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办公室工作:案例、方法与技巧
36226400000076

第76章 交谈中巧用逻辑避冲突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别人会突然向你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你一时又弄不清对方问话的动机和目的,这个时候你怎样才能既使自己摆脱窘境,又不至于让问话者难堪,还可以给不怀好意者以迎头痛击呢?许多成功的交际实例告诉我们,学会使用逻辑的应变技巧,巧妙地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可以使你在交际中处于有利地位,还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语言冲突。以下试选择几个典型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一)推理要注意找准突破口

湖南民间传说《巧媳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巧姑是个聪明能干的少妇,她公公张老汉让她管家。巧姑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张老汉一时高兴,就在大门口贴上了“万事不求人”五个字。

知府老爷存心要整一整张老汉。有一天,知府老爷对张老汉说:“你说得出这种大话,想必有大本事。好吧!限你三天之内,替我找出三件东西来:一是一头大公牛生的牛犊,二是灌得满大海的清油,三是一块遮天的黑布。要是找不出来,就办你个欺官之罪!”

张老汉回家后愁眉苦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巧姑问公公有什么愁闷的事,张老汉把知府的话告诉了巧姑,巧姑一听,说:“你放心吧!这事就让我来对付。”

过了三天,知府老爷来了,一进门便叫道:“张老头,快出来!”

巧姑走上前说:“禀大人,我公公没在家。”

知府瞪着眼说:“他敢逃跑!他还有官差在身呢!”

巧姑说:“他没有逃跑,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奇怪了,说:“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哪有男人生孩子的?”

巧姑说:“你既然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又要大公牛生的牛犊呢?”

知府一时无言对答,停了好久只得说道:“这一件不要他办了,还有灌海的清油呢?”

“请大人把海水吸干,马上就灌。”

“海那么大,怎么吸得干?”

“不吸干,海里白茫茫一片水,油往哪儿灌?”

知府的脸一下子羞红了,说:“这一件也不要了,还有遮天的黑布呢?”

巧姑说:“请问大人,天有多宽?”

知府说:“谁也没有量过,哪个晓得它有多宽!”

“既然不晓得天有多宽,那叫我们怎么去扯布呢?”

这样一来,知府老爷再也没有话说了。他红着脸,匆匆忙忙地钻进轿里跑了。

巧姑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以“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哪有男人生孩子”为突破口推出“公牛不能生牛犊”,从“吸不干海水”推出“不能往海里灌清油”,从“不晓得天有多宽”推出“不能去扯遮天的黑布”。巧姑在智斗知府老爷的过程中,连用了三个假言推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两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样的推理让人心服口服,且有理有趣。巧姑巧妙的推理既让自己的公公避免了一场灾祸,又让仗势欺人的知府出尽了洋相,真是大快人心。

(二)推理要做到针锋相对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有一天在魏玛公园散步,在通过只能容一个人走的小道时,遇见一个曾经尖锐地批评过他作品的人。这个人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这种侮辱性的挑衅,歌德笑容满面地站在一旁说:“而我则相反。”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问话仔细听来不但话中有话而且藏有恶意。批评家在这里说的“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意即“只要是傻子,我从来不给让路”。这是一个肯定前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在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其小前提和结论都很明显,所以省略掉了,而且省略比不省略的表达效果更好。歌德则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所说的“而我则相反”,也是一个省略了小前提和结论的肯定前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样的回答,充分表现了歌德的机智。

(三)推理要注意“偷换概念”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深刻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小说发表后,他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见报后,华盛顿的议员大为愤怒,要求马克·吐温赔礼道歉,否则将以法律手段对付他。马克·吐温于是又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启事,以示“道歉”,全文如下: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考虑再三,觉得有些话不恰当,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申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有的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马克·吐温第二次说的“有的议员”与第一次说的貌似指同一对象,实质上是偷换了概念,表面上看似道歉,而实际上又一次痛快淋漓地愚弄了美国国会中的某些议员,读来引人发笑。

(四)推理要注意联系实际

一辆公共汽车在急驶中猛然刹车,后面的一位男生撞在前面一位女生身上,女生很不愉快地说:“德性!德性!”男生接口说:“惯性!惯性!”

男生在这里的机智回答,正是巧用了物体运动中都有“惯性”这一物理常识,使一场可能发生的口角在一片笑声中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