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谁在驾驶巴士
36153500000095

第95章 眼里容不下沙子——为什么我们总想把不完整的东西补完整

喜欢旅游的人,希望足迹踏遍全国,少了一个地方都是遗憾;爱好登山的人,经常是挑战所有的高峰;集邮的人,如果一套邮票缺了一张,肯定会花费大价钱补齐;甚至日常看电视连续剧,缺了一集,尤其是结尾时,即使别人讲述了,自己有条件也非得亲自看一遍不可。

商家现在也是故意利用这种心理,让你欲罢不能。报纸上登连载小说,杂志在下一期登谜底,以及上面提及的邮票经常一发就是一整套。据说,就是因为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看连续剧,于是又催生出那种上下无连续的情景喜剧或情节非常缓慢的肥皂剧。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饥、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趋向)。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这种由“心理张力”产生的“紫格尼克效应”,在个体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功效。我们知道,个体社会化的明显功效集中地体现在增强社会导向能力与完善道德结构这样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指出,个体社会化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显示出年龄性与阶段性的心理发展过程特点。在这个方面,英国心理学家斯温森提出了品德形成“张力论”理论。她认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一种不可避免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

进入青年期的朋友,作为已经基本完成个体社会化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依然不可缺乏“完成欲”,即由“心理张力”产生的“紫格尼克效应”。那些屋里老是凌乱不堪,做事情有头无尾,永远不想完成任务的人,究其原因,不正是缺乏“完成欲”这一重要因素吗?

缺乏“完成欲”,没有那种由“心理张力”产生的“紫格尼克效应”,一个人就会表现出马虎、懒惰的不良特征。学习也好,干工作也好,就会如同日本一句成语所说的:“三日坊主”(直译为“三天和尚”,意译为“做事没长性”,相当于我国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疑,这种特性是人生征途中的“有害气体”,一个人倘若置身其中,犹如煤气中毒,会不知不觉地懒惰、马虎起来,结果什么事都干不成,什么任务也完成得不好,于是就没有多少长进可言了。黑格尔说得好:“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事实表明,马虎、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它不是一个现代青年应有的品性。现代青年要排除马虎、懒惰、“三日坊主”这种“有害气体”,就得有意识地提高意志力,培养“完成欲”,重视“紫格尼克效应”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建议,这可从小事着手,例如除草浇花、整理抽屉、读完一本书等等,强迫自己完成规定的角色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完成欲”,得到“紫格尼克效应”。

但这决不是说“紫格尼克效应”越强越好。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张力”、“完成欲”过分强烈,则对身心健康、精神状态的平衡协调起不利作用。比如,有些人一开始着手某项工作,便不问环境、条件是否可行,非要一下子干到底不可,他们总以为自己的规划、打算是尽善尽美的,不一下子予以完成、实现,就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就感到遗憾。这种过度的“完成欲”,实质上是受“至善论”所驱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