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36422900000035

第35章 经纶天下,济世救人(1)

所谓“经济”不仅是柴米油盐的事情,也关乎国计民生。没有对经济问题的深刻反思,就很难有政治文化的稳步推进。“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只有诸葛亮才能担起“经济”二字。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是深刻的内涵:“经纶天下,济世救人”!这是直到今天依然值得反思的深刻命题。

治大国若烹小鲜

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中曾经提到了老子的一个观点: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像太湖出产银鱼,很小很细的一种鱼,只能文火慢煮,不能猛火也不能红烧,更别说爆炒。在政治哲学与经济哲学中,都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引申开去,可以看出这样的观点:成就大事靠得常常是小细节,注意细枝末节才有可能照顾全局,铸就完美。那些在自己的事业和领域取得成就的人,都是典型的“细节完美主义”。几乎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在约翰·肯尼迪总统眼里,似乎任何细枝末节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其就职典礼的检阅仪式中,肯尼迪注意到海岸警卫队士官生中没有一个黑人,便当场派人进行调查;他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一个春天发现白宫的草坪长出了蟋蟀草,便亲自告诉园丁把它除掉;他发现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取消了绿色贝雷帽,便下令予以恢复;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肯尼迪在就任总统后不久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竟然胸有成竹地回答了关于美国从古巴进口1200万美元糖的问题,而这件事只是在此前有关部门一份报告的末尾部分才第一次提到过。身为总统,肯尼迪巨细都抓的风格非但没有被美国人指责,反倒更加丰满了自己的形象。

同肯尼迪相比,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来记住诸多小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条船在苏格兰附近沉没,沉没的原因是鱼雷袭击还是触礁,一直没有结论。罗斯福则认为触礁的可能性更大,为了支持这种立论,他滔滔不绝地背诵出当地海岸涨潮的具体高度以及礁石在水下的确切深度和位置。这令许多人暗中折服。罗斯福更拿手的绝活是进行这样一种表演:叫客人在一张只有符号标志而没有说明文字的美国地图上随意画一条线,他都能够按顺序说出这条线上有哪几个县。

在公众的眼中,一个关注小事的人,必定是一个能时刻将民众和国家的利益装在心里的人,老百姓可能不会去关心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规划,但他们会注意到一个国家代言人是否在细节和小事上下工夫。其实,这也并非没有道理,试想,总统连全国每个县的县名和地理位置、不为人知的建议乃至白宫草坪上的蟋蟀草都注意到了,还会有什么东西落在总统的视野之外呢?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将治理比做烹调小鱼一样,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躁动,这样煮出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团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可见,细微之处方见真功夫。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前面提到的要控制好细节、火候,要有文火慢炖的心态。而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举重若轻的能力。无论是治理一个国家,管理一个公司,要想有一番作为,既要对其足够重视,又不能因为过分重视而引起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适度的焦虑可以让人精神紧张,调动更多的情绪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工作;但如过度焦虑,则会适得其反,造成因紧张而发挥不出来的状态。所以,南先生提出的“大国——小鲜”这种管理哲学,既有现实实用性,也有其理论依据。同样,对人生、对理想,我们也应该控制好自己的心态:谨小慎微地关注细节的完美,放松心态以便放手一搏。

善者因之,乃为上策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曾经写了这样一段话。南先生在对此解释的时候说,无论是做国家领导人还是做企业的领导者,最上等的策略就是因势利导,最下等的办法就是去“争”。

其实,南先生所说的这个“争”,既有争利的意思,也有争辩的含义。而因势利导则常常是起到疏导的作用,就像水流而下,用“围堵”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难题,如果有疏导的方法,则可以顺势而为,将力量慢慢转化并疏导出去。这是南怀瑾先生的观点,也是许多佛学大师的理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寺院里收留了一个十六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里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小沙弥。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

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这个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再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们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大有不可一世之势。

为了改变和遏制他的不良行为和作风,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点化他的非常智慧的办法——这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长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主动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法师就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别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小沙弥愣怔一阵之后,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诺诺地对法师说:“弟子领教了,弟子一定改过!”

在这个故事中,小沙弥自然是受到了点化,但最令人赞叹的还是法师的教育理念。

试想,假如法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为小沙弥讲解,徒弟即便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但心理上总还是有被强迫的感觉,并不舒畅。但法师以故事为例,令他自觉并自省,就可以疏导这份怨气与不甘,而令人心悦诚服,提高悟性。所以,南怀瑾先生认为:循循善诱,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其实,不仅是教育和管理,人生中的很多事都需要一种合理的转化。生活本身就是变化无常的,只要愿意抓住机会,化不利为有利,就会找到成功的契机。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夫曾经买下了一片农场,不久便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这是一块既不适合种植又不适合放牧的贫瘠山坡地。那里除了有一些用途不大的白杨树之外,就是漫山遍野令人望而生畏的响尾蛇。痛定思痛之后,农夫想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把这块贫瘠的土地建设成为响尾蛇生产基地。他有计划地捕捉、繁殖响尾蛇,从中提取蛇毒,送到药厂去制药;把响尾蛇的肉作成罐头,销往各地。由于他独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仅仅几年的光景,生意就越做越大,客户络绎不绝,每年到他的农场来考察、参观的就有几万人。他所在的村子也改名为远近闻名的响尾蛇村。

生活中不可能每件事都尽如人意,但能够懂得因势利导,顺者情势去疏导郁闷排解抱怨,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用南先生的话来说,这是经济、政治的教育原则。

做领袖,反应和决断都要快

南怀瑾先生在讲到做领导的条件时,举了管仲与齐桓公的例子。齐桓公对管仲说,自己好吃、好色、贪钱财、还好玩乐,可以做领袖吗?管仲说没关系,做领袖有两个条件:你都具备,一是反应得快,二是决定得快。南先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优柔寡断很多时候就是在浪费时间。那些真正取得成功的人,都可以在取舍之间做出准确判断并尽快抉择。

曾经有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文凭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路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不禁感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这里耕耘吧。”

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说不做,总在犹豫;有不少人只做不说,总在耕耘。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有了成功的方法并且付诸行动的人。优柔寡断的性格会让你在两件事情之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最终就会像这位犹豫先生一样,既没有炒股票,也没有做兼职,至死至终没有“下”过海。

优柔寡断的人总是徘徊在取舍之间,无法定夺。这样就会使得本该得到的东西,却轻而易举地失去了;本该舍去的东西,却又耗费了自己许多精力。若优柔寡断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便不敢决定种种事情,也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凶是吉。这种人常常担心今天对一件事情进行了决断,明天也许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以致对今日的决断发生怀疑。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自己为自己制造的仇敌,在它还没有得到伤害你、破坏你的力量,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立即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克服优柔寡断,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再具体决定做哪一件事,怎样去做,并做到扬长避短。克服优柔寡断,还要懂得选择与放弃。选择自己的优势所在,放弃不现实的追求。对于已经选定的事情,应立即投入行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坐失良机。

曹操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的这番话,说的正是成大事者的果断决策能力。凡是从容果断的人,都在关键时刻敢于并善于拍板拿主意,具有超乎寻常的决策能力。

一份分析2500名经历失败的人的报告显示,迟疑不决、该出手时不出手几乎高居31种失败原因的榜首;而另一份分析数百名百万富翁的报告显示,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个性,即使改变初衷也会慢慢来。而经常失败的人则毫无例外,遇事迟疑不决、犹豫再三,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朝令夕改,一日数变。

决断敏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成功的机会,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多得多。站在河边待着不动的人,永远不可能渡过河去。

其实,南先生之所以同意管仲的看法,是因为在“反应快与决断快”的命题里面,包含了丰富的多义性。比如,反应的迅速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聪明与判断力,而决策的速度也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果决和勇敢。所以,这是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也是做领袖、做领导、做管理,最需要培养的能力。

齐桓公虽然自己私生活乱七八糟,但是在管仲的辅佐下,终于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了不起的一个霸主。由此可见,南先生赞同管仲的看法,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

最难的是自我管理与修养

中国古代士人特别强调修身。荀子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到了宋代,更是有人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到了一个基础地位,先有高尚的品行,然后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青年人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南怀瑾先生在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课时曾说,“最要紧的是自我的管理,自我的修养,所以新旧企业家的不同,重点在这里”。

南先生认为:现在有很多企业家发了财就变得“志高气傲”,这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显著特征,应该正确认识新时期的成功,是因为时代的开放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而不应该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无论何时都应该加强自己的管理与修养。尤其是修养,这是在中国人从古至今始终流传的优秀美德。

试想,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是很难结识到真正朋友的,也很难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令人无法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给另一方和孩子带来痛苦和不幸;他们甚至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