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36422900000013

第13章 名利,伤及生命的两件利器(3)

有首禅诗说:“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同是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世界本是一颗颗沙子堆拢来,偶然砌为成功的世界,人生亦是如此,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蝶乱蜂忙,人们就像蜜蜂蝴蝶一样,到处飞舞,痴迷忙碌,正所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人生一世,劳苦一生,为儿女,为家庭,为事业,最后直到生命之火燃尽,仍找不到生命的答案。明知道到头来终是一场空,也跳不出世俗的羁绊。人在旅途,同为劫灰过往客,又何必在一时的输赢得失中斤斤计较?有道是:莫以成败论英雄,毋从得失计输赢。

世人皆困名利场,跳脱浮世有几人

名利,是伤及世人生命的两件凶器。南怀瑾先生对我们讲,庄子借孔子的嘴说出了一句人生的名言:“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名与利,本来就是权势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权势是果。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道记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高僧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一语道破天机。

人为了求名,不择手段,人类自己的知识技巧,成了斗争的工具,最终为名所困。千百年来,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而发奋苦读,并非为了真正的学问,这就是争斗心理的开始。人类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数千年来每个朝代,在皇帝面前党派意见的纷争,都是因“名、知”而引发的。

人最高的道德,应该把“名利心”抹平,这个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庄子下面提到,“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马,也好。人把虚荣心去掉了,一任时人牛马呼。

所以为了求名成功,为了好胜求知,这两样都是杀生的武器,杀人不见血,破坏自己的生命。争名逐利,不是道德的行为,不是真正地懂得人生。

为了求名利,不择手段,超过了道德的范围,破坏了人生行为的标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什么不能守本分呢?只是因为名利心的驱使。

一只芦花鸡总是丢蛋,女主人每天都要四下寻找。后来,邻居告诉她一个方法:这鸡丢蛋丢野了,放个“引蛋”,它就不会乱跑了。于是主人把芦花鸡放进草筐的时候,在鸡的肚子下放了一个鸡蛋,果然,芦花鸡不到处乱跑了。后来,主人再放进去的,只是两半对接的蛋壳,芦花鸡下蛋的时候径自就奔着那草筐去了。有一次,另一只鸡提前占了它的窝,芦花鸡安静地在旁边等了一会儿,直到那只鸡把蛋下出来,它才探头探脑地跳了上去。再后来,主人干脆放进去一个半圆的土豆,那鸡也照样上去。那个土豆在草筐里整整待了一个夏天。秋天的时候,已经干瘪得又黑又蔫,但芦花鸡因为这个土豆,没有再丢过一个蛋。

或许,人们会不理解,挺野的鸡,怎么会乖乖地听命于一个土豆呢?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许多人都习惯地奔赴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在生活中重复着芦花鸡和土豆的故事,而这个土豆便是让人无法轻易描绘出的“名利”。

智慧越高,知识越多的人,意见越有害。走进历史,结合人生来看,不要看读书人教育受得多,其实学问越高,意见越多,有时候越难办。越是知识分子,越要争名争意见,顽固不化。所以古人说,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常常为欲望而吵架,欲望满足了,就不吵了;知识分子则不单单是为欲望,欲望满足了也要吵,意见之争,故生“党祸”。人们难免犯“德荡乎名,知出乎争”的毛病,这便是“名心”在作祟,“名心”含义极丰,知名、成就、名理、观念均包含在内。

从前,卫国有一群演戏的艺人,因为遇上年岁饥荒,便到他乡卖艺求生。他们在路上经过一座山,据说这座山里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夜里山中风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旁边睡了。半夜里,有一个人实在感觉寒冷,就起来穿上演戏用的罗刹服,对着火坐着。同伴中一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见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上仔细看清楚,爬起来就跑。这一下惊动了所有的伙伴,大家一起亡命奔逃起来。那位穿着罗刹服的人一惊,也跟着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以为罗刹要来害人,更加恐惧惊慌。大伙不顾一切拼命逃生,有的跳进河里沟里,有的摔伤胳膊、跌伤腿,疲惫至极。到了天亮,大伙才看清楚后面追的原来是同伴。

有时候,扰乱我们心神的,往往并不是现实中的东西,而是藏于心中的“罗刹”。只身困在名利场,跳入容易抽身难。正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成王败寇,最终尘埃一团

历史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成王败寇”的舞台,被大笔书写在历史表面的都是权术纷争中的胜利者,而失败之人自然而然便沉淀在历史的底层。

南怀瑾先生旁征博引,贯穿历史,用历史的风云变幻将权术纷争娓娓道来。历代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深通老子,暗合黄老,将圣人先贤的哲学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权术纷争之路上,互争雄长,建基立业,无非遵循着老子所说的天地间因果循环往复的大原则。老子点透了因果循环的原则,也便背负了后人欺世盗国的责难。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年轻时曾赴试,落第后满腔愤慨,离别长安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反诗”,即《不第后赋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五百年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也信手涂鸦,作了一首《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一个起义反臣,一位开国皇帝,二者诗作的意境和词句如出一辙,后人多讥讽皇帝剽窃。胡适先生就曾调侃说:“朱元璋跟黄巢乃同道中人,臭味相投。一个做了皇帝,一个成了贼寇罢了。”

的确如此,不过细细品咂,却能品出一些深意。朱元璋出身草莽,来自于社会的底层,当从最下层爬上最高峰,其心境可能颇为复杂,他对黄巢的“抄袭”或许是与其惺惺相惜吧。

清人笔记《通幽趣录》中提及,朱元璋在吞并陈友谅、方国珍诸路枭雄时,曾与谋臣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闲谈:“黄巢一介落第武子,后能创金甲百万之众攻陷唐都,称大齐皇帝,乃是一雄杰也。”由此可见,除了成王败寇的结果迥异外,朱元璋是将黄巢视为知己的。

成功了,便是皇帝,历史也成了他的家事;失败了,就是叛变,在历史上被打上一个永远不光彩的印迹。历史朝代交替,似乎都伴随着一个反叛者和一个新的帝王。

南先生风趣地点明,历代创业国手当中,最坦率而肯说出实话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曹丕,一个是李渊。当曹丕硬逼刘邦的末代子孙汉献帝禅位的时候,他志得意满地说:“舜禹受禅,我今方知。”李世民再三强迫其父亲李渊起兵造反,甚至不择手段利用女色迫使其父就范,李渊慨叹:“破家亡躯,由汝为之;化家为国,亦由汝为之。”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寥寥数笔,揭穿了历史上这些代代相仿的阴谋韬略的哲学内涵。华夏历史,浩如烟海,乱臣贼子在历史上总是被人鄙弃,不论是篡位的王莽,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都躲不过历史的针砭,正如孙权进表劝其称帝时孟德所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与此相反的是,开国之主总是被置于历史的风头上,不论是背信弃义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还是弑兄弟禁父亲确立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庄子一语道破天机。

老子讲求因果相袭,成者王侯败者寇,不过是历史上偶然与必然的因果轮回,所谓成王败寇,不过如此,一声叹息,化为尘埃。正如南先生慨叹,道衍化为德,德再衍化为仁、义、礼、乐,再由仁、义、礼、乐衍化而为权术,表示了人类的心路历程,每况愈下,陷溺愈深。老子被后世误读为阴谋家,其实是替历史枉担了虚名。

起心动念间,众善奉行便成佛

究竟怎样才能成佛呢,参禅打坐还是云游四海?成佛是否一定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艰苦修行呢?南怀瑾先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修行成佛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佛。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巢禅师的住处去请教。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白居易听到禅师的答案,不以为然,认为佛法就这么简单吗?但禅师的回答却是发人深省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奉行呢?如果某人真能奉行,那他就真的离成佛不远了。

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皆如此,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此,一个人要想成佛就要修善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有善法的成就不可。不是看几本佛书,谈谈禅,说说公案,盘个腿,打个坐就可以成佛。造了一辈子的业,跑到庙里去盘个腿,吃两天素,就要得菩提,那绝对是妄想。所以真正想要修佛的人,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他就一定能够成佛。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乡村。到禅院来的信徒们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呀!”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菊花种到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几株开得最胜、枝叶最粗的,挖出根须送给那人。消息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接踵而至。智德禅师也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园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呀。”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四溢了!”“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的行为虽然招致弟子们的不解,但是他却满心喜悦,这正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应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如何能成佛?必须要以愿心为第一动因,这点是号称学佛者特别注意的,如果没有依照佛法修持,没有发这个愿心,一切都是“梦幻空花”,毫无用处。即使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去修禅,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