去求索,这恐怕也是庄子希望后人去思考的。

无知,有时更接近真理

王国维先生说,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是这个意境太过玄化,并不能具体地指出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南先生提到了南北朝时的一位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僧肇在一篇文章《般若无知论》中说,智慧到最高处,没有智慧可谈,才是真正的智慧。最高处便是不知,无念之境,无道可道,方为最高。

曾有则有趣的寓言,说一位自命不凡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智者,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地理、哲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将所有难题摆在老人面前,让这位众人口中的智慧大师以一句话将所有问题回答出来。老人笑了笑,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当一个人真正知道自己“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

人有所精,物有所专,本不是坏事,然而有时一个人的某一专长到达一个很高境界,反而会挡住其他知识。孔子在《论语》中也说自己一无所知,什么都不会,因此能够样样会,无所不知有时又是一无所知。南先生以禅宗经常标榜的珠子走盘为例解释,滚珠没有一个方所,没有一个固定,它一无所知,因此无所不知。知识到达最高处即为“无知”,始终宁静,没有主观,没有先入为主,就是最高的学问境界。

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既然不是天才,就要学问来弥补。自己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人了。当你知道了自己的“无知”,不应“不知而作”,天资虽不聪颖,但多听、多看、多经验、多学习,也能得到学问,这就是“知之次也”。

庄子也讲过“无知”,是俗语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真正的学问到了最高处便是“无知”。学问充实了以后,自己却感觉到空洞无知,这才是有学问的真正境界。无所不知而又一无所知,正所谓“绝顶聪明绝顶痴”。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无知”的智者,他的做人处世与孔子异曲同工,他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是笑话!我什么都不懂。”他曾经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画了两个圆圈,一大一小。他对他的学生们说,大圆好比是他,小圆好比是某个学生,圆的面积代表知识,圆的周长代表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他们的无知面。圆的面积越大,相应的周长也越长,这就表明知识越丰富的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苏格拉底一再宣称自己“毫无智慧”,同时又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神谕,即:当他向神殿提出“有什么人比我更贤明”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一个人比你更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