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办公室工作:案例、方法与技巧
36226400000077

第77章 要善于为他人提供“台阶”

在人际交往中,谁都有可能遇到难下“台阶”的情境或场面。在社交场合中,每个人都格外注意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都会比平时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如果你使他人下不了台,他人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反感,甚至与你结仇;反之,如果你为他人提供了一个“台阶”,使他人保住了面子、维护了自尊心,他人就会对你产生感激之情,甚至产生强烈的好感。

那么,在社交活动中如何适时地给他人或者自己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呢?

(一)挽对方面子作“台阶”

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当场作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出现失误,司令有些丢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这时,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然后他慢慢重述了被译错了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并准确地翻译出来,缓解了紧张气氛。总理讲完话,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那位中尉翻译单独干杯。苏联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场景,在干杯时感激万分,那位翻译更是被感动得举着酒杯久久不放。

在社交场合要特别注意给对方留面子,注意给对方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特别是在重大的外交活动中,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当遇到意外情况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时,在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如能采取某些措施及时为对方面子上增添一些光彩,会使对方更加感激你。周恩来妙打圆场缓解了当时尴尬的场面,帮助对方挽回了面子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调侃自嘲自找“台阶”

一群20年后相见的老同学中,有一男一女曾是同桌,因而说话遮拦便少一些。女同学的丈夫不久前因病去世,男同学对此并不知情,因而在玩笑中无所顾忌地提及其丈夫。另一知情同学连忙阻止,但那位男同学并未领会其意,玩笑反而开得更为厉害。阻止的同学只得说出实情,这个男同学显得非常尴尬。不过他迅速回过神来,先是在自己脸上打了一下,之后调侃地说:“你看我这嘴,几十年过去了还和当学生时一样没有把门的,不知高低深浅,只知道胡说八道。该打嘴!该打嘴!”女同学见状,虽有说不出的苦涩,但仍大度地原谅了老同学的唐突,苦笑着说:“不知者不为怪,事情过去很久了,现在可以不提它了。”

如果下不了台的事因自己不慎而生,最聪明的办法是多些调侃,少些掩饰;多些自嘲,少些自以为是;多些谦卑,少些趾高气扬。那位无意中触人隐痛的男同学,用调侃自嘲之法便轻松地为自己找到了可下的台阶。谁都可能碰上难下台阶的情境,但只要多想办法,给自己找一个台阶并不是太难的事。要给自己找个台阶,就要在窘境中及时调整思路,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改变眼前的被动局面,想方设法争取主动。

(三)用假设给人提供“台阶”

一个学生和班主任为男生能不能到女生宿舍串门的事争论起来,老师一口咬定绝对不能。学生很长时间不能说服老师,又见老师似有怒意,为了结束争论并给老师一个台阶下,他巧妙地说:“如果老师说得正确,那我肯定错了。”

有时在与师长、上司等辩论时,如果你认定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可是出于礼貌又不能固执己见,在这种两难境地中,使用假设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有时碍于面子,有时把握不准,为了表达的需要都可以用假设句。“如果老师说得正确,那我肯定错了”本是一句废话,但由于附加了假设条件,使表达变得婉转含蓄,及时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台阶”。那位学生其实并没有肯定老师的观点,老师听了却不再争执。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假设缓解了当时紧张的气氛。

(四)以幽默语言作为“台阶”

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去看他。他们谈话时,那壮得像牛犊似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拼命蹦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使其父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大方。于是,冯骥才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话语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这里,冯骥才用一句幽默语言,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风趣、大度。

(五)用暗示给人找“台阶”

在广州一家著名酒店,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茶点后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西装的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动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爱不释手。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酒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照本店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簿上,您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头脑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口袋里,并且聪明地顺着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口袋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收银台走去。

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误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因此,在交际中应尽量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服务小姐通过委婉地暗示,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不露声色提供“台阶”

一次,一位外国客人在天津水晶宫饭店请客,10个人吃饭要了3瓶酒。饭店服务员小丁知道10个人5道菜起码得有5瓶酒,看来客人手头不那么宽裕。于是,她不露声色地亲自给客人们斟酒。5道菜后,客人们酒杯里的酒还满着。这位外宾脸上很光彩,感激小丁给他圆了场,临走时表示下次还来这里。

在这个情境下,小丁如果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实在是太容易了,但那样就会失去一位“回头客”。善于交际的人往往都会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小丁不露声色的举动,既使当事者体面地下了台阶,又让在场的旁人没有觉察。因此这位外宾对小丁感激不尽。

在人际交往中学一点给人“下台阶”的技巧,不仅能使你获得对方的好感,还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