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谁在驾驶巴士
36153500000080

第80章 东施效颦——盲目仿效别人

颦,就是皱眉。相传古代美女西施因心病皱眉而行于里巷,其里巷有丑女东施,看见西施因捧心皱眉而貌美,于是也以手捧心而颦于其里,其里内富人见之,闭门不出,贫人见之,携妻子而出走。后以“东施效颦”或“捧心效颦”喻表面模仿他人,弄巧反拙。宋代陆游《遣兴》:“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颦。”即指出其谬。

模仿效法是人类行为发展的方式之一;爱美也是人类的天性,年轻人尤其追求向往。所以“东施效颦”这类看似笑话的经历,就非罕见之事了。

当前的年轻人,多有崇拜的偶像,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偶像”的身世、言谈、爱好、表现等作为自己的目标来加以模仿追求,似乎这样一来自己也就达到崇拜对象那样的境界,受人尊崇,情绪上出现愉悦,心理上产生满足感。若不涉及到客观的反映,他这种自我安慰式陶醉倒也罢了,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人也会象东施一样来当众表演一番。许多不出名的歌手,单论唱功还算可以,但就是喜欢摹仿他们所崇拜的西方、港台歌星的表演,常流于外表形式上的仿效,缺少内在修养的运用,又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在唱歌的嗓音、技巧、韵律、气质上下功夫,而一味摹仿人家的动作程式,狂歌劲舞,结果弄巧成拙,反不如回复本真的表演令人舒服。

这与东施效颦都是处于同样的错误心理,它无助于良好心理行为的塑造及任何技艺的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何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所崇拜者的影响无可非议,但一味从形式上去摹仿对方,并不能真有所获,不可能把对方的优良品性移植到自己身上。要抓住其精髓实质,又结合自身条件、修养锻炼才能化为己有。

东施羡慕西施之美,若她从形体的打扮,素质的培养,多一些效法训练,而不是只作样画瓢地学着西施捧心皱眉的姿态上街行走,那还不致于吓得四邻闭门不出或携妻逃走呢。