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36422900000018

第18章 纵有千军万马,按住心兵不动(2)

那么一个学佛的人该怎么做?很简单,“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你不自扰,不要做个庸人,就是学佛法门。其实,不管学不学佛,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就能获得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

生活是一件艺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笔,每个人也都有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一笔,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有烦恼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同样,认真对待纷扰的人生才是最舒坦的。

一场天理与人欲的审判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纷扰与矛盾,人们常常会不知所措。南先生告诫我们,只有培养内心的品德,用理智控制情感,拥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才能做到先事后得,做事从容。

孔子曾经向樊迟解释“崇德、修慝、辨惑”的含义,依据南先生的观点,崇德即如何把内在的气质培养到崇高的境界;修慝是完善内心的修养,平衡自己矛盾的心理,化解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求得平和与安详;辨惑,就是做到有真正明辨的智慧,对于善恶、是非、情势都了如指掌,没有迷惑。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提到孔子关于“内讼”的感慨。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进行自我审判。如何审判?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

人往往在不了解、不思考、无理智、无耐心、不体谅、不反省的情况下任凭感情的冲动控制自己。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因此,为人处世重在内讼和自省。

自省和内讼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当我们在人生的迷宫中不知所措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深渊时,在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在我们自以为是而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眼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当一场天理与人欲的官司以欲望的失败而告终,清醒的理智战胜了澎湃的情感,你便会找回内心的平静。

欲望和欲望对象之间,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尤其是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所以,隔绝欲望和欲望对象,便有助于将欲望维持在一定的“度”中。一个无法用理智克制欲望的人,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便曾在理智与人欲的审判中战胜自己的欲望。有一次,令尹子佩请楚庄王赴宴,他爽快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会准备就绪,就是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拜见楚庄王,询问不来赴宴的原因。楚庄王对他说:“我听说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可以看见料山,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到了那里,人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性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来赴宴了。”了解这件小事便可以知道为什么楚庄王能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英明君王。

人们常常以为一时的越轨能够逃避得了应有的惩罚,其实,逃得了惩戒,也逃不过道德的眼睛。站在宗教的角度说,逃过了道德的眼睛,最终也逃不过上帝的眼睛。美国的保守主义者近似苛刻的律己行为便来源于他们对上帝的尊敬,在他们看来,上帝始终关注着每一个人。跳出宗教的教化,其实这是让你遵从内心的道德。上帝的眼睛就是你的无限后退,你不断跳出自己,审视自己,就是自己的眼睛,你的眼睛的无限后移就是自己的上帝。所以,不要以为没有人在看着你,你的心中自有一台天平。

过于理智与过于感性的人都会丧失许多东西,如何在理性和感性间寻求一个平衡?答案是——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在真实体会感觉的同时还能攻防有序、收放自如,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然而,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十分不易,需要一个很长的人生过程来沉淀自己复杂的心绪,真正认清自己。

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审判官,时时刻刻打着理智与欲望的官司,即便现实中欲念操纵了理智,但内在良心的谴责是永远无法轻易摆脱的。

“色厉内荏”的多重含义

人们对“色厉内荏”这个词并不陌生,然而,这个词其实包含着多重含义。

孔子曾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做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常言道“做贼心虚”,色厉内荏的人同样如此。南先生说,外强中干,表面上峨冠博带,威风凛凛,内心则非常空虚,他们相当于低级的小人,好比一个小偷,被人抓到时,嘴上非常强硬,而实际上内心非常害怕。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内心却慌得要命。

有一则寓言,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一直对别人说他天不怕、地不怕,一次他与一位贤者同乘一条船航行,当暴风雨来袭,船处于万分紧急之时,恶人跪下来大声祈祷。贤者轻声对他说:“安静吧,我的朋友,若天神发现你在船上,这船必沉无疑。”恶人马上沉默了。这些色厉内荏的人口上说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在乎,其实内心的惧怕却是时刻存在的,尤其在危险来临之时。

南先生又说,反省自己,有时生活窘迫,过着“穷不到一月,富不到三天”的日子,表面上充阔气,内心里很痛苦,也是“色厉内荏”的一种,只不过自己不曾意识到。

有一则小故事讲的便是这样一种人:

一对夫妇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回来,给他们带了一篮价格昂贵的苹果。夫妻俩觉得很新鲜,把苹果放在果盘里摆着,一直舍不得吃。后来妻子认为这样好的苹果,放在一个普通的果盘里,显得那么的不协调,于是他们狠狠心买了价值不菲的水晶果盘,觉得这样才配得上这些色泽美丽的苹果。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发现放置果盘的茶几太旧了,实在不配,于是又买了一个新茶几。既然买了新茶几,肯定也要买配套的沙发,不久,沙发也搬回家了。但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贵重的果盘、新式的茶几、流行的沙发和其他家具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于是他们狠狠心,把家里的家具全换了一遍。家具换完了,这下是房子了,这房子还是这对夫妇刚工作的时候单位分的旧房,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他们最后下定决心,要换就换彻底。他们把旧房子卖了,又向朋友东借西凑,好不容易买了一栋小商品房。当二人坐在新家里,再次款待那位朋友时,女主人让朋友给她的新家提点意见,朋友笑了笑,指着空空如也的水晶果盘说,里面放上些苹果不是更好吗?夫妻二人忽然发现他们已很久很久没有吃苹果了。

求得内心的坦荡与安宁是人生快乐的秘诀,内外一致,不要陷入你不曾感觉到的“色厉内荏”的痛苦陷阱中。人生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生活原本应该怎样就怎样,用富裕的外表掩盖贫穷的本质,无论生活或人生,都将以痛苦终结。

南先生曾提到过两种人,一种人不怨天不尤人,甘于平淡,这是一种高度的道德修养,譬如曾子。还有一种人,不得志的时候委屈,乃至一辈子委屈,都能够忍受,而得志时,亦能驰骋群雄之上。这两种人“卑身之事则同”,不得志的时候,生活形态搞得很卑贱,被人看不起的那个情形,是相同的。可是处在卑贱时,这两种人的思想情操,则绝对不同。一种是英雄情操,得志就干,不得志只好委屈;另一种是道德情操,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要平淡,并不是要富贵,所以“居卑之情已异”。这两种人都不会陷入“色厉内荏”的痛苦中,其思想境界平常人也都很难达到。

懂得自处,学会与人相处,守住本分,保持一颗平常心,任庭中花开花落,看天边云卷云舒,做好自己应做的事,便可以了。人生是个大舞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要想不沦为看客眼中的绕梁小丑,只有找到自己的立场,选择合适的态度。

有所畏惧,才懂珍惜

常有人说到“大无畏”的精神,佛曰:把生死置之度外谓之“大无畏”。大无畏精神的确能够体现英雄气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是不能无所畏惧的。

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这样解释孔子的一句话。“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南先生说这里所谓的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是最有智慧的人,一是最笨的人。孔子教我们要寻求畏惧,“畏天命”,等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的形态,但有宗教哲学;“畏大人”,这个大人并不是一定指高官权贵,只有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持有高山仰止的畏惧之心,才能有所成就;“畏圣人之言”,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佛教徒看佛经,都是读圣人之言,怕违背了圣人的教诲。

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当一个人到了一种没有什么可以约束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