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课程校长必读书系——课程改革新实践
36222800000014

第14章 广东省高中课程改革探索与经验(5)

这种做法虽加快了高中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突出问题。茂名每县(市)建一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市共5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每所都向银行贷款1亿多元。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通过择校费来偿还贷款,必然加重家长的负担,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在缺少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其潜在的金融风险也令人担忧。

(2)中职教育:管理条块分割,社会重视不足。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行业。职业高中由教育部门管理,而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造成宏观统筹调控不力,发展规模、力量整合、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使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结构比例失调,技能型人才日渐缺乏。目前广东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技能劳动者共有296.5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11.7万人,仅占4%左右,与发达国家30%~40%的比例相去甚远。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广东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后劲。

广东省地方教育经费支出中普通高中占32%以上,而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仅占3%左右。由于投入不足,相当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设备简陋,无法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如清远市中等职业学校从2000年至今,5年市财政投入仅80万元。

(3)师资:患寡也患不均。在本次调研中,粤东、粤西的领导及学校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之一是难以留住人才。近几年湛江市每年外流的优秀教师约200至250名。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的教师不断增加,造成高中教师严重缺乏。不少地方不得不用初中教师上高中课程,致使高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据计算,2005年至2007年,揭阳市需增配高中阶段教师3630人,而每年返回本市任教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仅200名。从2000年到200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师生比由1比16.5增加到1比17.4。

教师数量不足,使高中阶段教育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受到限制。从职业教育方面看,在数量上,2005年,广东省职教教师缺口达10万人;在质量上,全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未含技工学校)师资中,本科及以上毕业者24216人,达标率仅有71.6%,有7个市达标率低于60%,最低的河源市只有34.7%;在来源及结构上,现有教师大多是由普通教育转行而来,渠道单一,来自企事业单位及生产服务第一线、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少而又少,这是影响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高中课改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新课改必然引发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它追求的是科学而灵活的管理措施。教师面对新课改有疑虑、焦虑是难免的,教师为新课改所付出的超常规的劳动是巨大的,加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就要求制度管理要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相结合,共性管理与个性管理相结合;由以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为主、统一的考试选拔筛选为主,转变到以激发创造性教学为主,转变到多元评价、动态评价、生成评价相结合的管理层面上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二)教学管理与课程领导相结合

任何改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新课改也是如此,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中的优势我们要继承发扬,学校也要树立课程意识,建立一个包括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方式、教学情境、教学评价等多种要素构成的课程生态系统。要明晰学校的教育哲学,重建学校的课程文化,设计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方案,实施有效的教学转型。在破旧与立新、传承与创造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做到教学管理与课程领导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的选择性与规范性相结合

选择性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它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生选择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的增强,对学校特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选择不是任意的取舍,从学校层面来说,对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的时段安排、学分认定等必须作出明确而规范的要求(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齐、开足、有特色、有质量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督导评估方案,提高学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政策的执行能力。

(四)行政班管理与教学班管理相结合

因走课制而形成的教学班是本次课改对教学管理的又一挑战,它流动性强,组织粘合性差,教学周期短,时空跳跃大,而传统的较为稳定的行政班管理教育机会减少,教育功能减弱,教学行为几近缺失,造成组织教学的难度加大,这种难度对于一般学校的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必然要求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两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学校要进一步强化班主任和导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发展创设尽可能多的教育空间和学习机会,进而形成每一个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心理安全感。

(五)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相结合

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相互协调是本次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也是每一个课程设计专家和高中教育实践者不能回避也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有什么样的评价与选拔取向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高考必须从考试理念、考核内容、实施方式和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与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相衔接和贯通。应将高中学分、特长学科学分和综合实践作为高校录取和专业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选修学分的权重;变一次考试录取为多次考试择优录取,增加高校和高中毕业生的选择空间;试行高校单独考试或多校联考,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和增加考生多次录取的机会;减少考试科目,特别是取消有关省实行的“文理六科大综合”科目,减轻学生负担;应分散考试时间,使高考变成学生人生历程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变单一的笔试为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其他行之有效的辅助选拔方式;变试题答案的封闭性、唯一性为与开放性、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增强评分研究;总之,要综合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顺利实施高中新课改提供明确的评价导向。

五、课改应“探究”与“双基”并重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科改革的一个亮点。而“双基”是传统教学精华,但在“实施课改”中,教师们还是会顾此失彼,往往很难确保二者都能兼顾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开展“探究性学习”与落实“双基”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实验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的态度是:“探究”与“双基”要两手抓。

(一)“探究性学习”与“双基”的界定

“探究性学习”是由英文“inquirylearning”翻译而来的,《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界定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双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角度来看,“探究性学习”与“双基”之间并不矛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而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判断、发现、探究能力,以及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大量的新信息同样会迁移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

(二)处理“探究性学习”与“双基”关系的困惑

困惑一:“探究”、“双基”与大班教学的矛盾

当一个班上众多层次有差异的学生同时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往往无法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探究情况,当然就更无法了解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双基”。

困惑二:“探究”、“双基”与时间分配的矛盾

开展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探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在一个有限的课时内往往往无法按计划完成探究活动,而教学任务又不允许教师为了某一个探究活动占用多个课时。探究活动无法完成,又怎样保证“双基”的有效落实?

困惑三:探究效果与教师讲授效果的矛盾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常常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但这样效果往往不好,甚至得不到什么科学的结论,时间又浪费掉了,还不如老师直接将结论教给学生来得“多、快、好、省”,但这样做又不符合课改精神。面对这样的矛盾教师该怎么办?

(三)开展“探究”与落实“双基”的对策

1.鼓励学生合作,加强教师的指导

合作学习既是探究性学习的构成形式,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策略。它是通过群体活动(个人、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互动性学习。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策略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给予合作小组明确的任务,确定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同时通过灵活运用抽查、小组展示、小组评比、集体指导、答疑等形式加强对合作小组的监控和指导,确保小组活动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就必然能在小组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有效解决大班教学带来的困惑。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活动时,根据所探究的内容就要求学生们自由组合、男女搭配,每4~6人组成一个活动小组。这样全班50个学生共分成了9个小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只要对这9个小组进行指导就可以了。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指导的力度。当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根据小组探究情况写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将小组成员的实验报告汇集成册,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评价、筛选出本组写得最好的一份交给老师作为老师对小组评价的依据。每个同学都要写实验报告,就可避免一些学生在完成热闹的探究活动之后无所思、无所得的现象;而经小组成员自评、互评筛选出最好的一份上交又可以让学生在这一环节进一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加深对探究实验及探究所涉及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整个探究活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完成。课前先布置学生分好小组并设计好探究方案,在课上,前20分钟组织学生到教室外进行实验,后20分钟回到教室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撰写实验报告。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场面十分热闹。但由于任务落实到小组、再由小组落实到人,形成了组组有任务,人人有事干的局面,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探究活动中通过自主体验,掌握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团此,我的感受是:只要教师指导得力,在大班领教学情况下开展“探究性学习”同时落实“双基”,教师还是大有作为的。

2.处理教材,精选探究主题

新一轮教材的编写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有大量空间。因此,教师不能简单的把教材当作教条来教,教学也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加工。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教材以生命的活力。

在每学期开学初,先认真通读教材,仔细分析每一个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在哪,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后,学生应达到的整体要求是什么,据此决定哪些探究活动应安排在堂上完成,哪些探究活动可作为课外作业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哪些探究活动可作为建议活动让有能力的学生来完成。

教师在实施新课改中,不应再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通过适当处理教材,精选探究主题,就可以有效解决时间不足这一问题。而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对此活动的要求早就做到明确在心,那么对学生的指导就更具指向性,有利于“双基”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落实。

3.备课要做到既合教材又备学生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当“哑巴”,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回到传统教学的“一言堂”的状况。而备课要做到既合教材又备学生就可以有效解决“讲与不讲”的度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点也不新鲜。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既明确保标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又考虑到在上课前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的把握讲与不讲的尺度。对于一些陈述性知识、对于学生在探究中应掌握的“双基”,教师该讲的还必须讲;而对于学生在探究中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体验,都是学生最可宝贵的财富,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探究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得到收获。

面对保改这一新生事物,在实践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教师们能树立课标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行动中研究,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创造生物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六、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按照新的课程计划,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为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并学科目,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我们将每学期分为两段安排课程,每段为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块按每周4学时安排,9周36学时,完成2个模块。这样每周32学时,可以并行开设8个科目,其中包括音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并学科目减少,学习内容相对集中,一周有4节课讲同一内容,负担会大大减轻。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主要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教学。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为了保证选课制的有效实施,新课程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