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生平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一位侨居华沙在一所中学当法文教员的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6岁开始学习钢琴、作曲,8岁登台演出。1822年跟华沙音乐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和声、音乐理论。1825年出版《c小调回旋曲》,翌年进入华沙音乐学院,1829年离校。在这期间,他逐渐成为波兰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1830年11月华沙起义前夕,肖邦离开祖国经维也纳到法国巴黎定居,在那里他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包括德国诗人海涅,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特别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19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创作上获得极其丰硕的成果。由于19世纪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给肖邦精神上带来沉重的打击;故乡、亲人、挚友的相继离去、逝世,给他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1936年开始患的肺结核征兆在他身上日益加重。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短期教学和演奏,他给流亡国外的波兰同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他的健康急剧恶化,终于1849年10月17日病逝巴黎。临终前他要求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肖邦的创作可分四个时期。华沙时期(早年~1830年):这一时期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作品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年)《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年)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与《第二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音乐具有民族民间风韵,情绪明朗欢快,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
华沙起义时期(1830~1831年):这时期,肖邦的创作出现飞跃。肖邦为华沙起义的民族浪潮激起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令他创作出强烈爱国主义内容与高度完美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早期杰作《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a小调前奏曲》等。
巴黎全盛时期(1832~1845年):肖邦的具有深刻民族内容、独创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钢琴表现技巧的创作日臻完美。他涉猎了各种音乐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波洛奈兹、夜曲、圆舞曲、即兴曲,到结构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等,获得极其丰硕的成果。其中《E大调练习曲》《降d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C小调夜曲》《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等尤为突出。
晚期(1846年后):肖邦这时的创作明显衰退,较重要的作品有《幻想波洛奈兹舞曲》《f小调马祖卡舞曲》等,依然倾诉着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与期望。
他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7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
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肖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18、19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 并对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 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19、20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肖邦共创作15首钢琴圆舞曲,1846年创作的《一分钟圆舞曲》是其中最通俗、最流行的一首。《一分钟圆舞曲》是《降D大调圆舞曲》(作品六十四第一首)的别名。因其篇幅短小、简练而被后人名以此名。作品演奏的时间,实际上已超过一分钟。这首圆舞曲的主题是一段快速的旋转式音型,据说是描写一只爱着咬自己尾巴急速打转玩耍的小狗。因此,该曲也被后人称为《小狗圆舞曲》。圆舞曲分为三段,其中前后两段遥相呼应,构成作品的主要形象。
第一段的速度极快,音乐流畅、旋转,而且活泼可爱。它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曲调简单、节奏明快,像一只天真烂漫的小狗在旋转作嬉。第二主题的音乐性质与第一主题完全一样,但它比第一主题更有生气。就像是描写小狗在旋转的同时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
第二段是一个抒情的乐段。从它的音乐发展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深情而富有歌唱性,好像是一支短小的抒情曲,清新爽朗,沁人心脾。第二阶段是一个经过性的段落,虽然只有四小节,但音乐性格鲜明,表现力丰富。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发展变化。它主要通过装饰音来加强旋律的表现力,使原来的歌唱性的音乐更加谐谑、生动。
《一分钟圆舞曲》虽然短小、通俗,但它包含的音乐形象却十分丰富。它不仅有小狗作嬉的外在形象,而且也包含着温柔、文雅的内在表情。这一点恰恰是肖邦音乐的独到之处,它能以简练的音响来表现细致的音乐内容。
且谈肖邦
早些前的波兰被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瓜分,引起了波兰人民对此强烈的反抗情绪。同一时期,涌现了思想进步、强调鲜明民族性的爱国之士,其中有文学家、思想家等等。肖邦的父亲也参加过波兰起义。这样的社会条件、这样的生活背景,成就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音乐家——肖邦。
肖邦说过,“波兰人的真正喜悦与悲哀,只有波兰人能理解,也只有波兰人能表现出来”。对祖国波兰的这份执著与热爱,成了肖邦在巴黎这一花花世界生存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更是使他写下了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被舒曼赞为“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的五十余首《玛祖卡舞曲》。
肖邦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进步的因素集中表现在他的爱国思想及对本民族命运的关注上。这种关注,使他对于当时所处社会形势的种种重大事件采取了淡漠的态度。如1848年的欧洲革命,并没引起他对此产生强烈的情绪。困缩在个人情感范围内的肖邦,他的作品中因此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可另一面,在历史上,像他这样忧国忧民、热衷于本国民风的作曲家又是极其罕见的。爱国无疑给了他源源不竭的写作灵感。有人为肖邦以他那文雅的性格写出如此激情豪迈的波兰舞曲而感到吃惊不已。依我看来,以他那满腔的爱国情绪,是没什么达不到的。
一把祖国的泥土与他相随近20年,最后撒在棺木上,伴着他长眠。他在咽气的前一刻,念念不忘的始终是祖国母亲。他惟一的遗愿是要友人将他那颗飘在异乡的心送回生他养他的波兰。
弗莱德烈克·肖邦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户教师家庭,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钢琴演奏和作曲上的天赋,于4岁学习钢琴,7岁写下《g小调波兰舞曲》。于1830年离开波兰后,便再也未踏回故土(侨居于法国巴黎)。
丰子恺先生(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家)曾戏说“chopin”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带有优美的韵律。是的,肖邦天生就有股优雅的气质,风度翩翩,加上他那独具个人个性的钢琴艺术风格而脱颖而出。上层社会的人们(画家、音乐家、歌唱家等等各界的精英人士)都因此对他投以极大的热情。成功似乎就这样属于了肖邦,使得他忘却了初来时,由于巴黎的喧闹而引起的焦躁之感。他很快成了巴黎风靡的人物。“他总戴着白手套,穿着讲究,精心装饰着自己,不忽略一切细节,从挑选珠宝直到配选领带与手杖。”
享有“钢琴诗人”之美誉的肖邦几乎只写钢琴独奏曲。他十分清楚自己虚弱的身体状况经受不起庞大的交响曲等体裁的创作劳累。“一生中如此集中创作钢琴音乐的作曲家,在历史上恐怕只有肖邦一人。这一方面,是由于钢琴是最适合于表达肖邦灵魂的乐器……”(《音乐史话》);“他从不写歌剧、交响乐,甚至连弦乐四重奏也不写。他把那些大部头让给别人去写,潜心培植自己的乐圃。他所作的钢琴曲有十多种形式,其中有八种是他的创造。”他如此努力地发挥着自己在钢琴上特有的“敏感”,把一点点的思考与情感动机融入到了短短几行乐谱中。谁又能不陶醉在他始终散发着淡淡的、却永不会散的诗意的钢琴曲所流露的情感中?
肖邦他崇尚古典主义,可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个性充满浪漫气息。在作品中,他用所谓的“自由速度”(被人用以区分成为灵魂的艺术亦或是普通的练习的基准)结合音乐的其他缺一不可的因素而显现出完全属于他个性的、全新的浪漫风格。
批评家费蒂斯评他“不模仿任何人”,评他“久想革新而一直没有成功的那些部分耳目一新”,确是恰如其分!郎多尔米在他的著作中说:“他不是个猎奇者!”
与各界精英人物的交际并没使他改变什么!这位风度高雅之士丝毫不受谁的影响。神童莫扎特是不断吸收各家精华并使它们融合得天衣无缝后而走向成熟的,而肖邦——他不需要“外来物”的“充实”。贝多芬是在站在了海顿与巴赫的“基石”上迈开了一大步,同时又抚慰着舒伯特的灵魂;而肖邦是统统与这些断开了“锁链”。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徘徊的永远是他自己以及在他灵魂下跳动着的精灵——那是一个又一个美妙的音符。
贝多芬用篇幅庞大、气势恢弘的交响乐体裁刻画出了他那面对“恶魔”始终严峻、坚定的神情;而肖邦的夜曲,自然而然给了人们如诗如画幻想:那静谧的夜;那缠绵不断的曲子或在轻轻地低语,或在月光下无邪地洒着明朗……
夜曲无疑是最能体现肖邦个人主观感受的体裁形式。他天生多愁善感,想像力极其丰富。不再单单只是空乏地追求过分的宁静,他笔下的夜曲有了前所未有的人性化的表情:或热情、或忧郁、或变化莫测……他所留下的21首夜曲总是被人们乐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