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36391300000024

第24章 临危不乱,妙语摆脱窘境、远离尴尬(1)

1言语失误时忌乱分寸

在日常交际中出现言语失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无论你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人,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都免不了会有说错话的时候。而一旦言语失误,就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是授人以柄,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因言语失误而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在说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言语失误。而万一出现了言语失误,也要想办法弥补,切不可因为失误而紧张万分,不知如何收场。

实际上,很多时候,言语失误都是可以通过另外的言语掩饰过去的,只不过很多人在出现失误之后,不知所措,结果不仅造成他人的尴尬,也使自己陷入难堪境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言语的失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降低或消除言语不当造成的影响。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就应该及时补救,用巧妙的语言掩饰自己的口误。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对方的尴尬,同时解除自己的难堪。

杜玲去参加大学同学的婚宴。这对新人都是杜玲的大学同学,可以说杜玲是见证了他们的爱情,看到他们最终能够修成正果,杜玲也为他们高兴。当轮到杜玲向新人祝福的时候,杜玲激动地说:“走过了恋爱的季节,就步入了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时常需要润滑。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台旧机车……”说到这里,杜玲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她本来是想要说“新机车”的,一时口误说成了“旧机车”。于是,她马上停了下来。

这对新人的不满溢于言表,这也难怪,在大喜的日子里,有人偏偏来给你添堵,想高兴也难哪。前来参加婚宴的所有人都盯着杜玲,看她接下来要怎么说。杜玲心里也急啊!本来想得好好的,将一对新人比作新机车,希望他们能够少些摩擦,多些谅解。谁知道出了这么一个岔子。但是幸好杜玲够机灵,马上想到了补救的办法。

只见她不慌不忙地顺口接下去:“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台旧机车装上了新的发动机,愿你们以甜美的爱情为润滑油,加大油门,开足马力,朝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飞奔吧!”此语一出,一对新人脸上乐开了花,顿时这个婚宴现场掌声雷动。

当你在生活中由于言语失误,一不小心说错了话,惹怒了他人,你不必焦急和烦恼,也不需立刻道歉,因为这都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先稳住心神,保持情绪的稳定。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从失误的语言本身着手,将失误的语言转化为美好的语言。就如同案例中的杜玲一样,将错就错,顺势就将错处续接下去,巧妙地改变了语势,将原本令人尴尬的错误言语变成了美好的祝福。

即使是那些经常妙语连珠的人,也有说错话的时候,但是他们却不会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他人,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化解错误的言语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在特定的环境下,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应对,一定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为自己的错误“打圆场” ,绕开敏感的内容,从而消解误会。

言语的失误不仅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从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还会因为言语的失误而引起众人的一致谴责,大大损害自己的形象和声誉,甚至授人以柄,为自己招来祸患。历史上,有不少人因为言语失当而招来祸患。所以,即使不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必须要懂得如何为自己错误的言语辩解,将灾祸消弭于无形。

阮籍是一个直性子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一天在上早朝,忽有人奏报:“有逆子杀死了他的母亲!”阮籍顺口说了一句:“他杀父亲也就罢了,怎么能杀母亲呢?”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对他怒目而视,众人纷纷指责他,认为他此话“大逆不道”。

阮籍自然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搞不好会因为这一句话丢官去职,甚至脑袋搬家也有可能。于是他脑筋一转,就想出了应对的法子。他对众位大臣说:“众位同僚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说,禽兽虽不知其父,也知道其母,万万不会杀死自己的母亲。杀父的人已然和禽兽无异,此人连自己的母亲都杀了,那就更加禽兽不如了。”

阮籍避开了众人正常的思维,用另外的一种思维方式重新解释了自己的话,且句句在理,不由得那些大臣不服。就这样,他平息了一场风波,保全了自己。

人在很多时候,就是需要有辩才,否则,当别人误解你的话的时候,连解释的能力都没有,误会丛生,对自己就没有什么好处了。总而言之,当说错话后遭到他人的指责时,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智,切记不可乱了方寸。

2故意拿自己开“涮”化解冷场

在交际场合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尴尬的事情,如果我们置之不理,不仅会令自己难堪,还会造成冷场的局面;如果我们斤斤计较,那会令局面更加难以收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容以待,学会用自嘲的办法,让尴尬变成笑声,在笑声中使场面再次活跃起来。

自嘲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手段。在交际的过程中,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故意给我们难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大发雷霆,反唇相讥,那么不仅会显得我们特别没有风度,而且还会让场面陷入僵局。因此,我们必须要懂得如何自嘲,用自嘲的方法反击对方,既不失风度,又能够让对方知难而退。

伟大的作家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应观众们的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他们的祝贺。然而,萧伯纳刚刚走上台,就听到有一个人大声地对他喊道:“滚回去,谁要看你的剧作,糟透了,收回去吧!”

一瞬间,本来热闹的会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所有的观众都屏住呼吸,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降临。但是奇怪的是,萧伯纳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生气的样子,反而面带笑容地对那个人鞠了一个躬,然后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说着,他将手指指向了剧场里的其他观众,又说道:“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处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演出吗?”

剧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那个故意寻衅的人灰溜溜地离开了剧场。

在交际场合中,那些故意令你难堪的人,其目的就是要让你大发雷霆,让你失去风度,从而搅乱整个场面。所以,如果你真的如他所愿,那么你就上当了。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生气,也不需要据理力争,你大可以在表面上顺从对方的意思,然后用自嘲的方式暗地里讥讽对方。这样,既能令对方知难而退,又能用幽默的方式让那些因为对方的咄咄逼人而不知所措的其他人会心一笑。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当别人故意给我们难堪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和对方相争,因为其他的大多数人都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即使让他在语言上占了上风,也无所谓。只要我们能够运用自嘲的办法博得大家会心一笑,尴尬的局面自然就冰消瓦解,一切又可以恢复到正常。相反,如果我们大吵大闹,与对方进行激烈的争辩,那么场面恐怕就不易控制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我们的短处往往就会成为别人调侃的对象,如果我们为此而动怒,那么就只能说明我们是小肚鸡肠的人。所以,当别人调侃我们的短处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遮掩、躲避这样的话题,大可以顺着对方的意思自嘲一番,将其放大、夸张或者是剖析,然后博得众人的一笑。比如著名演员葛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秃顶,当别人调侃他的时候,他就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小品演员潘长江个子矮,他却可以自豪地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在社交的场合,除了别人会一不小心让我们陷入尴尬当中,有的时候,由于无心之失,我们也有可能会把别人推向尴尬的境地,造成冷场的局面。这个时候,我们依然可以运用自嘲的办法,化解尴尬,让对方在笑声中从尴尬境地解脱出来。

一群二十几年不见的同学在一起聚会,其中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曾经是同桌,因此,说话的时候就非常随意,互相调侃。但是那位女同学的丈夫前不久因病去世了,而那个男同学并不知道,因此,在调侃对方的时候,一直提及女同学的丈夫。旁边有一个同学眼看局面越来越不对劲,连忙阻止那个男同学,可是男同学不以为意,玩笑越开越厉害。

另外那个同学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对他说出了实情。那个男同学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怪不得那个女同学一直一声不吭呢。为了化解尴尬的局面,他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然后说:“你看我这嘴,几十年过去了,还和当学生时一样没有把门的,不知高低深浅,只知道胡说八道。该打嘴!该打嘴!”

其他同学见状都哈哈大笑,那女同学也忍俊不禁,拍了他一巴掌,然后笑着说:“行了,行了!我还不知道你啊。再说了,你也不知道,不知者不怪。”就这样,场面重新活跃起来,这些人继续推杯换盏,言笑甚欢。

古人说:“一笑泯恩仇。”任何尴尬和误会在笑声中都很容易消除,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一旦因自己的失误造成了别人的尴尬和自己的不好下台,导致所有的人都屏气敛神。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拿自己开涮,让大家在笑声中从尴尬境地走出,场面自然可以重新活跃起来。

总而言之,在社交场合,冷场是要不得的,只要是冷场的产生和自己有关,我们都可以运用自嘲的办法来化解。一个人能够拿自己的缺点和缺陷来开涮,体现出的是这个人良好的修养。这能够使别人从中看到自己的优秀,使得更多的人愿意与自己交往。

3背后说人被当事人听到时该怎么处理

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别人谈论的对象,而我们本身也一定会去谈论他人。背后谈论他人的时候不可能全部都是褒扬某一个人,批评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我们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某一个人,我们的议论也有可能会得罪被议论的对象。所以,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总是避免自己的议论被当事人听到。但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百密总有一疏,万一我们正在议论别人的时候,被别人听到,又该怎么处理呢?

那种尴尬的情景,恐怕很多人想象都不敢想象,就像是做贼,被人抓个现行一样,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有的人或许认为,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即使被对方听到也无所谓。但是即使你说的是事实,只要是不好的话,也会让对方对你心怀怨恨,你必然要为此而付出代价,轻则造成关系破裂,重则会大打出手。如果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弥补。所以,当我们在背后说人被当事人听到的时候,就是考验我们应变能力的时候。

乾隆时期的礼部尚书纪晓岚与乾隆皇帝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堪称是这方面的经典。一天,纪晓岚在书房迎候皇上,当乾隆皇帝出门走的时候,他就问身边的人:“老头子走远了吗?”谁知这话竟被刚刚出门不远的乾隆皇帝给听到了。

被人背后称为老头子,乾隆皇帝自然是不乐意的,于是他责问纪晓岚是什么意思。纪晓岚也知道事情不妙,哪有大臣在背后称皇帝为老头子的。不过他急中生智,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万岁爷不要发怒,奴才之所以称您为‘老头子’,是对您的尊敬。‘万寿无疆’称为‘老’;‘顶天立地’称为‘头’;皇上称为‘天子’。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缘故。”

一番花言巧语把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说得心花怒放,宽恕了纪晓岚的“大逆不道”。

虽然人人都会在背后说人,但是每一个人都不希望有人在背后说自己,一旦听到别人说自己,往往会非常生气。如果你不想因此惹怒一个人而与这个人断交的话,你就必须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巧言掩饰,消除对方的怒气。像纪晓岚一样,他就是通过对“老头子”这个常见的词语进行新的解释的方法,将原本不好听的话变成了吉祥话,才使得乾隆皇帝转怒为喜。

背后说人被当事人听到是非常尴尬的场面,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那就更加显得我们心虚,的确是在背后说人的坏话。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保持镇定,将刚才的话继续下去。当然,继续下去的话不能是继续说对方的坏话,而是要说对方爱听的话。比如说,我们正在批评某人做事做得不对,忽然注意到对方正在旁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话锋一转,来个“但是”,将不好的话就变成了好话。

有一次,一个人在公司里和搞卫生的阿姨吵了一架,后来被上司叫进了办公室。其余的同事都在议论纷纷,王冬也加入到了议论的行列当中。正在大家说得高兴的时候,那名同事已经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其他人纷纷住口,只有王冬正说得高兴,没有注意到。他还在对其他同事说:“你说这个人吧,他怎么跟一个保洁阿姨一般见识,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吵架,影响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