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36391300000026

第26章 临危不乱,妙语摆脱窘境、远离尴尬(3)

实际上,顺水推舟就是一种隐形的反击,当别人对我们进行奚落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如果我们在公开的场合,恶狠狠地与对方发生冲突,倒显得我们没有度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奚落的语言的外在表现就是在开玩笑。而顺水推舟,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回击隐藏于玩笑式的话语中,既可以反奚落对方,又可以制造一种幽默的氛围,赢得其他人的赞赏。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把奚落的本意直接表述出来,所有的想要奚落别人的人都会诉诸于一种语言形式,而当我们从对方的语言中听出奚落的本意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对方的语言形式进行反击。

《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堪称是诗词名家,他自幼好学,7岁的时候就能诗善文。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相信解缙有坊间传闻的才华,于是他宴请当时的几个权臣显贵,并派人把解缙找来,想借机奚落他一番。

解缙到了李尚书的家门口,看到大门紧闭。家丁告诉解缙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解缙知道这是故意折辱于他,因此坚持不入。李尚书闻讯赶来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李尚书听了这话,就打开了大门。

刚入席,就有人开始发难,其中一人故意要嘲笑解缙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于是要他以父母的职业为题,做一副对子。解缙当然知道对方是要奚落自己,但是他毫不推辞,张口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那权贵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紧接着,另外一个人看到解缙穿着绿袄,便以此做成一联讥讽于他,“井里蛤蟆穿绿袄。”解缙看到对方穿着红袄,于是回应道:“锅中螃蟹着红袍。”那人一听解缙把自己比成了一只死螃蟹,虽心中窝火,却也无处发泄。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李尚书本人,他手指天上,自鸣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脚往地下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这一对又压下了李尚书。李尚书既感无可奈何,又觉得啼笑皆非。

解缙知道这样下去终非了局,于是举杯说道:“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李尚书听了,赶忙让人拿来了文房四宝。解缙挥毫泼墨,当即写下了一联,然后掷笔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个个瞠目结舌,那副对联是这样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一联,将今天与会的所有人都奚落了一番。

总而言之,当某些人奚落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巧妙的方式应对,否则,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被我们硬梆梆的言语弄僵。能够在别人奚落自己的时候,始终保持微笑,保持应有的风度,并能在只言片语间化解对方的奚落,让对方知难而退,你绝对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也一定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7巧妙应对咄咄逼人的话

当我们与别人进行交谈的时候,对方出于某种目的,可能会在言语上向我们发起挑衅,用咄咄逼人的问题将我们逼至死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不想与对方闹翻,又想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巧妙地应对对方在语言上的进攻。

“舌战群儒”恐怕应该算是最经典的应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范例。诸葛亮气度雍容,神闲气定,一一驳倒东吴众儒生的诘问,这场谈话可谓是酣畅淋漓,诸葛亮运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摆脱了众儒生的纠缠,劝说孙权“孙刘联盟”。

对方咄咄逼人,我们自然也不能示弱,否则我们就处在下风,但是同时还要注意,当我们反驳对方的时候,切不可因为对方言语中的讥讽而愤怒,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也有失风度。咄咄逼人的话往往专门往我们的痛处下手,对方的每一句话几乎都会暗含讥讽,很容易让我们难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行反击,但是要注意控制其“冲撞效应”的力度,既得理又不失和,有理有节地将对方驳倒,才算是成功地应对了对方的咄咄逼人。

有一家国营工厂竞选厂长,一位年轻的候选人对一位年届五十的对手说:“你这一大把年纪了,也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即使你能够竞选得上,当厂长也是力不从心啊。”这是明摆着找茬,那名年届五十的候选人也不动怒,微微一笑说:“我这把年纪,那是成熟,意味着我经验丰富,而非老态龙钟。至于回家抱孙子,还放不下这份心。不过我也不想嘲笑有些年轻人说话做事太毛糙。”

在应对对方的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处在守御的位置,否则咄咄逼人将会持续下去,永无止歇。只有在防御的同时,给予对方一定的回击之力,才能够让对方的咄咄逼人受挫。这样其气焰才能不再那么嚣张。

一般来说,咄咄逼人的谈话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我们。因此,这样的谈话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会直接进攻我们的“要害部位”,令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就处在被动的位置上。所以,当对方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心神的稳定,切不可因对方的咄咄逼人而在气势上输了。那样的话,我们很难对对方做出有效的回击。对付咄咄逼人的谈话,可以利用以下的办法进行应对。

1后发制人

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有效办法。当对方对我们进行咄咄逼人的逼问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不急于反击,采取守势,站稳脚跟之后,乘机寻找对方的弱点,然后发起致命的一击,让对方的咄咄逼人戛然而止。“后发制人,先发者制于人”, 先把拳头缩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的弱点,再猛烈地打过去,会打得准、打得狠,胜算才更大。那么在什么时机下反击,才能够实现后发制人呢?

(1)对方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

咄咄逼人者由于准备充分,因而在开始的阶段,往往锋芒毕露,这个时候,我们根本找不到破绽,不适宜反击。等到他的进攻势头变得弱下来的时候,破绽也就会随之出现,一旦他的锋芒收敛,我们就不要给他喘息之机,直接进行反击。

(2)对方黔驴技穷的时候

当对方把他事先准备好的自认为能够打击到我们的语言全部都用完了,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的时候,彼竭我盈,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2针锋相对

这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采用的办法,无论对方出什么样的难题进行刁难,都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将对方的言语全部都驳倒,直到对方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是火力对火力的正面交锋,我们必须要在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使用。

3布置陷阱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诱敌之计,面对对方的猛烈进攻,我们不需要进行正面的交火,假装节节败退,将对方引入到我们设计的语言陷阱之中。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完全处在进攻的地位上,想不成功都难。

4就一点进行反攻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实在是无招架之力的时候。当对方的话语尖锐,火药味十足,而我们又没有办法进行反击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留神他们话语中的漏洞。只要是抓住一点,我们就可以揪住不放,然后无限放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的问题。

5胡搅蛮缠

这种方法近似于耍无赖,但是当对方已经把我们逼入了死角的时候,我们也要不得已而用之,跟对方胡搅蛮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搅乱对方的逼问。然后给自己留下思考对策的时间。

6把球踢给对方

这是一个最常用的办法,当对方的逼问难以回答,无论是肯定或者是否定的回答都会出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问题踢还给对方,反将对方一军。比如,有一个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7打擦边球

打擦边球就是给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就好像是在打乒乓球一样,似乎球出台了,又略微擦一点边,叫对方无可奈何,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这样的回答看起来虽然没有正面回应对方的问题,但是却也相关,让对方挑不出毛病。

8面对无理取闹,不可针锋相对

一个情绪失控的人,是无法与他正常交流的,哪怕你说得再有道理,他也不会听你的。面对情绪失控的人,不要也被撩起情绪,应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响应。要记住,与一个情绪失控的“疯子”争辩,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对方愈是冲动、愤怒,你愈是需要冷静、理智。

挪威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撒丁,在他还没有成名的时候,曾经来到法国,准备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有相中他,他只能失望地离去。身无分文的比尔·撒丁必须为生活想办法,然后争取下次考试,他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聆听,饥饿的比尔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比尔的脚下,比尔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拾起了地上的钱递给了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他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比尔再次看了看无赖,真诚地对他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帮您捡了起来,现在我的钱掉到了地上,麻烦您帮我捡起来。”

无赖似乎没有料到他会这么说,最终在路人的眼光下,还是捡起地上的钱放入比尔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围观者中有一双眼睛一直默默注视着比尔,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比尔的大度吸引了他,他将比尔重新带回学院,破例录取了他。

当对方对你不恭、无理取闹时,你如果和他对着干,正好中了他的圈套,也许他正是想借此激起你的愤怒,让你失去理智,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和他计较,宽容一点,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好心情,还会避免陷入更多的麻烦。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禅师在讲佛法,听完之后异常懊悔,决心痛改前非,并且对一休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斤斤计较,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一休禅师轻声说道。年轻人听完,继续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禅师笑着回答:“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年轻人觉得这实在无法忍受,便举起拳头朝禅师的头打去,继而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呢?”

结果,禅师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地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对禅师的言行有所领悟。从那以后,年轻人再也不和别人斤斤计较,总是竭力避免矛盾。

如果你和一个无理取闹的疯子对着吼叫,那你也变成疯子了,一个睿智的人从来都不会在乎愚蠢之人发起的挑战。

当然,多数时候,面对别人的无理取闹,我们都很难平静下来。那么,怎么做,才能保持理智呢?

首先,是躲避。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躲得越远越好。

其次,是转移。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火气上涌的时候,有意识地转移目前的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负面情绪没有消除时,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放松下来。

第三,是释放。释放不是让你去和对方对着骂,而是找身边的朋友聊一聊,将心中的郁闷吐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这种发泄可以释放积于内心的郁积,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

第四,控制忍耐,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你怎么骂我都不急。古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瑜,如果周瑜的气量大些,何至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何至于被活活气死?

莎士比亚说:“自我控制是人类与纯粹动物的根本区别,不能进行自我控制,就不是真正的人。”我们要保持理智,不去和无理取闹之人针锋相对。那只会损坏自己的形象,影响自己的心情,没有一点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