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36391300000023

第23章 讲究说话方式,方能密切联系、增进友谊(3)

刘洋去年参加高考发挥失常,差5分没能上本科线。看到同班同学一半人考取重点大学,平时比自己差的也考上了本科。他痛苦、失落。妈妈擦干眼泪,咬咬牙说:“复读去,明年再考!家里砸锅卖铁也供你!”刘洋伤心地哭了,他10岁丧父,母亲靠做针线活儿养家糊口,他不忍心啊。

这时表哥来了,他问清情况后,乐呵呵地说:“全国800万考生,考上本科的200多万,是少数。落榜的300多万,你比他们强嘛!‘宁做鸡头,莫当凤尾’,你在专科生中是名列前茅的,完全可以进重点大学的专科,再凭自己的努力争取一个专升本的名额,四年后你也是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哈哈!”几句话说得刘洋母子破涕为笑,高高兴兴准备上大学去。

二、转移式安慰

用巧言妙语转移对方的心理焦点,以淡化其伤痛的思绪,达到安慰的目的,这是安慰死者家属常用的一种方法。安慰时,尽量少提及、不提及死者,让他们暂时忘记那些无法挽回的不幸,引导他们向前看,走出痛苦的阴影。

袁肖的大哥死于胃癌,他第三天从外地赶回来,只见嫂子和侄儿、侄女号啕大哭,痛不欲生。袁肖并不多问大哥的病情,只是专注地听嫂子的诉说,待她尽情倾诉得差不多后,袁肖关切地说:“大家节哀顺变。说说往后的生活吧,都有哪些困难呢?”侄女、侄女婿说:“妈退休了,一个人在家没人照应,我们接她过去住……”侄子说:“我读硕士研究生班,还有两年毕业。妈甭操心,我搞勤工助学,帮导师做课题研究,有一些收入,家里不用给我寄钱了。”袁肖说:“嫂子呀,你女儿、女婿这么孝顺,儿子这么懂事能干,你今后真有福气哦!往后嫂子有啥困难,只管说,老弟一定帮忙!”一番安慰话,使死者家属的心平静下来,踏实起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三、分析式安慰

安慰别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火上浇油,把人家刚平息的情绪又煽动起来。怎样把别人心上的怨气和怒火扑灭,使其恢复心态平衡呢?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对方做理性的分析,弄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利害得失,使他头脑变得清醒起来。

王皓和李梅是一对相恋了6年的情侣。前年王皓去澳大利亚留学,李梅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资助他。可两年不到王皓就另有所爱,甩掉了李梅。失恋的李梅悲愤交加,不能自已。来安慰的人不是臭骂“王皓不是东西”,就是责备“李梅上当受骗”,使失恋者伤心之余,又多了一份窝囊和寒心。

当李梅痛不欲生时,她表姐来了,推心置腹地说:“表妹哦,不值得那么伤心嘛。王皓失去的比你更多,他失去了你这位纯洁、漂亮的姑娘,失去了诚信和人格,终生都会受到正义和良心的谴责。你付出了10万元,认清了一个根本不值得你留恋的人,也值!钱,身外之物而已,丝毫无损于你的品格和形象,东方不亮西方亮,你肯定是笑到最后的人!”表姐巧妙的安慰话使李梅逐步走出了失恋的阴影。

四、激励式安慰

安慰别人时,不纠缠于不幸事件的本身,抓住时机,以巧言妙语激励对方跳出苦恼,积极进取,达到安慰的目的。

某中学分配教师住房时,竟把住房十分困难的女教师吴兰排除在外,理由是她表现不够好。吴兰得知后,觉得委屈万分。

晚上,吴兰的大伯听说侄女闹情绪,特意过来看她。吴兰泣不成声地诉说:“我……教两个班高三语文,高考成绩比谁差啦?……我搞语文教改试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错在哪里呢?……”大伯静静地听吴兰诉说,让她尽情宣泄之后,意味深长地说:“兰兰,不就是暂时分不到房子吗,没啥了不得的!你还年轻,让你多吃点苦,锻炼得更坚强些,是好事嘛!大伯相信,你在这张小书桌上也能写出语文教改成功的好经验来!”

吴兰听了大伯的话,心情开朗多了。送走大伯,便在小书桌上一丝不苟地备起课来。

良言一句三冬暖,安慰人的时候一定要“量体裁衣”,如果一种方法行不通,就换一种思维方式,相信只要你懂得了安慰人的艺术,句句都能暖人心。

7对待朋友的请求,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从你承诺的那时开始,你就欠下了别人的债务。欠债不还,岂不诚信大跌,威望全无!所以,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千方百计去兑现!

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基础,而能否兑现承诺便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主要标志。当你要答应某人去做某事之前一定要思虑再三,因为 “言必信,行必果”是人们的一种期望。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超越个人能力范围之外的,总有一些诺言是难于实现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坦诚地面对事实,及时求得当事人的谅解。

因为,当朋友没有得到你的承诺时,他就不会心怀希望,更不会耗费时间焦急地等待,自然也就不会承受失望所带来的打击。相反,你一旦承诺,无疑是在他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个时候的他可能会拒绝其他人的帮助,一心一意等待你兑现承诺,但是如果你没有达成他的愿望,就会延误他寻求其他帮助的时机,相当于扼杀了他的美好希望。

而且如此一来,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就会直线下跌,别人因你不能信守承诺而不相信你了,从此不愿意再与你打交道,那么,你只能孤军奋战。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经常不负责任,许下各种承诺,而不能兑现承诺,结果给别人留下恶劣的印象。如果承诺某种事,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轻易答应别人。

某高校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的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意把情况告诉系里的教师,只对他们说:“放心,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

最后,职称评定结果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有人当面指着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

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既在系里信誉扫地,也在校领导跟前失去了好感。

很多情况下,诺言能否兑现,除了需要主管的努力,同时也被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有些事情本来成竹在胸,但是由于一些意外情况使事情发生了变化,一时之间无法办到,这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要轻易许诺,许诺时更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保证,应该给自己留下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不是给自己不作努力寻找理由,而是在自己并无把握办到的情况下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给人承诺时,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不要认为天下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情,这样很容易给人留下说大话、吹牛皮的虚伪形象。因此,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情况,依自己的能力去采取相应的承诺方式。下面就介绍几种不失分寸的承诺方法:

1.对不是自己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承诺。

如果你所做的承诺,自己一个人不能单独完成,还要求别人帮忙,那么你在承诺中可带一定的限制。

比如:你承诺帮朋友办理家属落户的问题,这涉及到公安部门和国家有关政策,你不妨这样说更恰当一点:“如果以后公安部门办理农转非户口,而且你的条件又符合有关政策,我一定帮忙。”这里就用“公安部门办理”、“符合有关政策”等对承诺的内容作了必要的限制,既见自己的诚意,又话语灵活,具有分寸,还向对方暗示了自己的难处(也要求别人),真是一石三鸟。

2.对把握性不大的事儿,可采取弹性的承诺。

如果你对办成事情的把握不大,就应该把话说得灵活一些,给自己留下伸缩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力而为”、“尽可能”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承诺能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

3.对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可采取延缓性承诺。

有些事情,当时的情况认准了,可是由于时间长了,情况会发生变化。那么,在你承诺中可以采用延缓时间的办法,即把实现承诺结果的时间说长一点,给自己留下为实现承诺创造条件的余地。

比如:有人要求老板给自己加薪,老板可以这么说:“要是年终结算公司经济效益好,公司可以给你晋升一级工资。”用“年终结算”一语表示实现承诺时间的延缓,显得既留有余地,又入情入理。

诚信一直以来就是看待一个人的行为标准,所以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因此在做出承诺的时候不能信口开河,随便答应,千万不要拍着胸脯做根本没有把握的承诺。“空头支票”害人害己,承诺过的事情就必须做到,否则你的行为只会让人远离你,让你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孤岛,从而失去很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