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指间的诗情——钢琴曲(课外雅致生活)
36241800000008

第8章 不朽的篇章——贝多芬

贝多芬生平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祖父是科隆候选的宫廷歌手和乐长,父亲也是候选的宫廷歌手。贝多芬的父亲竭力想把他培养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四岁时就强迫他学习小提琴和钢琴,8岁公开表演。在管风琴师C.G.内费的指导下,贝多芬开始学习巴赫等德国大师的作品,使他真正认识了德国的民族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1787年慈母病逝后,贝多芬进入了波恩有名望的F.V.布朗宁夫人家庭任音乐教师。在那里,他结识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授、文艺家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士。他们谈论艺术、哲学和政治,使年轻的贝多芬开始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初步树立起艺术要服务于善良、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观。19岁时,他获准进波恩大学听课,攻读康德的哲学论著和古希腊文学,在那里接触到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对他的世界观、艺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92年,贝多芬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定居于维也纳,是年跟海顿学习作曲。1795年开始出版作品。1800年左右,贝多芬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这是贝多芬的一部习作,是他九部交响曲中最古典化的一部。1802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二交响曲》,从这部交响曲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正力图形成使自己的创作与所追求的崇高理想结合起来的创作倾向。

《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完成,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1804年创作的作品,摆脱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一大飞跃。这部作品吸取了法国革命音乐的音调,它与革命时代的感情相融合,奠定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英雄性、群众性风格和“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基本思路。

1802~1815年间,贝多芬虽受包括耳疾在内的各种打击,但他还是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第三交响曲到第八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及序曲、奏鸣曲等等,这些作品对以后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15年以后,贝多芬完全失聪了,他变得孤僻、易怒,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这时的音乐创作带上了深思的性质。伟大的《第九交响曲》的完成,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显示出贝多芬的艺术思想更深刻、更细致、更成熟。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全世界人民团结拥抱起来,像兄弟一样,经过艰苦的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欢乐”的理想。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病逝于维也纳。下葬的那一天,所有学校停课哀悼,两万人参加了葬礼,他的墓碑上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的音乐,占特殊地位的是他的交响曲。从这些交响曲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交响曲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过渡到舒伯特、门德尔松的各个时期发展概况,也可以了解到贝多芬创作的基本思维和精神面貌。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面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优秀传统,吸取了法国大革命音乐的各种成果和富于英雄性的音调,因此,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同时,他又吸取了德、奥民族音乐的精华,他的作品又具有更明显的民族性。

贝多芬的交响曲以表现革命斗争的英雄为中心,他把英雄的主题放在他交响曲创作中的首位。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绘了英雄的活动与思想、英雄与革命斗争、英雄与大自然、英雄与人民、英雄与胜利、英雄与他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些富于英雄性的音调,把英雄塑在人民中间,表现了他们为实现正义的事业而战斗,甚至牺牲自己,直到赢得斗争的胜利。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多采用扩充的奏鸣曲形式,他的创作构思宽广、宏伟,思想深邃,形象对比鲜明,丰富多样,在曲式的处理上都达到了作品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在创作之中把原交响曲中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改为谐谑曲,把歌剧中对人世间矛盾冲突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戏剧性表现手法运用到交响曲中,在《第九交响曲》中甚至加入了合唱,扩大了交响曲的表现能力与氛围。另外,在交响曲的创作中,贝多芬在配器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确立单簧管在乐队中的地位,在《第九交响曲》中使用四支长号等等,形成了一个新颖的风格,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用这种创新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潮,将欧洲古典乐派的音乐发展到了最高峰,开创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

走进古典——贝多芬

我们说到贝多芬,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一个金刚怒目的战士形象。我们看到他的肖像,读到对他的描写,都是一头暴乱的头发,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用力。与他同时代的贝内迪克特爵士看到“一个矮小精壮的男人,脸色通红,浓眉下一双尖锐的小眼睛,长大衣几乎拖到脚踝,走进斯坦利与哈斯林格音乐铺子,时间大约是十二点钟。布拉黑特卡问我:‘你说这人是谁?’我随即惊呼:‘准是贝多芬!’尽管两颊绯红,衣冠不整,那双尖锐的小眼睛中的神情非画家所能描绘,是一种既崇高又忧伤的感情。”

在常见的介绍里,贝多芬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勇士,于是我们惯于从这一点上去理解他的音乐,就是体会到其中的柔情,也大体上都用英雄泪来作解释。这种理解,实际上也基本合拍,可是对于他心中那种清澈见底的纯洁,我们如果没有引起特别地爱恋,那是多么可惜!在他笔下,何尝没有醉人的温柔和发乎天性的活泼?我们万万不可错过了贝多芬的《春天》。

这一曲里的旋律纷纷扬扬,全都颤动着翅膀,满身披着阳光,在你心里的琴弦上,拨响喜悦和希望。那一种气息,真如春风骀荡,无怪听者要以“春”名之。

“可要小心捉住第一乐章一开头就飞出来的那个烂漫的主题,那么轻盈秀美,润着咂之不尽的甘甜,又欢喜得让人深吸一口气、鼓起‘气囊’,脸上绽满幸福,身体里注满活力,就好像真是这支旋律把河边的柳条染上嫩绿一样——虽然‘春’这个标题并非贝多芬本人所拟。此曲与《田园交响曲》一样,是壮丽而飘逸的山川林野投向贝多芬的心湖倒影。

“这支主题如湍急的清流一般从一颗心奔进另一颗心,又奔出去,融入大自然自由的呼吸里。就算贝多芬充满苦难与奋争的胸中块垒似乎也挡它不住。钢琴紧跟着小提琴接应上来,‘二人’就这个话题愈谈愈欢,更加把一种了无挂碍的青春气息弥漫开来。到第二乐章,二位简直就有点窃窃私语了,情绪更加温婉,问答也更加体贴,仿佛一对在青草地上漫步的恋人。第三乐章,是忍不住的清朗笑声。末乐章是回旋曲式,一支兴致淋漓的主题在反复咏唱,听者又念起那令人耳目清亮、心儿欢跳的第一乐章。

“整首曲子不长,乐章之间并无隔阻,仿如一串撩起的水珠那么‘连’着,而又那么晶莹透亮。这是音乐殿堂的后院——室内乐中最让人一见便爱,也耐得细细端详的一曲。钢琴与小提琴两情相悦、成家过日子本奇希——小提琴奏鸣曲这个‘机构’不知促成了多少这样的婚姻,奇妙的是这一曲如此平易、典雅、高洁、热力四射,听了只觉贴心贴肺又翩翩欲舞。钢琴与小提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又一直相视而笑,真就如‘你把花给我,我把花给你,心爱的人儿,歌舞两婆娑。’”(《九歌·礼魂》郭沫若白话译文)

音乐园地里奇葩异果无数,能如它这般明快清新,而又让耳朵和心灵永葆新鲜的却并不多见。各种演奏版本也都执迷于其中的青春气息,我们如果要着力于求得更深一层的“进步”,可以聆听“小提琴家中的学者”西盖蒂与钢琴家霍尔绍夫斯基1953年在索尼公司的录音。

《春天》是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称它们为“钢琴和小提琴的奏鸣曲”,可见钢琴位置的重要——在莫扎特笔下其实更“厉害”,它们题为“附小提琴助奏的奏鸣曲”,我们可以据此分辨宾主)中的第五首。其中第九首《克罗采奏鸣曲》因贝多芬题献给法国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指挥家克罗采而得名,贝多芬曾作标记为“钢琴与小提琴以协奏曲风合奏的奏鸣曲”。曲中钢琴与小提琴雄辩滔滔,曲风汪洋恣肆,是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顶峰。《春天》和《克罗采》固然是珍珠美玉,也很流行,但煞尾的《第十小提琴奏鸣曲》却也不应该遭到忽视,论起音乐中惹人幻想的“浪漫”来,也许它倒应该排在“第一”。

贝多芬留下一些有名的逸事,其中最流行的是三个:一是他走夜路,在窗外听到盲女弹琴,为她作《月光奏鸣曲》;二是他先把《英雄交响曲》献给拿破仑,因其称帝而撕毁题词;三是他和歌德一起散步,路遇王公贵族,歌德礼让而他昂首阔步。这其中第一个故事是子虚乌有,第二个真假莫辨但事出有因,第三个是确有其事,然而却也给人很多误解。《英雄交响曲》作于1803年,拿破仑称帝在1804年5月。根据现存的贝多芬亲笔手稿看,他原来写的是“题为《波拿巴》的大交响曲”,后改为“以波拿巴为题材而作”,1804年8月他写给出版商的信上说“这首交响曲的标题其实是《波拿巴》……”1806年第一次出版,标题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1809年,贝多芬还在一场本来准备有拿破仑出席的音乐会上指挥演出这部作品,1810年,贝多芬还考虑把他的《C大调弥撒曲》题献给拿破仑,所以说在《英雄交响曲》的标题故事里尽管可以折射出贝多芬的民主思想,但也不值得过分夸大。贝多芬和歌德在小路上的逸事,让人觉得他傲视王侯,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贝多芬认为“同贵族相处没有什么不好,但必须知道如何给他们深刻印象”。他一生曾接受贵族的很多资助,并与其中不少人结下深厚情谊。贝多芬开始是以一名辉煌的钢琴演奏家身份被贵族们尊为贵宾的,但是其中一些人认识到,在贝多芬身上,有一种伟大的作曲家倾向比名演奏家的倾向更值得鼓励。一名公爵把自己家里的四重奏团完全交给他支配,另一名公爵则慷慨地提供整整一个管弦乐队以便他进行作曲实验。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贝多芬的天才才能够无所阻碍,毫不妥协地得到发展。所以说,我们把贝多芬看作一个战士,不必过于强调他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他是全人类的代表,以高昂的头颅和热烈的胸怀为生命抒写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雄浑诗篇,抒写“恢弘、伟大而疯狂的音乐”(歌德)。他狂热地追求自由和尊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具体的行为上和整个贵族阶层作对。他在精神的领域里摆开战场,上天入地,穷追猛打,而音符就是他的士兵。尽管命运给了他力所能及的最大伤害——耳聋:他20岁开始出现征兆,此后不断恶化;26岁起有了耳聋症状;32岁写下了催人泪下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自承“只有我的艺术才使我免于走上绝路”;50岁以后完全失聪。还有他的从未成功的爱情、视若己出却不断对他造成伤害的侄子……谈论贝多芬,不能不描述这个人和他的命运,然而这却是远远不够的,贝多芬在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时候,所追求的是比他自己的个人命运更重要的东西——全人类的精神处境和理想。他的伟岸人格在音乐里发出了数十倍的回响,令万世为之震撼。

和音乐史上伟大的前人比较,贝多芬的作品不算太多,然而其“效率”却是最高的。其他人的作品,我们还可以说其中哪些是精粹,贝多芬的作品却是在去掉很少一部分之后,剩下的全是百炼真金。在器乐中,贝多芬到达了他所涉猎的每一个领域的顶峰,并且,这些领域全部因为贝多芬的到来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他的作品,最重要而篇幅也最多的是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9首交响曲和32首钢琴奏鸣曲都如巍峨的群山,分量太大,只好另作介绍。17首弦乐四重奏无比宽广,而又深不可测,可供我们作一生的追寻。尤其其中的最后六首,在贝多芬最后的创作里占据了中心位置。贝多芬在这里写下了自己的“音乐遗嘱”,他独自一个人走到了一片自由却又孤独、痛苦却又安详的天地——其中的《大赋格》甚至不避“难听”,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这些弦乐四重奏对于初听音乐的人来说,过于艰深,就连要作出简单的介绍,笔者也深感无能为力,只好“回避”,等到我们在音乐和人生的路上都走到了晚年的贝多芬身边,再去面对这个“天问”。 暂别了这三列“山脉”,再看他的其他作品,还是一座巨大的音乐宝库。

小提琴奏鸣曲说过了,大提琴奏鸣曲还有五首,又有人把它们比作大提琴音乐的“新约圣经”——巴赫的《大提琴组曲》是“旧约圣经”。贝多芬曾在其中第三首的赠送本扉页上题词“在热泪与悲痛之中”,听来如见“热泪”在大提琴粗粗的琴弦上奔流! 他只写了一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似乎是特地跑到这个体裁里,为它带上一顶王冠!此曲蕴涵丰富,气概博大,历来被推为汗牛充栋的小提琴协奏曲文献中第一高峰。

两首《小提琴浪漫曲》都是佳作,尤其第二首《F大调浪漫曲》以“如歌的慢板”舒展深情,最是贴心。

五首钢琴协奏曲中,《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器宇轩昂,溢彩流光,人说它是“皇帝”,一点不差。然而那首《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呢?又因其说不尽的美感和浓情,在许多人心里,位置比“皇帝”更高!

《致爱丽丝》里有一脸最甜美的微笑,是人们最爱品咂的钢琴小品了。此外最著名的,还有《7首小品》。“半大”的《英雄变奏曲》和“超大”的《迪亚贝利变奏曲》都是音响建筑的奇观。

十余首序曲中,半数以上是奇珍异宝,其中尤其不可错过的是《爱格蒙特》和《莱奥诺拉第三》。贝多芬的管弦乐序曲在风格上与交响曲有亲密的联系,一般都采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曲式。这两曲虽然短小,却都是一场浓缩了的大戏。

还有……

贝多芬被尊为“乐圣”,这似乎是在中国所独有的称呼,我们其实不必给他设坛,还是以凡人的真情去接近他的音乐为好。我们对一个人——这个人有可能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观——的认识,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导引出由自身出发的一种巨大的激情和精神追求的方向。贝多芬在音乐里达到了力量与完美的最高融合,人类的精神内涵和对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在他手上完成了一个巨大的突破。同时因为他的音乐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以旋风般的姿态扑向理想的鲜明形象,我们每个人都会“提心吊胆”,领受由这种“奔跑的重音”带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