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04

第4章 改变对原因的看法就能改变心态

一般而言,当人们第一眼看到一个漂亮的陌生女人时,会很自然地将性格温柔、善解人意、活泼可爱等特性归属于她;看到一个丑陋的陌生女人时,会很自然地将性情古怪、尖酸刻薄、不解风情等特性归属于她。同理,在公司招聘时,一般都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因为在用人方看来,男性具有坚韧、奉献、敬业、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女性则不具备。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归因现象。

一般的心理学书籍中都记载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归因现象的笑话:两个男人,一个是新教教徒,另一个是天主教教徒,同时看到一位牧师进入了一家妓院。新教教徒认为他找到了天主教虚伪信条的证据,因而抱以轻蔑和不屑的一笑;天主教教徒看到的是另一种证据,即认为他们的牧师真是心胸博大,愿意拯救任何人包括妓女这样堕落的人的灵魂,因而抱以骄傲和自豪的一笑。

鲁温和泰波特以及亨利?莱厄肯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给不知情的志愿者分派任务,一次一人,让他们从事一个实验项目。进行途中,每个被试者都会意识到,他需要在场的那个研究生和另一位新生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研究生和新生都是鲁温事先安排好的内线)。

于是,每位志愿者都向他们求助,也都得到了帮助。后来,在问及那个研究生和大学新生为什么愿意帮助他们时,大部分志愿者说,研究生给他们以帮助,因为他想帮助;大学新生也施以帮助,因为他觉得有帮人的义务。显然,这种归因不是建立在任何已知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事先理解之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早在1927年就提出过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概念,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对实际的刺激产生反应,而是在对我们认为的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产生反应。例如:如果妻子突然对丈夫不理不睬,而且动辄对他发火,他一般都会这样想:要么她心情不好,要么他做了什么对不住她的事情。

他的反应并不是取决于引起她的行为的真实原因,而是取决于他所理解的原因。海德还在这些归因之间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区别,即归因分为两类,一是外部原因,一是内部原因。心理学家大都认为海德的概念令人鼓舞,因为有关人类归因的因素的知识,将极大地增大对人类行为的可预见性。

归因理论出现之后,认知失调理论被重新解释为,一个人将自我行为归因于人们认为自己的信仰和感觉应该如何如何。譬如,如果我不得已而迫害某人,我就对自己说,此人活该如此,从而将我的行为归因于我对他的“真实”本性的解释。“上门”现象也被重新解释为:如果我第一次给融资者出一点儿钱,第二次就应多出一点儿,因为我将第一次捐赠归因于我是一个仁慈的好人,等等。

比对前述发现进行重新解释重要得多的是,归因研究产生了一大批令人振奋的全新发现。著名的案例如下:

李?罗斯与两位同事征集一批学生志愿者玩一种“测验表演游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扮演提问者,另一个扮演竞赛者。测试开始之前,提问者手里会拿到10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他事先已经被悄悄告知了答案),让竞赛者回答它们。测试的结果为,竞赛者平均可答对6道题。之后,罗斯要求所有参与者进行总体评定,几乎所有的竞赛者都认为提问者比自己更有知识,就连实验的旁观者也这么认为。即使后来竞赛者被告知提问者事先都知道了答案,但他们仍旧因其所扮演的角色而被认为知识面更广。

人们对低收入者、酗酒者、探险失败者、强奸受害者等其他不幸者的反应,大多以“公平世界假说”进行解释――人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也是公正的,善有善报。这就导致人们认为,受害者的不幸是自己的懒惰、没教养、盲目冒险、不自重、易受诱惑等类似原因造成的。有研究发现,受害者受到的损失越大,人们越认为其活该。

心理学家斯图尔特?华林斯邀请男大学生在观看裸体女人幻灯片时对她们的美丑进行打分。华林斯欺骗学生说,他们可以一边观看,一边通过耳机上的听筒听到他自己的心跳。事实上,这些心跳音是华林斯事先录制好且由他进行控制的。大学生听到的心跳声会在某些幻灯片出现时加快,而在另一些幻灯片出现时变慢。幻灯放映结束后,华林斯要求学生对这些女人的吸引力进行评定,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使自己心跳加快的女人最有吸引力。

一些考试成绩并不好,但却被告知考得非常好的学生,倾向于将考试的所谓顺利归因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善于思考或聪明的天分,所谓的不顺利归因于外部,如考试不公正、监考不力或环境太嘈杂等。

研究者将幼儿园里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被告知如果画画画得好,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另一组则只字不讲评奖的事情。结果,那组被告知可以获奖的小朋友在画画时一点儿也提不起兴趣,而另一组小朋友却一个个兴趣盎然。归因解释:准备拿奖的孩子会在心里想:“如果是为拿奖才画画,我就体会不出画画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