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33

第33章 食色性也――驱动行为的根本原因

1931年,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卡尔沃登制作了一个“哥伦比亚障碍笼”。他抓来一只老鼠,两天不给它吃任何东西,然后将其关在笼子里。在笼子的另一端,放有几粒它抓不到的食物,要想吃到食物,唯一的渠道只有爬上通电的栅栏,但如果爬栅栏,其爪子就要触电。

在另一个实验中,他将一只母鼠放在笼子的一端,再将其刚刚生下的幼鼠放在另一端。沃登实验的目的,是想通过这只笼子观察并测量两种动机来源的力量,即饥饿驱动力和母性驱动力。

沃登希望通过实验验证一个简单的假设:老鼠的需求越强,其满足需求的动机或驱动力越强。测量对食物的需要比较简单,就是看老鼠在多长时间内可以不吃食物;接下来对驱动力的测量,则是观察老鼠冒着被电击的危险跨过电栅栏够取食物的频率。

在老鼠被放进笼子的第一天,也就是老鼠被饿到第三天时,验证了沃登的假设。而在此之后,老鼠则变得萎靡不振,不再冒险费力地跨越栅栏了。但是,用母鼠及幼鼠进行的母性驱动力实验则不那么尽如人意,因为幼鼠不在母鼠身边时,母鼠并没有表现出如饥饿一样强烈的需求。

其他心理学家就动物的驱动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假想,在这些假想中,最明显的一个是,生理需要越大,满足它的驱动力也越大,该动物表现出来的活动也越多。

为检测这一假设,192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克特?里奇塔把鼠笼绑在弹簧上,使其自动记录老鼠的活动,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它们显示,饥饿状态的老鼠在笼里窜动的次数要多于吃饱的老鼠。

1925年,J.F.达谢尔在北卡罗莱那大学利用一块复选板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饥饿的老鼠踏进的方框数目远多于吃饱的老鼠。

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探索其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满足于液体、氧气、性交、适宜的温度及避开疼痛需要的驱动力。

1943年,行为主义者克拉克?哈尔将动物动机的生理因素归纳为一条极为简单的理论,即所有的驱动力均在寻找同样的基本满足――饥饿因生理需要而激发寻找食物的动机,寒冷因生理需要而激发寻求温暖的动机――所有动物寻求的理想状态均来自于所有驱动力的满足的平衡。

在几乎半个世纪以后,个体生态学的研究显示,许多动物在其肉体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慵懒或不活跃状态。老虎吃饱之后,会在同一地方一动不动地待上12个小时。蛇在吃饱之后,会整整冬眠一个冬季。

但另外一些动物的行为却无法用这个理论解释:仓鼠会在锻炼轮上盲目地奔跑;老鼠可以学会按压杠杆,使其滴下有甜味却无营养的水;狗会俯首听命,摇首摆尾,只要能逗主人高兴,可以将自己的生理需要搁置一边。

行为主义者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动物的驱动力产生于非生理需要,但它们可通过对原初驱动力的联想而得到后者的动机力量。比如,狗学会服从主人的命令,因为它已学到,只要服从,就能得到食物奖励。于是,它慢慢地形成寻找服从的驱动力,从而使服从变成奖励。

哈尔曾经发表过多篇论文,阐述了驱动力减退是所有动机行为的最终目标。但是,1957年在麦克吉尔大学进行的一项著名实验,却对这一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告诉志愿者,希望他们“完全休息”。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确实准备在这里进行一次长时间的修养。

实验开始后,研究者给每位志愿者戴上有垫层的手套和半透明的头罩,待在一个小房间里,头罩仅能通过光线,但看不到图像。他们每个人待在单独的一个小房间,躺在柔软的泡沫皮垫上,除了单调的空调声音外,听不到其他的任何声音。

一般情况下,每天都必须这样躺着,只允许他们偶尔出去吃东西、上厕所和接受测试。实验进行没多久,志愿者发现,由于没有感觉刺激,他们无法连贯地思想,情绪波动很大,感到身心疲惫。在心理能力标准测试中,他们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减退,其中少数人还出现了幻觉,几乎所有人在实验刚进行几天之后即强烈要求退出实验。

显然,许多行为的动机是由复杂的需要激发的,是由自律中枢神经系统及思维生成的。而这一点却正是动机和情绪研究者所一直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